在中國廣袤的土地和悠久的歷史中,泉州不是壹個,而是兩個:壹個在北方,壹個在南方。而南方的福建泉州,從壹開始就不是指現在的泉州。這些史實很多人不了解,必須解釋才能解惑。
“泉州”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福建歷史上,沿用到今天的福州!)隋大業二年(606),全州改名為周敏。是建安縣(閩中晉安、建安、南安三縣並入建安縣),福建九縣並入閩縣、建安、南安、隴西四縣。
南北朝以前泉州是北方的壹個地方。這裏有壹個有趣的巧合。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壹生與“泉”這個地名結下不解之緣。他出生在福建泉州;第壹次做官,到了河南* * *市,又名“百泉”,他給自己取名“百泉居士”。最後葬於河北通州,古稱泉州。
泉州主要的山是北郊的清源山。因山上石洞有乳白色泉水流出,故名清源山,又名泉山。這個州的名字來源於這座山的名字。
其實《漢書》中的春山指的是福州的春山,與清源山無關。唐朝之所以從福州遷泉州之名,是因為兩地都有春山,符合山川之勢。至於泉州,後來改稱“清遠縣”,清遠也成為泉州的別名之壹,都是以此山流出的清泉水命名的。
泉州市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僑鄉和旅遊城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晉江下遊北岸,與臺灣省壹江之隔。別名黎城、刺桐城。面積1.800平方公裏(市區530平方公裏);1990人口582.33萬(市區48.55萬),包括漢、回、畬族。南朝陳為南安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