屙,漢語二級字,讀作屙(ē),指排泄大小便。
屙屎的讀音是:ē shǐ。
解釋
福建客家人、山西、湖北、山東、江蘇、河南、安徽、河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湖南等地方言。解大便的意思,跟拉屎壹樣。
詳細解釋
排泄大便。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上:“飯遲屙屎疾,睡易著衣難。”《古尊宿語錄·臨濟義玄》:“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
屙,在壹千多年前的“新華字典”——《玉篇》裏就有此字,意思是“上廁”,這是比較委婉的說法,現在吳方言區的人看了都懂,《玉篇》的作者顧野王本身就是吳人。到了遼朝的《龍龕手鑒》裏,便直接說:“屙,大便也。”大約是因為《龍龕手鑒》的作者是北方人,因此需要說得直白壹點。
屙的歷史,比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悠久得多,此是遂古之初就有的東西。然而在先秦兩漢,似乎並沒有人為它特意造壹個字出來,吳方言稱小便為si或sei,《說文解字》裏卻有本字,可見小便、大便這兩個東西,歷來就如男、女壹樣不公平。
漢朝雖然文化繁榮,但畢竟人人都免不了有屙,他們寫“屙”,因為沒有本字,就用“惡”字代替,讀成可惡的惡,《漢書-昌邑王傳》說:“讒人眾多,如是青蠅惡矣。”唐朝人顏師古註解說:“惡,即矢也,越王勾踐為吳王嘗惡,亦其義。”矢,壹般指小便,但因為古人不為“屙”專門造字,矢,有時也就包括大便,這就得看具體的語境了。
漢朝人用“惡”代表大便,“惡”字是個形聲字,表示讀音的是“亞”,亞、阿兩字,讀音相近,因此在《玉篇》裏,大便便有了壹個專門的字——屙。屙,《玉篇》裏還有壹種寫法,就是“屍”字下面壹個“亞”,這也是個形聲字,“亞”字表示讀音,這個字就是從漢朝人的“惡”變化來的,非常容易理解。
關於大便的屙,還有多種寫法,但萬變不離其宗,讀音沒有多少差別。吳方言至今還把大便稱為屙,這種叫法,至少是從《漢書》便有的,完全可以登得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