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潈怎麽讀音

潈怎麽讀音

潈讀音cóng或zōng。

意思是小水流入大水。亦指眾水相會處。

(1)小水流入大水。亦指眾水相會處。

毛傳:“潈,水會也。”

鏟千尋之峭岸,潈萬流之大壑。——《梁書》。

(2)急流。

鬼谷上窈窕,龍潭下奔潈。——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3)又如:潈洞(急流);潈潺(疾流的樣子)。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部潀·《正字通》潨本字。

說文解字註

(潀)小水入大水曰潀。大雅傳曰。潀、水會也。按許說申毛。若鄭箋雲潀、水外之高者也。有瘞埋之象。則謂潀與崇同。恐非詩意。從水。眾聲。此形聲包會意。徂紅切。九部。詩曰。鳧鷖在潀。

含義

漢字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壹,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征,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壹個漢字壹個音節。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化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

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制並作改進,是維系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西周時演變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隸書,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