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的讀音和意思
[xī]
解釋:用鼻子吸氣。
組詞: 劉歙 卉歙 噓歙 歙習
[shè]
解釋:歙縣,地名,在安徽省。
組詞:歙硯
部首:欠
筆畫:16
五筆:wgkw
繁體:歙
“歙”,現代漢語規範二級字,普通話讀音為shè、xī,最早見於《說文》中,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歙”的基本含義為收斂,吸進;引申含義為地名。在中國安徽省,如歙硯。
在日常使用中,“歙”也常做動詞,表示收縮,斂息,如歙肩。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音吸。說文縮鼻也。壹曰斂氣也。老子·道德經將欲歙之,必故張之。淮南子·精神訓開閉歙張,各有經紀。又與翕同。前漢·韓延壽傳郡中歙然。匡衡傳歙然歸仁。又詩·小雅翕翕訿訿。漢書作歙歙訿訿。荀子作噏噏呰呰。又與脅通。張衡·應閑幹進茍容,我不忍以歙肩。註歙,亦脅也。又芔歙,林木鼓動之聲。司馬相如·上林賦藰蒞芔歙。註芔,古卉字。又歙赩,赤色盛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皓壁曜以日照,丹柱歙赩以電烶。又廣韻書涉切集韻韻會正韻失涉切,音攝。義同。又縣名。前漢·地理誌丹陽有歙縣。師古註音攝。廣輿記州府,晉曰新安,隋唐曰歙州,今為縣,屬州府。又集韻虛涉切,音偞。懼貌。或作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