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田的頓筆怎麽寫

田的頓筆怎麽寫

田(拼音:tián)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 ,象形字。其古字形像阡陌縱橫或溝澮四通的壹塊塊農田。本義為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後延伸至和農業有關的東西。

“田”也是漢字的壹個部首,從“田”的字多與田獵耕種有關,如:畦、畎、界、甸、町等。

字源演變編輯

田,象形字。字形像在壹大片壟畝上畫出三橫三縱的九個方格,表示阡(豎線代表縱向田埂)陌(橫線代表橫向田埂)縱橫無數的井田,有的甲骨文像畸形的地畝。簡體甲骨文將三橫三縱的阡陌簡化為壹橫壹縱的“十”。其造字本意為阡陌縱橫的農耕之地,後引申為動詞,指種地,後來寫作“佃”。也有古代統治者賞賜給親屬臣仆的封地、古代的地積單位。和生產活動單位和蘊藏礦物的地帶等意思。金文、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古籍有時假借“田”代替“畋”。既像田獵戰陣之形,又像井田之形。甲骨文有繁簡不同的形體,如字形1、2,後世則主要繼承簡體的寫法,歷代只有筆勢的變化,結構則古今不變。“田”的本義是指耕種用的土地。 [2] [5-6]

詳細釋義編輯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tián 名詞 耕種用的土地 land 《詩·小雅·大田》:“大田多稼,既種既戒,既備乃事。” 田地

指田野 field 《易經·乾卦》:“見龍在田。” 田野

某些地區特指水田 《報告北伐戰況稟》:“自臨淮至此,盡見坡麥,未見壹田,糧料甚難。” 水田

古代統治者賜給親屬臣僚的領地 《左傳·宣公二年》:“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適而為之田,以為公族。” 賜田

特指屯墾 reclamation 《漢書·常惠傳》:“是時,烏孫公主上書言‘匈奴發騎田車師,車師與匈奴為壹,***侵烏孫,唯天子救之!’" 田戍

古代主管農事之官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王命布農事,命田舍東郊。" 田官

古代耕地面積的計算單位 《周禮·考工記·匠人》:“首倍之。”

特指春季打獵和習兵之禮 《周禮·春官·甸祝》:“甸祝掌四時之田。”

可供開采資源的地帶 油田,氣田

姓 surname 田子方

大鼓。壹說,小鼓

drum

《詩·周頌·有瞽》:“應田縣鼓,鞀磬柷圉。” 田鼓

眾,眾多 multitudinous 田生

佛教語 《華嚴經探玄記》:“謂生我福,名福田。”

心識能生善惡之苗,亦名為田 《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眼孔淺時無大量,心田偏處有奸謀。” 心田

道教謂神在人體中所居之處 《黃庭內景經·至道》:“耳神空閑字幽田。” 幽田

指丹田,人體的部位 《黃庭內景經·瓊室》:“寸田尺宅可治生。” 丹田

動詞 耕種 cultivation 《詩·齊風·甫田》:“無田甫田,維莠驕驕。” 田作

狩獵 hunting 《易·恒》:“田無禽。” 田獵

參考資料:

[7-8] )

古籍釋義編輯

說文解字

陳也。樹谷曰田。象四囗。十,阡陌之制也。凡田之屬皆從田。待年切。 [9-10]

說文解字註

陳也。

各本作陳。今正。陳者、列也。田與陳古皆音陳。故以疊韻為訓。取其陳列之整齊謂之田。凡言田田者、即陳陳相因也。陳陳當作陳陳。陳敬仲之後為田氏。田卽陳字。叚田為陳也。樹楮曰田。種菜曰圃。樹果曰園。見囗部。象形。各本作象四。今依韻會正。今人謂為從囗從十。非許意也。此象甫田之形。毛公曰。甫田謂天下田也。待年切。古音如陳。十二部。囗十、逗。千百之制也。此說象形之恉。謂囗與十合之。所以象阡陌之壹縱壹橫也。各本作阡陌。涉部無此二字。今正。周禮遂人曰。凡治野。夫閑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塗。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以連於畝。百夫之塗謂之為百。千夫之道謂之為千。言千百以包徑畛路也。南畝則耦縱遂橫。橫縱洫橫。

澮縱川橫。

遂徑畛塗道路縱橫同之。東畝則耦橫遂縱。溝橫洫縱。澮橫川縱。徑畛塗道路之橫縱同之。故十與囗皆象其縱橫也。阡陌則俗字也。凡田之屬皆從田。 [3]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田字部

《唐韻》待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闐。《說文》:?也,樹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玉篇》:土也,地也。《正韻》:土已耕曰田。《釋名》:填也,五稼塡滿其中也。《易·乾卦》:見龍在田。《詩·小雅》:雨我公田。《通典》:古有井田,畫九區如井字形,八家耕之,中為公田,乃公家所藉。圭田者,祿外之田,以供祭祀。加田者,即賞之又重賜之田也。

又爰田,即轅田。《左傳·僖十五年》:晉於是乎作爰田。註:分公田之稅應入公者,爰之於所賞之眾。《晉語》作轅田。《前漢·食貨誌》:歲耕種者為不易上田,休壹歲者為壹易中田,休二歲者為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農民戸人已受田,其家眾男為餘夫,以口受田如比。註:師古曰:爰,更互也。比,例也。

又名田。《前漢·董仲舒傳》: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贍不足。《通典》:名田,占田也。各為立限,不使富者過制,則貧弱之家可足也。

又代田。《通典》:漢武征和三年,以趙過為搜粟都尉。過能為代田,壹畮三甽,歲代其處。每耨必附根,根深能水旱。壹歲之收常過縵田,壹斛以上,用力少而得谷多。

又屯田。《正字通》:漢晉率兵屯,領以帥,唐率民屯,領以官。宋率營田,以民。漢趙充國於金城,留步士萬人屯田,擊先零,條上屯田十二事,宣帝從之。明初兼行官屯、民屯、兵屯、商屯、腹屯、邊屯諸法,永樂時著令每壹都司另撥旗軍十壹名耕種,號樣田,據所收子粒多寡,以辨別歲之豐兇、軍之勤惰,雖養軍百萬,不費民閑壹粒。兵法所謂屯田壹石,可當轉輸二十石也。

又營田。《通典》:宇文融括隱田曰:浮戸十***作壹坊,官立廬舍,謂之營田戸。言為官營田,非屯田戸也。

又職田,職分田也。《文獻通考》:隋開皇中始給職田,又給公廨田。唐貞觀以職田給逃還貧戸,每畞給粟二鬥,謂之地子。十八年復給職田。永泰元年,百官請納職田充軍糧。宋真假宗興復職田,慶歷均公田,復限職田。紹興復職田。金元誌官皆有職田。

又方田,即均田。《通典》:宋熙寧五年重修方田法,元豐罷之。郭諮攝肥鄕,令以千步方田法,四出量括,遂得其數,收逋賦八十萬。

又區田。《氾勝之書》:湯有七年之旱,伊尹作為區田法,敎民糞種,負水澆稼。賈思勰曰:區田以糞氣為美,不必皆良田。又不耕旁地,庶盡地力。

又籍田,天子親耕之田也。《禮·月令》:孟春,天子帥三公、九卿,躬耕帝籍。

又弄田。《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師古註:謂宴遊之田,天子所戲弄。

又壹井為田。《魯語》:季康子欲以田賦。註:田,壹井也。《管子·乗馬篇》:五制為壹田,二田為壹夫。

又《書·無逸》:文王?服,即康功、田功。註:康者,安民之功。田者,養民之功。言文王不侈服飾,專安養斯民也。

又獵也,與畋、佃通。俗作?。《易·恒卦》:田無禽。疏:田者,田獵也。《詩·鄭風》:叔於田。傳:田,取禽也。

又姓。《五音集韻》:出北平。敬仲自?適齊,後攺田氏。《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註》註:敬仲奔齊,以?、田二字聲相近,遂為田氏。

又《黃庭經》:尺宅寸田可治生。註:尺宅,面也。寸田,兩眉閑為上丹田,心為絳宮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

又官名。《詩·豳風》:田畯至喜。傳:田畯,田大夫也。《左傳·昭二十九年》:稷,田正也。疏:稷為田官之長。《周禮·夏官·田仆》:田仆上士十有二人。

又星名,蒼龍之宿。《石氏星傳》:龍左角曰天田。

又神名。《詩·小雅》:以禦田祖。傳:田祖,先嗇也。《周禮·地官·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註:田主,田神。後土,田正之所依也。

又鼓名。《詩·周頌》:應田縣鼓。傳:田,大鼓也。《釋文》:田如字,鄭作?,音胤。

又車名。《周禮·夏官·田仆》:田仆掌馭田路。註:田路,木路也。

又地名。《爾雅·釋地》:鄭有圃田。《左傳·隱八年》:鄭伯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疏:許田,魯國朝宿之邑。

又《僖二年》:虢公敗戎於桑田。註:桑田,虢地,在弘農陜縣東北。

又《成六年》:晉遷於新田。註:今平陽絳邑縣是也。《後漢·郡國誌》:京兆藍田出美玉。

又州名。《韻會》:廣南,化外,唐開蠻洞置。

又草名。《爾雅·釋草》:皇守田。註:似燕麥子,如雕胡米,可食,生廢田中。壹名守氣。

又何晏《景福殿賦》:駢田胥附。註:騈田胥附,羅列相著也。

又《禮·問喪》:殷殷田田,如壞墻然。疏:言將欲倒也。

又蓮葉貌。《江南曲》: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又《集韻》:地因切。樹谷曰田。

又《正韻》:蕩練切。音電。《詩·齊風》:無田甫田。朱註:田謂耕治之也。《釋文》:無田,音佃。

又《字匯補》:池鄰切。音陳。《晉語》:佞之見佞,果喪其田。《釋文》:田音與陳同。

又轉音亭。韓愈《越裳操》:孰荒於門,孰治於田。四海旣均,越裳是臣。

又《法苑珠林頌》頌:賢人慕高節,誌願菩提音。禦鶴翔伊水,策馬出王田。

又《易林》:邪徑賊田,惡政傷民,夫婦呪詛,太山覆顚。真音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