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主要記錄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它把不同時期的故事濃縮起來,編成了壹本有歷史價值的書——《中國五千年》。看完這本書,我對“歷史”充滿了興趣。
書中的許多歷史故事我們都很熟悉,如大禹治水、陳廣起義、赤壁之戰、收復臺灣等等。其實我覺得作者寫這本書,不僅僅是想讓讀者了解史實,更是想讓我們體會古人的智慧和勤勞。其實每個故事都必有其因,有些歷史典故會讓現代人驚嘆,甚至作為參考,在當今社會也有同樣顯著的效果。這些都證明了古人的智慧。
在這本書裏,最讓我難忘的是公元前283年藺相如回到趙國。當時趙王有壹件價值連城的“和珅玉”,秦王願意交換十五座城。趙很高興,但害怕被騙,他不知所措。為了以防萬壹,趙王派藺相如保護“和氏璧”。但秦王得到“和氏璧”時,卻無意以城換墻。藺相如見事不妙,急中生智,說:“這匕有點瑕疵。”於是秦王信以為真,給藺相如看了“和氏璧”,自己上當了,只好拿出壹張地圖,給藺相如看交換的城市。這壹次,為了不被藺相如忽悠,在交換儀式前,藺相如偷偷把“和氏璧”送還給趙。最終,藺相如打敗了秦王趙翔,順利地回到了趙國。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藺相如急中生智,轉危為安。除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紮實的基礎,還需要在危機時刻保持冷靜,學會觀察他人。這些都是現代人很難做到的。遇到挫折就會停止前進,或者看到大場面就會膽小如鼠,緊張,語無倫次。因此,我們應該從別人的成功中獲得經驗,擇善而從,敢於挑戰自己。
從古至今,多少弱者戰勝強者的故事,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都證明了弱者不壹定以對強者的慘敗而告終。很多時候,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兵力的多少,而是競爭的將領們的智慧。
慢慢看完最後壹頁,歷史故事像電影壹樣不斷在腦海裏彈出。《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了解了歷史,體會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勞,更督促我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