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字 成語 是非常常見的壹種成語載體。那麽多字 成語 典故 都有哪些呢?以下是我給大家精心整理多字成語典故精選,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
老龜煮不爛,移禍於枯桑
成語 故事 三國時期,有人獻只大龜給孫權,孫權讓人煮了吃,燒了壹萬車柴都沒有煮爛。孫權大怒,怨廚子的水平太差。諸葛恪立即上前建議砍伐院門外的那棵千年老桑樹來煮,孫權同意砍伐。結果用桑樹燒火壹煮就爛了。
典故險些兒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龜煮不爛,移禍於枯桑。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5卷
釋義移禍:嫁禍。把禍患轉嫁給別人。比喻有罪過的人安然無事,嫁禍於無辜的人。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此處不留人,會有留人處
成語故事南朝陳國時期,張貴妃得到皇帝的寵愛,沈皇後受到排斥,經常是半年以上得不到皇帝的臨幸。壹次皇帝臨幸沈皇後,剛坐壹會就要離開,皇後也不挽留,皇帝感到奇怪就作詩:“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處不留人,會有留人處。”
出處《通俗編》第13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處不留人,會有留人處。 卷引《平陳錄》
解釋指這裏不可居留,自會有可居留的地方。
用法作賓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相近詞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成語舉例別傷心,此處不留人,會有留人處。
人面逐高低,世情著冷暖
成語故事明朝時期,奸相嚴嵩父子專權,忠臣沈符因揭露他們的劣跡被害至死,子女被流放。嚴嵩吩咐押解差官張千、李萬在途中殺死沈小霞及其妻聞氏,被沈小霞識破,借口中途討要巨款逃脫。正是人面逐高低,世情著冷暖。八年後嚴嵩倒臺,他們夫妻才團聚。
典故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著冷暖。?馮主事雖然欠下老爺銀兩,見老爺死了,妳又在難中,誰肯唾手交還?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40回
解釋指世風日下,對人的態度隨地位和權勢的高低有所不同。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成語故事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他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先後攻滅了荊南、湖南、後蜀等國。974年,他召南唐後主李煜到汴京朝見。李煜擔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鉉到汴京求和。宋太祖直截了當地說:“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出處昔人雲:?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養癰致患?,猝然壹發,勢若燎原矣。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
解釋自己的床鋪邊,怎麽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比喻自己的勢力範圍或利益不容許別人侵占。
用法作賓語、分句;指勢力範圍內不允許別人插足
相近詞臥榻之側,豈容鼾睡
成語示列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我能饒妳嗎?
用法作賓語、分句;指人情世故
成語示列人面逐高低,世情著冷暖,妳不可太認真。
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成語故事林黛玉聽薛寶釵的下人說薛家正張羅寶琴的事,心中特別敏感,和衣而睡。在夢中見到南京派人來接她回去結婚,寶玉也催她回去,驚夢醒來就吐鮮血,心裏涼了半截。紫鵑在旁邊勸她保重身體,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黛玉又昏昏躺下做夢。
出處身子是根本,俗話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
解釋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用法作分句;用於勸誡人
相近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成語示列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成語故事浙江淳安縣錦沙樹徐家三兄弟,老三早亡留下妻子顏氏和五個小孩。老大、老二就三分家產,把老仆阿寄分給顏氏。阿寄決心做生意賺錢,壹年下來,他賺了2000兩金,顏氏用1500兩金購良田與大宅。真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顏氏將家產分給阿寄。
出處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卷九
解釋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時間可以檢驗壹切
近義詞 功到自然成
成語舉例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在長期和殘酷的戰爭中,遊擊戰爭將表現其很大的威力,實在是非同小可的事業。 毛澤東《論持久戰》
成語 造句
◎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