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或白化文假如妳是古人。
假如妳是古人,是壹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整天之乎者也地說話,這肯定是壹個神經病。難不成普通說個話也要查字典?人們會選擇合適自己的語言來說話。
也就是說,文言文不易於口頭交流。這也正是有些人(不論古今)壹看文言文就頭疼的原因。
分析妳的問題,要從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較來說起。1、文言文比白話文言簡意賅,往往簡單的幾個字就能譯成很多文字。
2、剛才說的,文言文不易於口頭交流。據2得:既然文言文不易於口頭交流,那麽文言文的出現,就壹定不是口頭相傳的。
我們可以發現,文言文都是出現在書本裏的。也就是說,文言文可能是古代壹種專門用於記述語文面的語言方式。
這壹點和1不謀而合。當人們覺得,要讓自己的後人知道我們這壹輩人生活過的時候,或是需要某些事情要特殊記憶的時候,就誕生了文字。
文字又演變,從甲骨文、鐘鼎文等等,壹直到今天使用的漢語,壹定經歷了壹個漫長的歲月。不過我不太清楚,鐘鼎文和甲骨文上記述的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以上均是現有白話文後又文言文的說法。
下面是現有文言文後有白話文的假說:古時候,人們沒造那麽多的字,表達的意思也不清晰,於是,就把要說的話縮略,形成這言簡意賅的文言文。隨著造的字越來越多,表達意思越來越清晰。
漸漸的,就形成了易於交流的白話文。不過這個說法有個欠缺,就是如果是按造的字來講話的,那麽有寫字是寫不出來的。
在這裏也打不出來,妳慢慢想,就會想到很多。說不好聽的,就像罵人的臟話,若不是從古口頭傳到今,誰去發明它們怎麽寫呀!當然,我認為文言文是取自於人們口頭相傳的方言。
因為我堅信普通話不是方言。沒有壹個地方的中國人從壹開始就把普通話當作方言的。
當人們沒有普通話的時候,人們彼此的方言也是聽不懂的。不過我想,方言這個東西也和南北的差異有關。
從南到北,方言也應該有壹個地域上的過渡流程。所以,壹點壹點,白話文和文言文就可以流傳廣開,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至於普通話,我想它最初的形態應該是在私塾裏。人們有了文字以後,就會有小孩子看不懂書。
於是,相應的行業也就誕生了——教育業。人們把說話、寫字的最正確的方式組合起來,就形成了教材和字典。
壹開始的時候沒有字典,“口頭字典”就應是在私塾裏誕生的。普通話只不過是把方言規範起來而已。
2. 聯系方式用古文怎麽說“聯系方式”在古文中沒有對應的詞匯。
所謂聯系方式,是指現代社會人與人溝通方式的相關信息,及其所依托的渠道、平臺。如:電報掛號、郵政編碼、詳細地址、固定電話號、QQ號碼、MSN地址、飛信號碼、電子郵箱、手機號碼、百度用戶名、微信等。這個詞本身是在信息發展過程中產生的。
古人沒有電話、郵局或網絡,唯壹的聯系方法是捎信(傳書、遞刺),因而也就沒有與“聯系方式”近義的詞語。如同“電子郵箱”、“信息平臺”、“高鐵”壹樣,是不能逆向解釋的。
假如要用文言文方式反映現代人的生活,對古文原本沒有的詞匯,完全可以直接使用“聯系方式”這樣的詞。我們從上古到近代的“古文”對比中,也能發現文言文中的詞語是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豐富的。如“內閣總理大臣”,在先秦的古文中是不存在的。
3. 古代人日常交流時講白話文還是文言文啊文言: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漢語為規範的漢語書面語
文言文:用文言寫的文章
所以很明顯,文言是別於白話的古漢語書面語。這裏強調的是書面語,只用於寫作,不用於口語交流。
古人的口語(白話)另成系統,與文言不盡相同,倒和我們今天所通行的口語有相似之處。
例如《孔雀東南飛》是南北朝廣泛傳頌的民歌,因此其中的語言也就和當時的口語極為接近,請看第壹句:“孔雀東南飛,五裏壹徘徊”這句比較淺顯,雖和今天的口語雖有差異,但不大。這就能反映出但是口語的特點。
另外,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之外,其它三部都是在民間故事或說書藝人說書的基礎上創作的,其語言特點也帶有壹定的口語性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半文半白”。
五四之後直接用口語進行創作,其書面語與口語是基本保持壹致,所以我們可以從今天,或者是解放前的書面語去判斷我國近現代的口語和我們今天的口語是相近的。
因此古代人日常交流時使用與我們現在的口語相近的語言,只是寫文章時才用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以示很有學問,區別於普通的、沒讀過書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