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際情況;實際上、事實上。
《孟子·滕文公上》:“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壹也。”《北史·蕭大圜傳》:“及於謹軍至,元帝乃令大封充使請和,大圜副焉,其實質也。”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誌》第七十二回:“張匄拔劍在手,曰:‘汝若不言,吾即殺汝!’宜僚俱,盡吐其實。”
2.實在,確實。
宋孔平仲《續世說·直諫》:“帝召學士馬裔孫謂曰:‘ 在德語太兇,其實難容。’”
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折末斬便斬敲便敲剮便剮,我其實不怕。”
3.它們的果實
《晏子春秋·雜下》:“晏子避席對曰:‘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蓮》:“其實曰蓮子。”
4.它的實際數量
《六國論》:“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2. “見”在文言文裏是什麽意思動 (會意。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頭上加只眼睛,就是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
本義:看見,看到) 同本義〖see;catchsightof〗 見,視也。——《說文》 未見君子。
——《詩·周南·汝墳》 利見大人。——《易·乾》 見龍在田。
——《易·乾》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見而不見,聞而不聞。
——《韓非子·主道》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樂府詩集·木蘭詩》 見兩小兒辯鬥。
——《列子·湯問》 兒童相見不相識。——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虎見之。
——唐·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裏尋常見。——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又如:見雌雄(看到結果);見人(見證人);見喜(出痘疹的忌諱說法);見不過(看不慣;見不得);見頭知尾(比喻聰明透頂) 進見;會見〖meet;callon〗 往見楚王。
——晉·幹寶《搜神記》 見蔡桓公。——《韓非子·喻老》 扁鵲復見。
正見清河。——《世說新語·自新》 又如:見駕(參見皇帝);見面掛腳(古時風俗新娘拜見公婆和諸姑姊妹時,所奉上作為見面禮的刺繡鞋面);見禮(朝見之禮) 遇到;碰見〖eintocontacith;beexposedto〗 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於路。
——《左傳·桓公元年》 又如:這種藥怕見光;見齒(露齒而笑);見顧(光顧);見難(遇到危難);見禮(受到禮遇) 指死——主要用於口語中〖kick〗。如:見閻王 聽到〖listen〗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東揖山東隆準公。
——李白《梁甫吟》 又如:見說(聽說);見話(聽說,聽講) 觀察;知道;了解〖observe;know〗 道在不可見。——《韓非子·主道》 本無辭輦意,豈見入空官。
——李賀《感諷》 又如:見幾(明察事物細微的傾向);見知(知道);見便(識相;知趣) 比試;較量〖match〗。如:見高低;見陣(交戰,對陣);見仗(交戰) 見 見 jiàn 名 看法,見解〖opinion〗 敢陳愚見。
——《晉書·王渾傳》 又如:依我之見;政見;我見;各抒己見;各執己見;固執己見;主見 見識〖view〗。如:淺見;偏見;見趣(見識情趣);見短(見識短淺) 見 見 jiàn 助 表示被動,相當於“被”〖be+過去分詞〗 不見保。
——《孟子·梁惠王上》 見犯乃死。——《漢書·李廣蘇建傳》 誠恐見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悲獨見病。——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又如:見笑於人;見笑於人;見重於當時;見執(被捉拿);見罔(被誣陷枉屈);見害(被害);見款(承蒙款待)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對我怎麽樣 見辱問於長者。
——唐·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見告;見示;見教 用在動詞後表示結果。如:碰見;聞見;聽見 見 見 jiàn 形 現有的〖available〗。
如:見力(現有的兵力);見子(現有的兒子);見兵(現有的士兵);見卒(現有的士卒) 明顯的〖visible〗。如:見證;見人(證人) [方言]∶每〖every〗 賢弟若如此,見常也顯妳的好處。
——《水滸傳》 又如:見常(平常);見年(每年);見天見地(每天);見天見晚(每日每夜) 另見xiàn。
3. 文言文中“為”的所有解釋為 釋義 wéi①做;幹.《為學》:“天下事有難易乎?之,則難者亦易矣.”②發明;制造;制作.《活板》:“慶歷中,有布衣畢升,活板.”③作為;當作.《公輸》:“子墨子解帶~城,以牒~械.”④成為;變成.《察今》:“向之壽民,殤子矣.”⑤是.《出師表》:“宮中府中,壹體.”⑥治;治理.《論積貯疏》:“安天~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⑦寫;題.《傷仲永》:“即書詩四句,並自~其名.”⑧以為;認為.《鴻門宴》:“竊~大王不取也.”⑨叫做;稱做.《陳涉世家》:“號~張楚.”⑩對待.《鴻門宴》:“君王~人不忍.”⑾算作;算是.《肴之戰》:“秦則無禮,何施之~”⑿擔任.《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相.”⒀對付.《鴻門宴》:“今者出,未辭也,之奈何.”⒁表示被動.《韓非子?五蠹》:“兔不可復得,而身~宋國笑.”⒂如果;假如.《戰國策?秦策》:“秦~知之,必不救矣.”⒃用在句中,起提前賓語的用;用藥尾,表示感嘆或疑問.《蘇武》:“何以汝~”《鴻門宴》:“如今人方~刀俎,魚肉.”。
4. 文言文中的 是 什麽意思“是”在古文中有如下幾種解釋:
①正確,與“非”相對。陶淵時《歸去來辭》:“今是而昨非。”
②認為正確。《墨子.尚同上》國君之所是,必皆是之。”
③表示肯定判斷。 《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之也。”
④指示代詞。此,這。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清.方苞《獄中雜記》:“是疾易傳染。”
⑤動詞,用在前置的賓語和動詞之間強調賓語《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小國將君是望,敢不唯命是聽。”
是寡人之過中是指示代詞應該翻譯成這而不是這是把是翻譯成這是是壹個典型的根據翻譯而得的壹個錯誤,有些時候翻譯句子而得的並不能從中直接提取單字,但絕大部分時候是可以的
5. 者在文言文中是什麽意思常見含義[2]備註:加粗例句為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例句代詞[3]1.同現代漢語解釋助詞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塞翁失馬》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③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 ⑤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後》 2.用在名詞後,相當於“.這個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清·蒲松齡《聊齋誌異·促織》 3.用在時間詞後面,表示“.的時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明夷待訪錄》 ②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4.放在數詞之後.例:①或異於二者之為,何哉?——《嶽陽樓記》 ②此數者用兵之患也.助詞1.用在假設復句或因果復句中表停頓,以提示下文.例: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曹者,與此案同!——《資治通鑒》 2.放在疑問句末,表示疑問.例:何者?上下之分也.3.與“若”之類字組成某種詞組,或單用,表示比擬,相當於“.的樣子”、“.似的”.例:①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驢》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齡《聊齋誌異·促織》 4.放在主語後,引出判斷.構成“者。
也”的結構.例: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生僻/不確定含義1.(不確定,雖然許多版本異譯為該含義,但《古漢常用字典》中查不到,可能與助詞中的含義1相同)放在主語之後,引出原因.例: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②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不確定)助詞,放在假設復句中,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的話”.例:①入則無法家弗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②盡吾誌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3.(不確定)放在陳述句末,表示陳述結束.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②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4.(生僻含義)通“也”:----《韓非子·八經》:“任事也無重……處官也無私.”[4]《說苑·政 也理》:“魯無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義解,而見古書中“者”“也”可互用.。
6. “上”在文言文裏意思是什麽上shǎng
指上聲。古音分四聲,即平上去入。今音也分四聲,即陰陽上去。
上 shàng
形容詞義:
1.上等;等級高或品質良好。
上客從趙來。——《戰國策·秦策》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孫子·謀攻》
2.時間或次序在前。
其上世之士,衣不暖膚,食不滿腸。——《商君書·算地》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樂府詩《陌上桑》
3.遠;久遠。
上稱帝嚳,下道齊桓。——《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4.猶正。主要意義。如上事:正業;指君事、國事。上國:京都;又指春秋時齊、晉等中原諸國。
5.廣大。
是以能上之。——《淮南子·說山》。註:“大也。”
6.豐足
從其爵而上下之。——《周禮·司儀》。註:“猶豐殺也。”
與年之上下。——《禮記·禮器》。註:“豐兇也。”
動詞義:
1.登;上升;向上。
下上其音。——《詩·邶風·燕燕》
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從流石蛇行而上。——明·徐宏祖《遊黃山記》
2.上報;呈報。
凡死刑獄上,其刑者先俟於門外。——清·方苞《獄中雜記》
3.進獻;送上。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戰國策·齊策》
入都,即伏闕上《平黎策》。——《明史·海瑞傳》
臣乃敢上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崇尚;提倡。
上篤厚。——《史記·平津侯主父傳》
治天下者審所上而已。——《漢書·匡衡傳》
上慎旃哉!——《詩·魏風·陟岵》
上農除末,黔首是富。——《史記·秦始皇本紀》
5.上繳;交納。如上印:上繳官印。
6.增加;添補。如上草:給牲口添加飼料。上刑。
7.向前;前進。
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楚辭·屈原·涉江》
8.去;到。
敬亭喪失其資略盡,貧困如故時,始復上街頭理其故業。——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9.到任;就職。如上任、上官、上臺。
10.當值。如上直、上宿、上番。
11.放到;放進。
上於盆而養之,蟹白栗黃備極護愛。——《聊齋誌異·促織》
12.安裝;裝上。
以槍上刺刀相搏擊。——《清稗類鈔·戰事類》
13.陷入;遭受。
14.合符。
15.教授;學習。如上書、上館。
16.燃點。如上火、上紙、上竈、上香。
17.擰緊。如上弦、上繩。
18.敬辭,猶進用。如上謁。
19.記住。如上心。
20.塗;搽;敷。如上藥、上色。
7. 文言文中是什麽意思◎ 是 shì〈形〉(1) (會意。
小篆字形,從日正。本義:正,不偏斜)(2) 同本義 [right] 是,直也。
——《說文》。按,十目燭隱曰直,以日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體。——《禮記·玉藻》。
疏:“謂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易·未濟》(3) 對的,正確的 [correct] 王弗是。——《國語·楚語》。
註;“理也。”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
——《荀子·勸學》。註:“謂正道也。”
立是廢非。——《淮南子·脩務》。
註:“善也。” 彼人是哉。
——《詩·魏風·園有桃》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清· 林覺民《與妻書》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窩);是非渦(矛盾糾紛的中心);是非場(矛盾糾紛場所)(5) 概括之詞。凡是,任何 [every;any]。
如:是人(猶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處(到處;處處) ◎ 是 shì〈代〉(1) 此,這 [this;that] 是謂伐德。——《詩·小雅·賓之初筵》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
——《孟子·告子下》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漢· 賈誼《論積貯疏》(2) 又如:是日(此日,這壹天);是夕(這天晚上);是處(這裏;此處);是長是短(這樣長這樣短;如此這般);是月(這個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動〉(1) 贊同;認為正確;肯定 [praise;justify]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劉開《問說》(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貶低現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確的,否定錯誤的。
指評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3) 訂正 [correct]。如:是正(訂正;校正)(4) 遵從,以為法則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
——《荀子》。楊柳橋詁:“《爾雅》:‘是,則也。
’”(5) 關系詞。表示肯定判斷之詞 [be] 正是四國。
——《詩·曹風·鸤鳩》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壹人。——清· 林覺民《與妻書》汝是大家子,仕宦於臺閣。
——《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6) 又如:今天是端午節;只能是他來電話(7) 表示兩種事情同壹,或後者說明前者 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8) 又如:他不是學生(9) 表示陳述的對象屬於“是”後面所說的情況。
如:院子裏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10) 表示所說的幾樁事物互不相幹。如:對是對,錯是錯,不能混為壹團(11) 表示存在 [be;exist]。
如:房子前面是禾場(12) 表示讓步 [be…,but]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宋· 柳永《雨霖鈴》(13) 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貴了點(14) 表示適合 [be suit]。
如:放的是地方(15) 嘗試。用同“試” [try]。
如:是猜(試猜)(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語(似說非說;旁敲側擊) ◎ 是 shì〈副〉(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
如:是必(壹定要;務必);是須(必須,務須);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買的票;他手藝是高明,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不壹樣(2) “是”不重讀時,可省略,只表示壹般肯定 [just]。如:我[是]問問,沒有別的意思(3) 用作虛詞,在回答問題、命令或要求時表示同意 [yes]。
如:是,我很高興同妳壹起進午餐(4) 很,非常 [very]。如:是處(極為緊張處;到處) ◎ 是 shì (1) 表示讓步,有雖然的意思 [although]。
如:是則(雖然,雖則);是則是(是即是。雖則是)(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詞。
如:他瘦是瘦,可從來不生病(3) 有雖然的意思。用於轉折句。
如:他早走了,趕是趕不上了(4) 表示原因、目的。“是”後可加“因為、由於、為了” [because (of)]。
如:他犯錯誤是[因為]平時太驕傲了(5) 選擇問句的格式是:“還是…還是…?”“是…還是…?”“…還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誰值班?還是妳還是小王?(6) 或者 [or](7) 回答選擇問句,要重復問句的壹部分,壹般不連“是”字。
如:妳的表走得快還是慢?——快(8) 有時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妳是上海人還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9) 回答也可能超出問句的範圍。如:妳的表走得快還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名〉(1) 商業、職業或 *** 的事務、業務或國務 [affairs] 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無從定矣。
——範曄《後漢書》(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國是(3) 姓 ◎ 是 shì〈助〉 幫助賓語提前 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清· 劉開《問說》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8. 文言文是什麽意思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壹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壹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註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壹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第壹個“文”,是美好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最後壹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也叫做語體文.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比如像說現在的,“妳吃飯了嗎?”.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壹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裏,“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中國在1919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書面語言寫成的.現在我們壹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在中華數千年歷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壹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
9. 文言文中的則什麽意思則(壹)連詞.1、表示承接關系.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鴻門宴》)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④臨視,則蟲集冠上(《促織》)2、表示條件、假設關系.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麽”“就”“便”.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3、表示並列關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壹個分句裏,表示分句之間是並列關系.可譯為"就",或不譯.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②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4、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轉折時,用在後壹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壹分句,譯為"雖然""倒是".①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②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促織》)5、表示選擇關系.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②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勾踐滅吳》)(二)副詞.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2、表對已然或發現的強調.可譯為“已經”“原來”“原來已經”.①及諸河,則在舟中矣.(《肴之戰)(三)名詞.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①《論語》六則.2、準則,法則.①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