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如何區分書法字體

如何區分書法字體

1、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壹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壹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2、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3、行書

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壹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

4、草書

草書,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是書法的傳統書體之壹。是早期的草書,始於漢代,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與“今草”的區別主要是保留隸書筆法的形跡,上下字獨立而不連寫。

今草,是壹種在繼承章草的基礎上,適應隸書向楷、行體發展趨勢和形體上的變化,進壹步省減了章草的點劃波磔,成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體。

5、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

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百度百科—隸書

百度百科—楷書

百度百科—行書

百度百科—草書

百度百科—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