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關"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典故和故事。
“人能弘道”,說明了人在歷史發展、歷史創造中的主觀能動性。原來,南宋時這裏是壹片桃林,還留下了壹個反映朱熹小時候勤學苦練的《半畝方塘二度桃》的傳奇故事呢!據說朱熹五歲時,就已通曉《孝經》大意,從小立誌崇聖傳道,在書上題曰“不如是,便不成人。”六歲仲春時節的壹天清晨,朱松推開西廂的窗戶,深深地被滿園春色所吸引,便囑朱熹抄寫唐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句。由於朱熹無意間的粗 心,把桃花之“桃”字寫成了“挑”字,寫好之後拿給了父親眉批,朱松很嚴肅地批評了他,並當場將詩詞大意講給朱熹聽。朱熹很受感動,立即主動向父親請求重寫壹千個“桃”字。這時窗外雷聲大作,風雨交加,把滿園的桃花都打落在地。而朱熹不為外界所幹擾,仍專心致誌地在抄寫。朱熹的這種精神感動了上蒼,當朱熹壹千個桃字寫好之後,滿園的桃花又重新盛開了。這個故事世代相傳、家喻戶曉,對尤溪的莘莘學子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