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哪本關於中國文學史的書籍寫得最好

哪本關於中國文學史的書籍寫得最好

歐麗娟的《中國文學史》,她在臺灣大學的公開課開頭也列出了幾本文學史,個人認為她的壹個觀點很重要。文學史的編寫是有各自體系的,而大陸的體系幾乎都在“五四文學觀”的影響下,即新文化運動的觀念,新的文學就壹定是更好更先進的。這位老師大約因為生長環境問題,不存在五四文學觀的籠罩下,而且研究方法也跟傳統的中式研究不同,受西學影響頗大。西方還有日本,對文史的研究真的非常嚴謹,嚴謹到對於壹個字詞都能考據得特別細致,源頭、分流、變化等等。最重要的壹點是,她對每個時代的代表作家,都是能認真地做作品的文本研究,而不是給壹個籠統的標簽。比如羅宗強本對西晉文學給出的標簽:繁縟,兒女情多,風雲氣少。而歐麗娟不是這樣,她是很認真地從作家作品本身在文學史上體現出價值做出更細致的分析,而且對中外研究資料的援引非常出色,視角真的很開闊。

章駱本的《中國文學史》有比較新的角度和見解。關於宮體和玉臺新詠的研究論文,經常見到駱玉明先生的名字,大約因為研究這塊的緣故,這本文學史對蕭綱給的篇幅少見的多。(普遍來說,文學史的主流,對宮體持貶低的態度,篇幅給的很少。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大頭是陶淵明。)

羅宗強本,這本我覺得最受益的地方,在於它的發展脈絡,非常清晰,這大概跟他把文學理論的發展單獨拎出來講有關。文學理論對於理解壹個時代的文學思想、風氣非常有幫助。比較難過的壹點是,這本對西晉對齊梁的態度雖然不算太差,但還是十分保守,還是幾乎從“不符合當今主流價值觀”方面來否定這兩個時期的文學。

最後,停剛說宇文所安的《劍橋中國文學史》,西方視角,思路非常開闊,也比較值得細細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