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buddha-dha^tu 或buddha-gotra。又作如來性、覺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種子、佛之菩提之本來性質。為如來藏之異名。據北本涅盤經卷七載,壹切眾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煩惱覆而無顯,若斷煩惱即顯佛性。
原始、部派佛教等,不說佛、菩薩以外者之成佛,故亦不說壹切眾生悉有佛性之旨。但據世親之佛性論卷壹,有部等部派主張眾生無先天之‘性得佛性’,但有後天依修行而得之‘修得佛性’,依此,分決定無佛性、有無不定、決定有佛性三類眾生。對此,分別說部以空為佛性,壹切眾生悉以空為本,從空所生,故主張本性皆具佛性。同書卷二復將佛性分為三位(稱三位佛性、三佛性),即:( 壹)住自性佛性,眾生先天具有之佛性。(二)引出佛性,通過佛教修行所引發之佛性。(三)至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圓滿顯發者。
中、日諸宗派於此亦有諸說而互相論難。(壹)天臺宗立正、了、緣之三因佛性之說,即:(1)正因佛性,壹切眾生本具之三諦三千之理。(2)了因佛性,觀悟佛理所得之智慧。(3)緣因佛性,能起智慧之緣的所有善行。其中,前者屬性(先天),後二者屬修(後天),但本來性修不二、圓融無礙,三佛性是非縱非橫(非前後繼起,亦非同時並列)。又三因佛性加上果性(菩提之智德)、果果性(涅盤之斷德),即稱為五佛性。以其因果不離,故為因位、果位互具。(二)據華嚴宗,眾生之佛性圓滿具足壹切因果性相,有情具足成佛之可能性為佛性、覺性,以此與非情具有之真如之理稱為法性加以區別,(三)據密宗,森羅萬象悉是大日如來之法身,故立悉有佛性之說。(四)三論宗廢有關佛性之種種議論,以為別說因果即是迷執,故稱非因非果之無所得中道為佛性。(五)法相宗說二種佛性,即:(1)理佛性,所有存在本體之真如理。(2)行佛性,含藏於各人阿賴耶識中成佛之因之無漏種子。具理佛性,而不具行佛性者,亦不得成佛。又立五種姓說,即菩薩、聲聞、緣覺證悟所得之三種定姓、不定姓及永不能成佛之無姓;主張唯菩薩定姓與不定姓者具有行佛性。(六)禪宗雖言證悟眾生本來之面目,但卻否定執迷佛性有無等問題,故有‘狗子佛性’等公案。(七)凈土宗承認理佛性之說,然亦有加以否定者。日本凈土真宗主張成佛系依阿彌陀佛之本願力,謂如來給予眾生之信心為佛性,此即信心佛性說。
此外,諸經典亦見佛種、佛種性等語,意謂成佛之因,但其內容依經各異,通常多指眾生本具之佛性,或指煩惱、菩提心、菩薩之修行、稱名等。[大般泥洹經卷四分別邪正品、北本涅盤經卷二十八、菩薩善戒經卷壹、入楞伽經卷二、卷七、解深密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七、究竟壹乘寶性論卷四、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七、大乘玄論卷三、大般涅盤經疏卷二十五、華嚴經疏鈔卷三十、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六、大乘義章卷壹佛性義、法華經玄贊卷壹、法華玄義卷五下、金光明經玄義卷上、中觀論疏卷壹末](參閱‘五姓’1107、‘佛種’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