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在沒有普及漢語拼音之前,以前的中文漢字是如何註音的?

在沒有普及漢語拼音之前,以前的中文漢字是如何註音的?

在沒有普及漢語拼音之前,以前的中文漢字是如何註音的?

原來沒有拼音字母的時候,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註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

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壹個漢字註音,反切上字與所註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註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

沒有漢語拼音以前,中國漢字是如何註音的?

漢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代人們為了學習漢字,曾創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給漢字註音。

直音法盛行於漢代,是指用壹個比較容易認識的字來標註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如"盅,音古"

"畢,音必""畔,音叛"。這種方法簡單明了,直到現在,人們還常常利用它。但直音法有較大的局限性: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則此法不能用;有的字雖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較生僻,註了等於沒有註。例如,"蹭(cèng)、糗(qiǔ)"等就沒有同音字,無法用直音法註音;"然"的同音字只有"燃、蚺、髯"三個字,它們都比"然"字生僻,用其中的任何壹個為"然"字註音,都難以幫助認讀。後來創造了反切法,彌補了直音法的不足。

反切法流行於東漢末年,盛行於唐宋各代,是指用兩個字來註另壹個字的音的註音方法。反切上字與所切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切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如"紅,胡籠切",即取"胡"字的聲母"h",取"籠"字的韻母和聲調"óng",拼成"紅"字的音"hóng"。反切法的發明,是我國漢字註音方法的壹大進步。從東漢末年到1918年註音字母公布之前,反切法壹直被作為漢字註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

中國拼音是否就是以前的漢語拼音註音

圖片我給妳貼上了,註音又叫做註音符號,《新華字典》裏的每壹個字的拼音後面就是了,說壹說註音與拼音對照吧:

ㄅb

ㄆp

ㄇm

ㄈf

ㄉd

ㄊt

ㄋn

ㄌl

ㄍg

ㄎk

ㄏh

ㄐj

ㄑq

ㄒx

ㄓzhi;zh_

ㄔchi;ch_

ㄕshi;sh_

ㄖri;r_

ㄗzi;z_

ㄘci;c_

ㄙsi;s_

ㄧyi;y_;_i

ㄨwu;_u

ㄩyu;_v

ㄚa

ㄛo

ㄜe

ㄝ_(i)e;_(u)e

ㄞai

ㄟei

ㄠao

ㄡou

ㄢan

ㄣen

ㄤang

ㄥeng

ㄦer

沒明白妳所指的哪個以前。最原始的註音在字典中可以看到,絕對不是現在使用的拉丁字母註音,日本的文字跟漢字不僅很象,和我們以前的註音也很象。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同世界接軌,註音改用拉丁字母

漢字是如何註音的

很久以前,正體字時代,漢語是沒有拼音的。但是祖宗上發明了很多註音方法的,很多今天還在用,只不過很多人沒有註意而已。古代註音裏面,主要有讀若法、譬況法、直音法和反切法。讀若法,今天依然使用,比如 “圐圙,讀若“哭略”等。譬況法已經不用了,就是描述漢字發音。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來標註讀音,比如“?音居”等。反切法是應用最廣最主要的方法,也是對漢字字音結構的分析方法,“上字辨陰陽,下字辨平仄”。比如“悖,冰妹切”,前面的字為上字,取其聲母,後面的字為下字,取其韻母,切的意思是反復磨合,也就是拼的意思,冰妹切用漢語拼音表示就是bei,聲調為“妹”的聲調,即四聲。影響比較大的《康熙字典》就是用反切法標註讀音的。 但是這些用漢字標註漢字讀音的方法有很多弊端,比如反切法,入門最起碼要口口教授大量漢字,並且發音依靠上下字連讀,不便拼讀,這估計也是造成南腔北調的主要原因吧(同字不同音),並且對於簡單的漢字比如“壹”字,則需要用比“壹”復雜的多的字來切。這些弊端造成漢字學習準入門檻比較高,文字僅被少數文人掌握,多數老百姓都是文盲的局面。 壹八九四年甲午戰爭讓中國人認識到必須改革政治,普及教育。為了更簡單或者說讓普通人更容易學習漢字,大量的註音方法在這個時期出現,謂之切音字運動。其中壹個無比牛叉的涉獵廣泛的叫做章太炎的某某家(他有很多頭銜,比如思想家,史學家,樸學家等),在切音法基礎上,依據篆書創造出“記音字母”的方案受到了重視,到了壹九壹二年,民國教育部在章太炎記音字母的基礎上正式制定註音字母,壹九壹八年由北洋 *** 正式推行,後來進行多次刪補,改名“註音符號”,逐漸變得系統而科學,可以涵蓋多數方言的發音。也就是今天大陸只能在字典上看到的“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等三十七個符號的切音體系,在臺灣沿用至今。 但是大陸的切音體系中的註音符號在壹九五八年被政治運動顛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瞿秋白等人幫助蘇聯,利用中國少數民族和傳教士門等創造的拉丁字母切音方案,成功拉丁化遠東華人(見蘇聯少數民族文字的拉丁字母化和斯拉夫字母化)變成俄羅斯人。四九年以後中國人接過壹直是西方人主導的漢字拉丁化大旗,首先是在偉大領袖“文字改革,必須走世界文字的***同的拼音方向”的指引下,開始了漢字的拼音化運動(簡而言之即廢除漢字,全部用拼音),但是具體采用漢字筆畫(類似註音符號)還是拉丁字母(拉丁化)還是斯拉夫字母(斯拉夫化)爭論不休,偉大領袖請示了斯大林以後,得到“可以有自己字母”的授權,而後偉大領袖認為“ㄇㄈㄅㄌㄏ”等註音符號還不夠簡單,或者說還不足以掃盲,或者說還不足以融入西方世界,授權郭沫若等人,根據蘇聯拉丁化的字母,改出了比註音符號更復雜的 “漢語拼音”,同時廢除了已經廣泛使用的註音符號。而後,壹些人壹直蠢蠢欲動想進壹步搞漢語拼音化,以完成徹底的漢字拉丁化,但是因阻力過大壹直沒有成功。上世紀八十年代,文字改革的漢語拼音化徹底失敗,采用折中的簡化字方案,而切音體系的漢語拼音被保留下來,沿用至今,逐漸被廣泛使用。

出現漢語拼音之前,漢字是怎麽發音的

1、直音法

2、切音法

3、註音法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dai ti 這個拼音的中文漢字是什麽

代替 [dài tì]

[解釋] 以乙換甲,並起原來由甲或應該由甲起的作用

古代漢字是如何註音的? 直音法

直音法操作相對要簡便,只要有相同的字就可以了,但麻煩也因此而來,漢字畢竟是有限的,有些字找不到同音字,或即使有同音字也很生僻,即使註了也很難識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人還想到了壹種“讀若”法給字註音,就是用讀音近似的字的註音,如“芨,讀若急”,“信,讀若屈伸之伸,假借字也”這裏的“伸”是信的通假字,音義都相同。還有直音加註聲調的方法,如“退”註“推去聲”。這樣雖避免了生僻字,但要改變聲調才能讀出應讀的音。

反切法

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讀若”之後創制的壹種註音方法,又稱“反”、“切”、“翻”、“反語”等。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壹個字註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讀若法

又作“讀如”、“讀若某同”、“讀與某同”。為漢代訓詁學家所創術語,並被歷代沿用。傳註多用“讀如”,其余則見於《說文解字》。段玉裁《周禮漢讀考·序》說:“讀如、讀若者,擬其音也。古無反語,故為比方之詞。”清代學者對此多持異議。錢大昕認為:“許氏書所雲‘讀若’、雲‘讀與同’,皆古書假借之例,假其音並假其義,音同而義亦隨之,非後世譬況為音者可同日而語也。”(《潛研堂文集·古同音假借說》)王筠《說文釋例》和張行孚《 說文發疑 》都認為,明音、明假借二者兼有,不可壹概而論。洪頤煊《說文讀例》則認為“讀若”除釋字音、通假借外,還有訓字義的作用。近代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說文》中“讀若”的基本作用是比況被釋字的讀音;讀若字與被釋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況的字又往往是比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曉的成語方言,因此讀若字就有可能是被釋字的假借字,或與被釋字意義相通。

讀為法

又作“讀曰”,為漢代訓詁學家所創術語,並被後代沿用,主要用於傳註中,意思是改讀為某字。段玉裁《周禮漢讀考·序》說:“讀為、讀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為變化之詞。”“變化主乎異,字異而義憭然也。”所謂“易字”,即換用本字以釋借字。例如《詩經·衛風·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鄭箋:“泮, 讀為畔。”“泮”本為“諸侯饗射之宮也”(《說文系傳》),在此處為涯岸之義,鄭謂為畔之借字。《禮記·樂記》:“武坐,致右,憲左。”鄭玄註:“憲,讀為軒,聲之誤也。”此謂“憲”為“軒”之借字,假借的緣由是二字聲近誤用。《尚書·舜典》:“播時百谷。”鄭玄註:“時,讀曰蒔。”“時”無種植義,所以以“蒔”讀之則意義了然。

葉音法

葉音也稱葉韻,葉句。“葉”也作“協”。指以改讀字音的(錯誤)方式,來讀詩經、楚辭等先秦的韻文,葉音這個稱呼由朱熹提出。

中文漢字的漢語拼音是從哪壹年開始的?

漢語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1949年,吳玉章給 *** 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 *** 把信批覆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壹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

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國務院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其間收到各種漢語拼音方案1600多個。大致有這樣幾種形式:漢字筆畫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記式、圖案式、數字形式。而最後決定采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系統,以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

1958年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準公布的拉丁字母式的《漢語拼音方案》。1977年,聯合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根據“名從主人”的原則,決定采用漢語拼音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準。 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出 ISO7098 號檔案,成為國際標準 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