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不四”是六。
六,是中國漢字,漢語拼音為 liu,意思同阿拉布數字6。6是阿拉伯數字,是自然數字組成的十個數字中的壹員。如,六王畢,四海壹。--杜牧《阿房宮賦》。六,也是地名,六安在安徽,六合在江蘇。
壹、基本信息
漢字:六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拼音:liù
六字骨刻文演變:
組詞:五顏六色,六六大順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數字六演變過程(圖):
二、詳細解釋
(1)、五加壹的和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詩·小雅·采綠》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國語·周語》
六王畢,四海壹。--杜牧《阿房宮賦》
(袁可立)削籍二十六載。-- 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2)、 又如:六禮(中國古代婚姻需備的六種禮節: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味(指苦、酸、甘、辛、鹹、淡等六種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麥、菽六谷,後為各種谷物的泛稱);六兒(僮仆的泛稱);六丁六甲(道教稱供天帝役使的陰神為六丁,陽神為六甲);六街三市(泛稱眾多街市);六曹(指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
(3)、《易》卦之陰爻稱為六
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從入,從八。--《說文》
(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壹個陰爻);上六(最上壹個即第六個陰爻);六爻(爻,是構成《易》卦的基本符號。每三爻會成壹卦。兩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5)、 六次
六黜清能,六進否劣。--《晉書·杜預傳》
(6)、工尺譜記音符號之壹,表示音階上的壹級
其黃鐘清用"六"字。--《宋史》
(7)、古國名。周封臯陶的後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縣北
楚人滅 六。--《左傳·文五年》
(8)、六安發liù音[1]?,地名,安徽省地級市
(9)、六合發liù音,地名,在江蘇省南京市
(10)、六姓,發liù音,中國姓氏。
參考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字典 - 現代漢語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1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