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佛教是怎樣解釋物質(請高人賜教)

佛教是怎樣解釋物質(請高人賜教)

hh 高人大概沒有時間上網 賜教不敢當,您若能從我的文字中有真正的啟發,那就是我最大的快樂了。

壹、

楞嚴經雲:

...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

雲何俱現。富樓那。如壹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壹東壹西。先無準的。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

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水與火,色與空,在平常人眼裏是相對的,不相容的。

好比“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壹東壹西。”

但是呢,太陽卻是壹個。

如來藏,本非水火,非色空。眾生循業,有見色,有見空,有見水,有見火,,,,

世間相就是如此發生的。

起信論雲:壹念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即楞嚴經的“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好了,古文的經典,在此不多敘述

關於壹杯水,不同的生命所見不同等等。

這個用我們明顯所知道的事情就可以解釋。

1、光色美醜層面。

《莊子》有“沈魚落雁”之說,這個典故現在被用來形容壹個美女漂亮之極。

但實際上呢?魚兒見魚兒才覺得漂亮吧,壹個地球人標準的美女走來,魚兒在水中還不定以為這是個什麽怪物呢?

所以魚兒“潛水”了,大概被這個“醜陋的家夥”嚇到了。同理,大雁看到這個美女,可能以為是個可惡的獵人,所以”藏貓瞇“了。

從佛經中可知,地球人標準的美女,如果與欲界天女相比,那麽就很可憐了,大概和猴子壹樣漂亮吧。

--見《佛說入胎經》--順便提壹點,從這本經可以看出西方弗洛伊德學說的短處,弗氏只是看到了大約10%不到,但是還不完全正

確。白話解釋可見李淑君居士的著作。筆者當初讀這部經文就十分佩服,隨便壹提的是,關於狗眼睛問什麽晚上能看到東西等小問題,

佛在別的經中早都解釋了,所以佛早都曉得不可見光了,,,所以不可見的不等於沒有。所以我們日常感知上沒有的東西,不能說事實上沒

有。

眾生之心如鏡,有平面鏡,有凸透鏡,,,每個物件在不同鏡子中顯現的形狀光色是不同的,

咱們倒不能說平面鏡中的影像就是對的,哈哈鏡中的影像就是錯的。譬如我們日常承認歐幾幾何是真理,但是在天文範疇,

就靠不住了,黎曼幾何在彎曲空間顯神通。光未必是直的,時空也會扭腰。我們用人眼分別世間,蜻蜓靠復眼捉蚊捕蟲。

我們不能說蜻蜓低等,就說復眼低等;也不能說復眼高級,就說蜻蜓高級。

另外,即是同是人類,見水也未必同,化學家見水,意識心內大概多會多浮現氫2氧1;

營養學家,會關註礦物質;環保檢測人員馬上想到COD。。。

即便同壹人,不同狀態下見水也不同,

平常見了涼白開,無所謂,壹杯水而已。

若兩天不給水喝,再見涼白開,必如見救命甘露;若不幸染了狂犬病(不恰當的說),就會畏懼水了。。。

--------

佛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方可如實映現壹切法。

--------

以上是從能見所見角度發揮。

若從能現所現角度。

則有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度眾生,所現有佛身、天身、非天身、王、臣、男、女.....

實則“不如三界,見於三界”

2、飲食味著層面

水是眾生的依報,糧食也是依報。六道是眾生的正報。而依報是隨著正報而轉的。

比如廁所的東西是壹物。

蛆蟲入之則狂啖,人類入之則作嘔。

中國有個典故,叫“,入屠門而大嚼”,這個是肉味在人類心識的投影效果,如果欲界天人來到屠門,

恐怕也會如人之入廁,聞之作嘔。色界天人唯心識定,更不願光顧欲界了。

隨便提壹句佛家的話“禪定以為食,法喜以為妻”。修行相當好的人,也可如色無色界天人壹般,無須五谷雜糧續命。

六時法喜充滿的人,當然也不會為欲色所吸引。。。

3、1與2多是就人們所能理解的分別而發揮。但是卻存在人們平常難以察覺的分別。

南懷瑾先生《如何修證佛法》節選:

這個“分別”兩字,不要搞錯了,以為分別總可以看得見,其實,有時候自己的分別心自己是看不見的。比如剛才同學問的:用功幾天,不想吃肉了。這時候妳以為吃葷的分別心要離開了,不然!也許夢中看到那盤肉還香呢!當年我從峨嵋山閉關後下山,與壹個出家朋友結伴同行,快到成都,離城五六裏時,壹股人臭味就逼上來了。那時才信西遊記中,妖怪找人肉吃很容易,壹聞到哪裏有生人味,妖怪就來了。待進了城門,這位出家朋友聞到四川的回鍋肉,還香得很呢!於是忙催我趕緊離開,這個就是實執分別,在阿賴耶識中,我們自己不知道。能夠找得出來這個,就差不多了。

4、壹切有為分別,都是要建立標準的。

有所標準就有障礙,楞伽經雲:建立及誹謗,愚夫妄想,不善觀察自心現量。非聖賢也。是故離建立誹謗惡見。應當修學。

文字只是引路的的,為方便故而破立,佛家重在實修,以達到“善觀察自心現量”。這不是學者的文字所能解決的。更不時自心的分別妄想所能解決的。

二、關於物質的問題

您是問為什麽莫名其妙的生出物理世界來的吧。

這個問題,就是有成就的羅漢們也是“尚余疑悔”

類似的問題,蔣介石先生當年在重慶也問過虛雲老和尚。虛老就是引用楞嚴經第四卷回答的。

古文經典,對現代人比較難辦。

南懷瑾先生的《楞嚴大義今釋》,很值得參考。

(雖然南公對自己的這本書還很不滿意)

下文是

圓瑛大師的講解:

/books2/1481.htm

...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

...

當然,沒有壹定的基礎,必然難辦。相信您是有慧根的。

=======

另外,就算明白了文字,也沒什麽。

佛家的重心在穿透見地,更在真修實證。

古德雲: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此處又那是妳我的分別意識之所到

========

最後,南懷瑾居士宗鏡錄略講有

“意密造山河”壹節

其實,《宗鏡錄》《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摩訶止觀》等是真正的佛學概論,有什麽問題去經論裏面都可以找到。

百度知道並不知“道”

道不屬知與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