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南書房詳細資料大全

南書房詳細資料大全

南書房,是清代皇帝文學侍從值班之所。設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撤銷。清代士人視之為清要之地,能入則以為榮。中國第壹歷史檔案館藏有《南書房記註》,系為數極少的南書房檔案。康熙帝為了與翰林院詞臣們研討學問,吟詩作畫,在乾清宮西南角特辟房舍以待,名南書房。

南書房位於北京故宮乾清宮西南(南書房在乾清門西側,北向;上書房在乾清門東側,北向),本是康熙帝讀書處,俗稱南齋,命侍講學士張英﹑內閣學士銜高士奇入值。此為選翰林文人入值南書房之始﹐即內廷詞臣直廬。

翰林入值南書房﹐初為文學侍從﹐隨時 *** 侍讀﹑侍講。常侍皇帝左右﹐備顧問﹑論經史﹑談詩文。皇帝每外出巡幸亦隨扈。皇帝即興作詩﹑發表議論等皆記註。進而常代皇帝撰擬詔令諭旨﹐參預機務。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南書房 外文名 :nan shu fang 設立 :康熙十六年 地址 :北京故宮乾清宮西南 俗稱 :南齋 設定背景,歷史沿革,康熙初設,康熙以後,主要職能,官員設定,主要作用,核心秘書,講學交流,影響,歷史評價, 設定背景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玄燁親政。面對這樣壹個龐大的國家,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統治,特別要註意對占人口大多數的漢人的統治。順治時曾設日講起居官,康熙很贊賞設日講官及宮內建直房的辦法,他重視儒家經典,每日都令講官進講《大學》、《中庸》等書籍,並從日講官這壹途徑了解社會輿情,咨詢政見;日講官也力圖以自己的政見或通過敷陳經義,求直言之機,作用於皇帝。但這種日講輪直仍 滿足不了康熙加強皇權的要求。他需要有更 親近的大臣不時咨詢,且博學善書,能幫助他 處理政事。因此,幾乎在設日講官的同時,康熙也挑選了才品優長的漢族大臣入直內廷。 歷史沿革 康熙初設 南書房成立的時間是 康熙十六年十月二十日,而對照當日《康熙起居註》所記載的內容,則更能清楚南書房設定的經過與目的。該日,康熙諭大學士勒德洪、明珠等人曰:“朕不時觀書寫字,近侍內並無博學善書者,以致講論不能應對。今欲於翰林內選擇博學善書者二員,常侍左右,講究文義。但伊等各供其職,若令仍住城外,則不時宣召,難以即至。今著於城內撥給房屋,停其升轉、在內侍從幾年之後,酌量優用。再如高士奇等善書者,亦著選擇壹二人,同伊等在內侍從。爾衙門滿漢大臣會議具奏。”內閣大學士們隨即遵旨會議後奏曰:“皇上勤學書寫,甚盛事也,皆應欽奉上諭遵行。選擇翰林,尋取善書 之人,相應交與翰林院可也。”康熙隨即表示 “依議”。 康熙帝玄燁 此事經內閣大臣們會同翰林召開會 議討論後,將名單進呈,康熙於是年十壹月十 八日正式諭令內閣:“著將侍講學士張英在內供 奉,張英著食正四品俸。其書寫之事壹人已足, 應止令高士奇在內供奉,高士奇著加內閣中書 銜,食正六品俸。伊等居住房屋,著交與內務府 撥給。”又諭大學士勒德洪、明珠:“爾等傳諭張英、高士奇,選伊等在內供奉,當謹慎勤勞,後必 優用,勿得幹預外事。伊等俱系讀書之人,此等緣由雖然明知,著仍格遵聯諭行。” 張英、高士奇得賜府邸於西安門內,此已 屬禁城範圍之內,清朝建立以來,這是第壹次賜府邸於禁城內,可謂咫尺天顏。但當朝臣不 在南書房入值或辦公時,就要遷出禁城:“天子詔(朱彜尊)入南書房,賜宅景山之北,黃瓦門東南,居壹年,名掛彈事史議當落職。天子宥之,左謫其官,復僦宅宣武門外。” 康熙以後 到雍正朝設軍機處後 , 南書房就不再承辦 密寫諭旨之事。軍機處由皇帝選派親信的滿洲大臣和漢族大臣***同組成, 成為處理全國軍政大事的常設核心機構。南書房真正成了“以詩文書畫供禦 ”的文館 。南書房亦被長期保留,直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撤銷。因接近皇帝﹐對於皇帝的決策﹐特別是大臣的升黜有壹定影響力。故入值者位雖不顯而備受敬重。 主要職能 在翰林等官員中,“擇詞臣才品兼優者”入值,稱“南書房行走”。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賦詩撰文,寫字作畫,有時還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詔令,“撰述諭旨”。由於南書房“非崇班貴檁、上所親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嚴密控制的壹個核心機要機構,隨時承旨出詔行令,這使南書房“權勢日崇”。 南書房位置 南書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同時將外朝內閣的某些職能移歸內廷,實施高度集權的重要步驟。康熙帝親政以後,朝廷的權力壹則受議政王大臣會議的限制,國家大事需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而這些滿洲王公貴族地位較高,有時與皇帝意見發生矛盾,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二則內閣在名義上仍是國家最高政務機構,控制著外朝的權力,康熙帝為了把國家大權嚴密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決定以南書房為核心,逐步形成權力中心。 官員設定 入值南書房的官員壹部分由日講官轉為入直,是皇帝感到比較得力的詞臣,另壹部分人直接由下面選拔上來,他們品級、地位並不高,但都很有才華。海寧人查慎行,入直前僅舉鄉試,但對《易》書有研究,且喜歡作詩,“遊覽所至,輒有吟詠,名聞禁中。” 另壹海寧人陳元龍。只是進士授編修,但他書 法出色,也被康熙所賞識。更有象《南山集》案的牽連者方苞,出獄後隸漢軍,康熙因夙知其文學聲名,特召他入直南書房。可見入直者的出身、地位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文才。 清朝中央機構壹般都是滿漢復職制,惟獨南書房基本都是漢人。他們編訂《禦制樂律》《算法》諸書,充《鑒古輯覽》、《皇輿表》總裁,修纂《聖訓》《方略》《壹統誌》等 。連《康熙字典》也是南書房侍直大學士陳廷敬奉命主編的。徐幹學與張英日侍左右,“凡著作之任,皆以屬之。”充分體現了康熙對漢人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 。 主要作用 核心秘書 清代初期直接為皇帝辦文宣諭的秘書機構有通政使司、奏事處、中書科等處,而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設 立的南書房則是最為重要的中樞機要秘書機構。清代著名史學家趙翼在論及康熙南書房的機要秘書性質時曾言: “凡撰述諭旨,多屬南書房諸臣”。康熙十六年所處的歷史背景是吳三桂等三藩地方割據叛亂已有多年,康熙平定三藩叛亂戰爭處於最艱難的時期,需要進行大量重大而機要的文案政令議定活動,這樣,博學善書的翰林侍講學士張英、中書高士奇被選入值南書房,“在內供奉”,“以備顧問”。在政軍要務繁忙的這壹階段,侍講學士張英得到康熙的極大信任,《清史稿》對張英參與的國策議定活動作了客觀的記載:“壹時制造多出其手。” 而同時被嚴格挑選入值南書房的高士奇,也同樣參與了康熙國策議定中的許多重要活動。高士奇在康熙軍政決策的重要時刻,常被召至“ 內殿草制 。或月上乃歸 ”。高士奇因其出色的機要秘書工作而受到康熙的嘉獎。康熙曾手敕其書:“ 爾在內辦事有年,凡密諭及朕所覽講章、詩文等件,纂輯書寫甚多,實為可嘉。 特賜表裏十匹、銀百兩,以旌爾之勞,特諭。” 不僅如此,康熙為了便於“不時宣召”,能夠快速處理政軍要務,還在皇城內賜第與張英和高士奇,在滿族統治勢力強大的清初,漢官賜第皇城之內這還是第壹遭。由此,南書房在國策議定中之重要作用也可窺得壹斑。 高士奇 講學交流 南書房建立的目的之壹是便於康熙帝學習而後發揚中原漢族傳統文化,密切與漢族士大夫的聯系。作為康熙的政治文化核心和清宮內廷機要秘書機構的南書房,其所起用的翰林都是清壹色的漢族士大夫,而且以南人為多。這充分表明了康熙帝對強勢的漢族文化傳統渴望了解和迫切把握的政治心態。康熙宣召翰林張英、高士奇入值南書房的第壹天,就急切表達了此種深入探究中華政治文化精粹的願望。康熙言:“朕於書經、四書,講讀已久,常於宮中復誦,大義皆能曉暢。 但聖賢義理無窮,今更欲細加討論”。 康熙在南書房與翰林侍講學習中原傳統政治文化之時,經常進行內容廣泛的政治治理方面的交談。凡國計民生、用人行政、弭盜治河、諸子百家,無不論及。在交談過程中,南書房侍講翰林往往運用他們的政治文化知識積累對當時的社會弊政進行針砭, 並以曲折委婉的方式提出建議和構想。南書房翰林客觀上成為溝通康熙皇帝與漢族士人的橋梁,成為漢族士人、 地主階級謀求政治利益、 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媒介。而在雙方的政治博弈中,滿漢民族之間強烈的政治仇視心理得到了化解,康熙帝也在這壹學習漢族政治文化的過程中籠絡了漢族士人,緩解了清朝異族統治造成的滿漢民族間的沖突和對立。 影響 南書房作為清朝壹個特殊的中樞機構, 在 康熙時確實起到了 “備顧問 ”的作用 , 幫助康 熙鞏固了專制皇權。 歷史評價 雍正帝成立軍機處後﹐撰擬諭旨為軍機大臣等專職﹐南書房雖仍為翰林入值之所﹐但已不參預政務。有清壹代士人﹐視之為清要之地﹐能入則以為榮。中國第壹歷史檔案館藏有《南書房記註》﹐系迄今發現的﹑為數極少的南書房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