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ǐ、jī
部首:幾
幾(jī)
1、小或矮的桌子:茶幾兒。
2、將近,差壹點:幾乎。幾至。
3、苗頭:知幾其神乎。
幾(jǐ)
1、詢問數量多少(數量不超過十)的疑問詞:幾個人?幾何(a、多少,如“人生幾何?”b、研究點線面體的性質、關系和計算方法的學科,如“平面幾何”)。[1]
2、表示大於壹而小於十的不定數目:幾本書 | 十幾歲 | 幾百人。[2]
詳細解釋
幾(jī)
名
1、象形。
2、低矮的案幾。
幾,踞幾也。象形。周禮五幾:玉幾、雕幾、彤幾、髤幾、素幾。凡幾之屬皆從幾。——《說文》
掌五幾五席之名物。——《周禮·司幾筵》。註:“五幾:左右玉雕彤漆素。”
室中度以幾,堂上度以筵。——《考工記·匠人》
幾杖,所以扶助衰也。——《白虎通·致仕》
必操幾杖以從之。——《禮記·曲禮》
有司以幾筵舍奠於墓左。——《禮記·檀弓》。疏:“依神也。”
或肆之筵,或授之幾。——《詩·大雅·行葦》
3、後專指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它支撐物固定起來的小桌子。
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明·歸有光《項脊軒誌》
入其舍,則密室垂簾,簾外設香幾。——《聊齋誌異·促織》
名
1、苗頭;預兆。
徒有疾惡心,奈何不知幾。——唐·蘇渙《變律》
又如:幾先(預兆,事先)。
2、政務。通“機”。
或問為政有幾。——《法言·先知》。註:“要也。”
心纏幾務,而虛述人外。——《文心雕龍·情采》
副
表示非常接近,相當於“幾乎”、“差不多”。
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漢·賈誼《論積貯疏》
幾死者數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幾自剄死。(幾,“幾幾乎”的省略寫法)——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幾為巡僥所陵迫死。(通“淩”。)——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幾欲先走。——《虞初新誌·秋聲詩自序》
磴幾不可登。——清·姚鼐《登泰山記》
幾自疑身外即戰場。——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有朕位幾不保,命康與卿及同誌速設法籌救之語。——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形
1、會意。從戌。戌,兵守也。
2、細微,隱微。
幾,微也,殆也。——《說文》
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易·系辭》傳
壹日二日萬幾。——《書·臯陶謨》
事父母幾諫。——《論語》
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易·系辭》
3、危險。
本不固者末必幾。——《墨子》
動
1、接近;達到。
幾,近也。——《爾雅》
月幾望。——《易·小畜》
知樂則幾於禮矣。——《禮記·樂記》
意幾乎後言。——《莊子·天地》
學之所以不能幾於古者,作此之由乎?——清·劉開《問說》
夫工藝非細事也,西人之神明規矩亦斷非壹蹴可幾也。——清·鄭觀應《盛世危言·技藝》
2、另見jǐ。
幾(jǐ)
數
1、會意,微,隱微。
2、表示肯定觀念,意思是“雖少但仍有壹些”。
幾家深樹裏,壹火夜漁歸。——唐·項斯《江村夜歸》
見哥哥如此分析,以為理之當然,絕無幾微不平的意思。——《醒世姻緣傳》
3、表示否定概念意思是“不多”“沒有多少”。
韓子亦無幾求。——《左傳·昭十六年》。註:“言所求少。”
又如:所剩無幾。
4、表示疑問,用以詢問數目的多少。
幾為之笑而不陵我?——《左傳·昭公十六年》
子來幾日矣?——《孟子·離婁上》
崔九堂前幾度聞。——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幾處早鶯爭暖樹。——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其幾千裏。——清·彭端淑《為學壹首示子侄》
讀書者有幾。——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唐·杜牧《阿房宮賦》
未幾,敵兵果舁炮至。(未幾,沒有多久,壹會兒。)——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變詐作假,欺騙。幾何,多少。)——《聊齋誌異·狼三則》
代
1、表示疑問,相當於“何”、“什麽”。如:不知征馬幾時歸;幾樣(怎樣地,多麽地)。
2、另見jī。[1]通假字,通“譏、畿” 釋義:音同形近的通假——六書中的形聲字,有壹些字左邊是部首,代表義符,而右邊代表聲符。例如江河二字,左邊水為部首,是義符,右邊為聲符。宋人王聖美稱之為右文,即依字的形體右邊相似或基本相似,又是同音,可以假借。 本字:通“譏、幾”
考證:
幾——《說文》:“畿,天子千裏地,以逮近言之,則言畿也。從田畿省聲。”遠近是相反字,二字只作壹字解,這裏作“近”義。故有“京畿”或“畿輔”之稱。◆《爾雅》說:“幾,近也。”◆《詩經·大雅·瞻印》:“天之降罔,維其幾矣。”註:幾作近義。◆《漢書·天文誌》:“光幾中。”晉灼註:“幾中,近逾也。”近字古音讀“記”,漢代以後始讀今音。
譏——《說文》:“譏,頰肉也,從肉幾聲,讀若畿。”頰肉在面,離耳目最近。
分析:
◆畿、譏、幾三字實為壹脈,同音通義。
◆畿(現簡體字為“幾”)亦有近義。
◆記、幾音近,故近亦可作畿用。——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入門》
《康熙字典》記載
《子集下》《幾字部》 ·幾
《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裏切,寄上聲。《說文》踞幾也。《徐曰》人所憑坐也。《詩·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幾。《周禮·春官》五幾,玉幾,雕幾,彤幾,漆幾,素幾。《劉歆·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玉幾,冬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幾。凡公侯皆竹木幾,冬則細為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機。《左傳·昭五年》設機而不倚。又幾幾,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幾幾。(幾)〔古文〕《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微也。《易·系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壹日二日萬幾。《傳》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又《說文》殆也,從戍。戍,兵守也。而兵守者危也。《爾雅·釋詁》幾,危也。《註》幾,猶殆也。《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幾矣。 又《玉篇》期也。《詩·小雅》蔔爾百福,如幾如式。《疏》所以與汝百種之福,其來早晚,如有期節矣,其福多少,如有法度矣。 又《爾雅·釋詁》庶幾,尚也。《疏》尚,謂心所希望。《孟子》王庶幾改之。 又察也。《禮·玉藻》禦瞽幾聲之上下。《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與眾不同。又《司關》無關門之征猶幾。《註》無租稅,猶苛察不得令奸人出入。 又《韻會》將及也。《爾雅·釋詁》近也。《易·中孚》月幾望。《禮·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史記·留侯世家》幾敗乃公事。○按《爾雅》《釋文》音機,《史記索隱》音祈,《禮記》《釋文》音譏。又巨依反。《韻會》雲:機祈二音,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集韻》器之沂鄂也。《禮·郊特牲》丹漆雕幾之美。《註》幾,謂漆餙沂鄂也。《疏》雕,謂刻鏤。幾,謂沂鄂。言以丹漆雕餙之,以為沂鄂。《釋文》幾,巨依反。 又《廣韻》居狶切《集韻》《韻會》舉豈切,機上聲。《玉篇》幾幾,多也。《廣韻》幾,何也。《韻會》幾,數問多少之辭。《左傳·僖二十七年》靖諸內而敗諸外,所獲幾何。《史記·萬石君傳》少子慶為太仆禦,出,上問車中幾馬。 又《韻會》未多時曰無幾。又物無多,亦曰無幾。 又《廣韻》《集韻》《韻會》其旣切,祈去聲。《廣韻》幾,未已也。 又《集韻》與覬通。《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註》冀君來。《史記·晉世家》無幾為君。《註》幾,謂望也。[3]
編輯本段常用詞語
幾乎、幾率、幾筆、幾多、幾個、幾何、幾許、幾人、幾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