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的拼音是lù,部首是石字旁。
碌,漢語漢字,讀作lù、ㄌㄨ_,liù、ㄌㄧㄡ_。《說文解字》:“碌,石_。從石、_聲。”。如石非才所勘錄以難致貌是碌之範式。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說文》石貌。又《集韻》力角切,音犖。碌?,石地不平也。又龍玉切,音錄。石_色。又與錄通。碌碌,隨從之貌。《史記·酷吏傳贊》九卿碌碌奉其官。《論語註》碌碌,庸人。又《老子·道德經》不欲碌碌如玉。《註》_少也。
勞碌,漢語詞語,拼音是láolù,意思是:事情多而辛苦。
出處:
1、唐·牟融《處厚遊杭作詩寄之》:“念我故人勞碌久,不如投老臥滄洲。”
2、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壹卷:“興哥在家時,原是淘虛了的身子,壹路受些勞碌,到此未免飲食不節,得了個瘧疾,壹夏不好,秋間轉成水痢。”
3、《西遊記》第六壹回:“哥哥勞碌太甚,可把扇子我拿。”巴金《大鏡子》:“但是我的書房裏偏偏留著那面大鏡子,每次走過它前面,我就看到自己那副‘尊容’,既不神氣,又無派頭,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真是生成勞碌命。”
4、曹禺《日出》第二幕:“他年紀不算大,然而經年的憂慮和勞碌,逼得他幾乎象壹個衰弱的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