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①給予.《鴻門宴》:“則~壹生彘肩.”
②結交;交好.《六國論》:嬴而不助五國也.”
③朋友;同類者.《原毀》:“其應者,必其人之~也.”
④通“舉”.整個;都.《涉江》: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⑤和.《愚公移山》:“吾~汝畢力平險.”
⑥介紹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方,相當於“跟”、“同”等.《嶽陽樓記》:“微斯人,吾誰~”
⑦介紹比較對象,相當於“跟……相比”.《柳毅傳》:“洞庭之~京邑,不足為異.”
⑧為;替.《兵車行》:“去時裏正~裹頭.”
yù
①贊同.《中山狼傳》:“固君子之所不~也.”
②參與;參加.《肴之戰》:“蹇叔之子~師.”
yú
表示疑問、反詰或感嘆,相當於“嗎”、“吧”、“啊”.這個意義後來寫作“歟”.《齊桓晉文之事》:“王之所大欲,可得聞~” br>; 與國友好的國家.
與手施毒手殺之.字典上的解釋,
若滿意丶請及時采納~!
2. 古文《入蜀記》翻譯《入蜀記》譯文原文(七月)十四日,晚,晴。
開南窗觀溪山。溪中絕多魚,時裂水面躍出,斜日映之,有如銀刀。
垂釣挽罟者彌望,以故價甚賤,僮使輩日皆饜飫。土人雲,此溪水肥,宜魚。
及飲之,水味果甘,豈信以肥故多魚邪?溪東南數峰如黛,蓋青山也。 譯文(七月)十四日,傍晚,天晴。
打開船艙中向南的窗,觀看河山風光。姑熟溪中有很多魚,不時沖開水面躍出來,夕陽照映溪水,如同銀刀壹樣。
垂竿釣魚、拉網捕魚的人滿眼都是,因為這緣故,魚價很低,家僮差役們每天都吃得飽飽的。當地的人說,這溪水很肥,適於魚的生長。
等到我唱了這溪水,覺得水味道真根甜,難道當真是因為水肥的緣故嗎?溪的東南許多山峰像青黑色的顏料染過壹樣,原來是青山啊。 原文(八月)十四日,曉,雨。
過壹小石山,自頂直削去半,與余姚江濱之蜀山絕相類。拋大江,遇壹木筏,廣十余丈,長五十余丈。
譯文(八月)十四日,(船從富池出發西行)拂曉,下雨。經過壹座小石山,(這座山)筆直得像從山頂壹刀削去壹半,跟余姚江邊的蜀山很相似。
行船在江上,遇到壹木筏,寬十多丈,長五十多丈。 原文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雞犬臼碓皆具,中為阡陌相往來,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
舟人雲,此尚其小者耳,大者於筏上鋪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復能入夾,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風挽船,自平旦至日昳才行十五六裏。
泊劉官磯,旁蘄州界也。兒輩登岸,歸雲:“得小徑,至山後,有陂湖渺然,蓮芰甚富。
沿湖多木芙蕖,數家夕陽中,蘆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無人聲。有大梨,欲買之,不可得。
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應。更欲窮之,會見道旁設機,疑有虎狼,遂不敢往。”
劉官磯者,傳雲漢昭烈入吳嘗杈舟於此。晚,觀大黿浮沈水中。
譯文上面有三四十戶人家,妻子兒女雞狗以及舂米的臼、碓都有。中間有相往來的通道,還有神祠,這是向來沒有見過的。
駕船的人說,這還是小的呢,大的可在竹筏上鋪上土作菜田,或開酒店,大得卻不再能開進小水灣,只在大江中行進罷了。這天刮逆風,(纖夫)用力拉船,從天亮到日落才走了十五六裏。
船在劉官磯停泊,這裏古代蘄州邊界。子侄等輩上岸,回來後說:“發現壹條小路,(從小路)到山後面,有壹個小湖,面積很大,蓮子菱角很多,沿湖有很多木芙蕖,幾戶人家在夕陽中,蘆葦籬笆、茅屋房舍,仿佛是壹個幽雅的地方,而且寂靜得沒有人聲。
有很大的梨,想買它,但沒法買到。湖中有輕快的小船采菱角,叫他們也沒有人答應。
想要再看個究竟,恰好看見路旁設有打捉野獸的工具,懷疑有虎狼,於走不敢再向前走了。”劉官礬,傳說走蜀漢昭烈帝劉備到吳國去,曾在這裏攏船上岸。
晚上,看見大鱉在水中沈浮。 原文(八月)二十壹日。
過雙柳夾,回望江上,遠山重復深秀。自離黃,雖行夾中,亦皆曠遠,地形漸高,多種菽粟蕎麥之屬。
晚,泊楊羅,大堤高柳,居民稠眾。魚賤如土,百錢可飽二十口;又皆巨魚,欲覓小魚飼貓,不可得。
譯文(八月)二十壹日,(船從黃州上遊戚磯港出發)經過雙柳夾,回頭望江上,遠山重重深幽清秀。從離開黃州,雖然行進在雙柳夾中,也都空闊遼遠,地形漸漸高了,大多種些豆子、谷子、蕎麥之類的糧食作物。
晚上,在楊羅洑停泊,這裏堤岸寬大,柳樹高密,居民稠密眾多。魚像土般便宜,壹百個銅錢(買的魚)可以使二十個人吃飽;又都是大魚,想找點小魚養貓,不能找到。
原文(九月)九日,早,謁後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潔無壹枝亂。
掛帆,拋江行三十裏,泊塔子磯,江濱大山也。自離鄂州,至是始見山 。
買羊置酒。蓋村步以重九故,屠壹羊,諸舟買之,俄頃而盡。
求菊花於江上人家,得數枝,芬馥可愛,為之頹然徑醉。夜雨,極寒,始覆絮衾。
譯文(九月)九日,(船行至荊州石首縣境內)早上,往拜土神的廟。路旁的民屋,覆蓋房頂的茅草都有壹尺多厚,整齊得沒有壹根亂草。
張起船帆,在江中航行三十裏,在塔子礬停泊,塔子礬是江邊的大山。從離開鄂州,到這裏才見到山。
買羊買酒,在村莊旁的水邊停船,因為是重陽節的緣故,殺了壹只羊,幾條船分買了,不壹會就吃完了。在江邊的人家那裏買了幾枝菊花,芳香可愛,因此就喝得醉了。
夜裏下起雨來,非常寒冷,這才開始蓋被子了。 原文(十月)二十壹日。
舟中望石門關,僅通壹人行,天下至險也。晚,泊巴東縣,江山雄麗,大勝秭歸。
但井邑極於蕭條,邑中才百余戶,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無片瓦。權縣事秭歸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來,皆蜀人也。
謁寇萊公祠堂,登秋風亭,下臨江山。是日重陰微雪,天氣飂飃,復觀亭名,使人悵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嘆。
遂登雙柏堂、白雲亭。堂下舊有萊公所植柏,今已槁死。
然南山重復,秀麗可愛。白雲亭則天下幽奇絕境,群山環擁,層出間見,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
欄外雙瀑瀉石澗中,跳珠濺玉,冷入人骨。其下是為慈溪,奔流與江會。
余自吳入楚,行五千余裏,過十五州,亭榭之勝無如白雲者,而止在縣廨聽事之後。巴東了無壹事,為令者可以寢。
3. 現代漢語與文言文的區別原發布者:是艷湯夏廳瑞
文言文和現代文的區別漢語自古以來就有文言文和白話文之分。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而言。第壹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最後壹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壹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壹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國內,中學語文課程中,文言文的學習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什麽是文言文?文言文很精彩。這當然是無疑的。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文言文。由此可見中國的現代文明歷史還是很短的,解構或者解讀傳統文化還是現代化的必要,因為傳統智慧的繼承建立於對文言的正確解讀。2.文言文是知識。這是對的,因為文言文已經不再是語言,它純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識,甲骨文也是知識,那為什麽就不學甲骨文呢?對了,正是因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進壹步學習甲骨文等等傳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