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極閣氣象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參觀博物館需要穿過江蘇省氣象局的辦公區,沿著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行。走進大門後,迎面就是壹個蓄水小池,中間平臺上矗立著壹個高10余米的長桿。猛壹看以為是旗桿,但再仔細瞧,長桿下端用潔白無瑕的玉石制成,筒身刻著精致的龍鳳花紋,上端則用黑鐵鑄成,壹只鸞鳳立於桿頂圓盤上,隨風而轉。原來這就是800年前出現的鸞鳳風向器,人們用它來測量風向。再向裏走,壹條小路曲徑通幽。旁邊山墻上都是浮雕,描繪了中國氣象事業發展。前方草坪上佇立著幾尊塑像,呂尚、管仲、董仲舒、王充、沈括、李淳風、秦九韶都是歷代的氣象學家。古觀象臺模型元代赤道日晷再向前走,壹棟還原古觀象臺的建築出現在眼前。我國近代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的銅像就立於古觀象臺前的廣場上。竺可楨是北極閣氣象臺的創始人,他壹生致力於祖國的氣象事業。1974年2月6日清晨,生命垂危的竺可楨支撐著身子坐起來,擰開收音機的旋鈕,收聽天氣預報。接著,他戴上老花眼鏡,哆哆嗦嗦地在筆記本上寫下壹行小字:1974年2月6日,氣溫最高-1℃,最低-7℃,東風壹至二級,晴轉多雲。這是竺可楨留下的最後壹篇氣象日記。在生命的最後壹刻仍然沒有忘記工作職責,這種精神讓人感佩。古人這樣確定季節與節氣從古觀象臺塔樓另壹側下去,是壹個依山而建的半月形院子。這裏便是博物館的室內展廳了。入口處懸掛著匾額,上書“中國北極閣氣象博物館”,為時任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題寫。博物館分為古代氣象、近代氣象、現代氣象和現代氣象科技四個主題展示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以實物、模型、圖片、史料、影像等多種形式,展示了氣象重大歷史事件、氣象儀器沿革、氣象機構變遷以及氣象科技發展藍圖等內容。中國古代氣象劃分為石器時代及傳說史時代、夏商西周時代、春秋戰國時代、秦漢時代、三國至明代、清代前期等發展時期,記錄了古人在風雲變化環境中前行的腳步。在古觀象臺遺址模型前,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陶寺觀象臺的復原樣貌。2003年,在山西堯都陶寺祭祀遺址考古發掘中,發現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觀象臺,比英國巨石陣觀象臺早500多年。陶寺觀象臺由13根夯土柱組成,呈半圓形,半徑10.5米,弧長19.5米。從觀測點通過土柱狹縫觀測日出方位,確定季節、節氣,安排農耕。比如從第2個狹縫看到日出那天為冬至日,第12個狹縫看到日出為夏至日,第7個狹縫看到日出為春分、秋分。看過《長安十二時辰》的朋友,應該對展廳中的日晷不會陌生。它是利用日影位置的變化,計量時間的壹種儀器,由圭表演變而來。晷面和地球面(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面中心銅制指針與地球自轉軸平行。晷面刻有子醜寅卯等十二時辰,針影投射在晷面上所指示的時刻即為當時的太陽時起。從氣象大國走向氣象強國走到近現代氣象廳,會發現自民國時起,地方有識之士及海關、航空、學校、農場等系統先後創辦測候所,氣象工作廣泛開展。1906年,實業家與教育家張謇在江蘇南通博物苑建測候室。1917年,他又在南通創辦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私人氣象臺——軍山氣象臺,進行氣象觀測、預報,出版中英文報表,並與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氣象臺或機關交流,可謂開風氣之先,領時代之新。現代氣象科技展示廳中,有壹個裝置很特殊,站在它面前,仿佛置身浩瀚宇宙,放眼觀賞我們的地球。這是壹個位於展廳中央的圓球,被稱作SOS(球面科學展示系統)。它實際上是壹個大型360度視頻播放系統。計算機控制4臺高性能投影機,展示系統將畫面投射到直徑為1.73米的球體屏幕,以供人觀看。通過轉動這個“地球”,我們可以很直觀地觀察世界各地的氣溫、洋流、風、大氣等活動的規律和歷史數據,簡直就是壹部包含萬千數據的氣象字典。來源:莫愁·時代人物 (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