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嶽陽話原是城陵磯話。以嶽陽城區為例,今天老城區的語音就與過去不同。過去,受交通條件的制約,城區人與湖北人依靠水運交往較多,受湖北西南官話的影響也多,語音特征就多西南官話特色。20世紀60年代中期後,嶽陽成為地級行政區,公路鐵路交通更加便利,與省會長沙的交流進壹步增多,受湘語的影響也就增多。因此,城區的語音也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過去城區的語音與城陵磯的基本相近,就是隨著與長沙以南人口交流增多而引起的變化有了壹定的差異,。
老城區市民講的是正宗的嶽陽話,即俗稱的“巴陵話或巴陵腔”,其語音特點與聲調與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陰入、陽入等六個聲調。其中首尾兩個字發音較高,且單元音韻母多重疊;城郊菜農講的方言,語音介於城區人與東鄉人之間;城陵磯人講的方言,因其靠近湖北,市民多為湖北人,故其發音多帶湖北腔,聲調及語音與城區基本壹致;鐵路工人講的是另壹種話語,其語言特點受行業影響,以普通話為主,但因受所在地域影響,這種普通話又有所變調,形成嶽陽地區鐵路工人所特有的話語,嶽陽人稱之為“塑料普通話”;東鄉農民進城後,仍保持其濃郁的鄉土方言,且鄉俗俚語較多,壹聽就知道是嶽陽東鄉人;其他外地移民講的則是其原籍方言,如平江人、華容人、臨湘人、湘陰人、長沙人、邵陽人等,講的都是其地方方言,有的人雖來嶽陽幾十年,但卻仍“鄉音無改鬢毛衰“,而他們的下壹輩,倒是滿口的嶽陽方言。
嶽陽話絲毫也不幽默,倒是比較直截了當,不藏不掖。只是壹些話語或字詞受方言影響,在字典中是查找不到的,只能用同音字詞或諧音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