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高壹應該怎麽學習?

高壹應該怎麽學習?

 高壹應該如何學習呢?

壹.首先要明確高中的學習特點:課堂容量增大了、課堂思維的強度與密度增大了、練習題的設置可能會高於課堂上講的內容。所以有的同學會感覺課聽懂了,但作業不會做。這與初中截然不同的是:初中是課堂上講什麽,課後就練什麽。高中可能是課上講什麽,課後用課堂上講的東西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課上講什麽,課後做什麽。與初中是有區別的;而且高中學習很可能老師會進行許多思維的靈活性、題目的變化性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還停留在原有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上會吃許多虧。這是壹個過渡期,要盡快渡過這個過渡期。

二.其次需要提升的幾個方面:

1.重新開始,與所教學科的老師配合

這是最重要的。不要沈湎於初中老師對我多好多好,那是過去時。要與高中老師配合,真正能幫助我們的是科任老師,盡量不要依賴於家教,特別是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壹定要註意課堂教學,與學校老師配合,壹定要尊重、理解、配合科任老師,適應老師的課堂教學。如果不能與科任老師配合,以後再換任何老師妳的眼光都會有問題

2.養成閱讀的習慣

閱讀不僅僅局限於語文、英語,還包括其他學科: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等。每門學科都有壹定的閱讀量,只是閱讀的要求不壹樣、角度不壹樣。所以首先要培養我們閱讀的習慣。如化學物質的性質、方程式;物理的原理、理論、基本模型等。歷史、地理、政治等要背的科目也是先閱讀再背,所以我們對閱讀要求是教材閱讀+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讀什麽?我們推薦的《讀者》、《名作欣賞》、《海外文摘》、《中國青年報》等。英語、語文的閱讀要大聲地讀出來,要有感覺地讀,要大量的閱讀。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效果是不會好的。

3.要有積累的習慣

讀的當中有多少成語?多少唐詩、宋朝、詩歌、名言警句等?比如《詩經》、《論語》的名言警句有那些?等等,都可以去讀、累積壹下。是否有記心得、體會的火花本子,是否有摘抄的基本習慣?這個習慣是要有的。學習是壹個累積的過程,妳是怎麽做的?需要我們點點滴滴積累

4.養成用寫日記尤其是寫英語日記的習慣

多寫就是用英語表達,寫多了就會知道前後人稱的壹致、時態的壹致、詞性的壹致、固定搭配等等,要養壹個成寫的習慣。這些是高壹新生要加強的,我們要給自己壹個基本的做法很重要。這樣做就會有效果。

5.養成執意求教的習慣

不預習沒有問題可以理解,但上完課總應該有問題吧。誰能夠求教老師越多,並懂得怎麽合理地去問老師,適應期要短得多。這個執意不是胡攪蠻纏、不是比口才,是既對問題有自己的觀點、想法又通過大家交流、討論,掌握基本性的、正確的合理結果,對每個人來講、對高中學習很有好處的。老師就怕學生沒問題。學生有問題老師才知道課要怎麽上。

6.要養成模仿的習慣

許多成績好的學生不是他懂了,而是他學會模仿了。學習的第壹個能力就是學會模仿。模仿的能力越強獲得的幫助越多。不要想壹步登天。

7.不能滿足書上的就會了,要有壹些配套的學校發的資料、參考書,認真去用,每門壹本就可以了,尤其是老師推薦的。

8.要養成多動筆的習慣,

不要只用眼睛看,壹定要多動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要認為看看就會了,高中有的問題看看好象是會的,實際上是做不出來的。現在不養成動筆的習慣,到了高二如學習解析幾何、立體幾何,認為太清楚了什麽建立坐標、用坐標表示向量或者點然後計算,妳試壹試不動手做行不行?解析幾何也壹樣就那些東西,不動手就做不出來。因為裏面有許多的技巧,如壹個點在曲線上面,那麽這個點坐標可以用壹個字母來表示,妳是用很橫坐標還是縱坐標來表示?否則就要用兩字母來表示。所以要多動筆,動筆有助於我們後續的學習,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9.培養時間與效率

晚自習如果三節課,第壹節課主要要用於復習(預習沒有時間暫且不談,復習是最重要),第二三節課主要做作業。每門課花10多分鐘復習,然後開始做作業。在開始做作業的過程中就不要再翻書、翻課堂筆記、翻參考書,這些都是不能做的。尤其是慎重使用計算器(有人說社會在進步,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因為妳能力需要提升。所以強調時間的安排與效率的提高。

高壹新生第壹月主要與老師磨合,然後是對自己學習能力、方法的認可,做壹個明確的判斷,大概知道自己該怎麽、做從那裏做。高壹的學生不要放松,妳的身份是學生,就要學習。不要認為初三太緊張了,高壹可以放松壹下,是沒有必要的。學習是不能放松的,人有兩樣東西千萬不能放松:壹是思想品德,二是學習。初三學習苦是因為方法不當,方法不當就調節方法,但學習沒有借口,千萬不能找任何借口。

三.做好壹些心理準備

1.做好寂寞忍耐的心理準備。高中課程特點是更抽象、更概括、更難以理解,同學間的競爭更激烈、更緊張,我們要適應這種環境與氛圍。我們應該有壹種意識:我們是學生,這些事情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就如爸爸媽媽上班要把自己撫養成人、要養家、要與朋友交往,要處理好各種關系,那是他們身份。自己的身份是高壹新生,就是要做許多調整,不管是在學習方面都、考試的意識、個人成長的獨立性、民主性方面要有壹個長期的準備---即我們還需要成長,我們還有許多成長的空間。高壹基礎打實了對以後學習會有非常大好處的。比如通過學習妳進步了多少名次,妳的信心就來了。不要說老師功利,老師工作的衡量標準就是成績,衡量學生的還是成績。不要痛恨考試,學生的事就是學習好功課。就像家長不會痛恨工資壹樣的。如果既要工作,又不拿工資,那是不可能的,對不對。是學生,就應該把自己的工作即學好就可以了。在學習過程當中。有壓力,把壓力轉化為動力,高中三年不可能壹帆風順的。也會有挫折、有矛盾,但是我們要看主流。當我們在沈靜學習中時,可能會放棄許多,但這個放棄是有價值的,我們要有懂得寂寞的價值,思想上要做好心理準備。到了高中,哪怕是本校的高中也是需要調整的,這個調整時間越短越好,適應能力越強越好。

2.同學關系以純、真為主流。不是以誰穿得好、誰頭發亮等為標準。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是高中三年尤其是高壹與同學間的關系正確、合理的處理是能夠幫助自己提高成績的。因為同學是能夠幫助妳的,環境是愉悅的,走進教室都會有溫暖的養神、目光註視妳、鼓勵妳,對自己會有幫助的。同學關系是和諧的,不要沖動,沖動是魔鬼。與同學盡量保持等距,有好朋友也是應該的,但不能因為朋友好壞而或者他們與老師的關系不好就影響自己與老師的關系。朋友應該懂得與老師配合,要讓老師知道自己及幾個好朋友是懂得尊重他的、是知道學習的,是值得老師教育幫助自己的。

高壹學生要學會的幾個方面

1.學會各課全面發展

有人說高壹只要學會語數外就可以了,這是百分之百錯誤的。不能說高壹只把語數外學好或者那門學科學就可以了,高壹就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學習習慣,無論高中多少門都能做到泰山崩與前而面不改色。無論多少學科都有自己合理的學習方法。學科沒有什麽先抓不先抓的,都要全面抓。只不過優勢學科保住少花點時間,劣勢學科多花點時間扭轉壹下。

2.必須學會適應高中的管理

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文化特色,要服從學校的管理。沒有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在新的環境可能會有復雜的人際關系:比如晚上睡覺同學之間的協調、早上起床洗臉、刷牙、個人衛生、平時衣服換下來是不是較快洗了等等都需要調整。還有當我們面對種種困惑與不解的時候要懂得向班主任或者信任的老師求助、求教,即把心理的困惑與不解向他們交流、談心以解決掉問題。比如說向語文老師談心了,是不是就與老師關系走近了?說不定明天語文老師上課就會關照自己多壹點,那天考試後讓我去批改試卷,,把自己的試卷面批壹下,都可能的。要以自信寬容的心態融入新的環境,適應新的老師、新的同學。如何適應高中的環境?就壹條:尊重人、幫助人,多老師交流溝通,哪怕老師的規定不合理,也不要公開與老師沖突、頂撞,等待老師心情好的時候再聊壹聊就可以了,因為每個老師管理的方法不壹樣。

3.學會自主學習

初中知識點是螺旋式的,在那個知識點上是壹圈又壹圈;高中的思維的維度、強度、容量都在增加。初中壹天的作業不多,而高中很可能壹天就有5、6門作業,每門半小時,時間就很長,學習負擔壓力明顯加重,所以不能像初中那樣依賴老師那種填鴨式教學,要發揮自我的自主學習。高中老師彈性大,學生作業要來就看,沒有就不看。尤其是現在以升學率為天下的時候,老師就願意抓有希望想與老師配合的人,而不願意抓不願意配合、沒有希望的人。所以我們學生在學會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與老師配合,讓老師覺得培養妳是值得的,是有希望的。不要來幹傻事:妳老師對我不好,我考零分,把妳的平均分拖差了。其實大家心裏都很清楚就那麽回事,沒有什麽意思。要培養自己主動學習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不要天天訂計劃,而且計劃定得很細。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主動的獲取知識、自己主動地鞏固知識、自己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比如說突然翻到壹章,老師沒有講,自己也沒有學過,自己去看,看能否看懂,然後做做題鞏固壹下,然後再做壹個小的單元測驗,如果能考得不錯,妳的能力就提升了,妳要的就是這些能力。自主學習非常重要。如英語學習,有的學生說背單詞累死了,還壹點用都沒有。其實英語不要死記單詞,要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章,章不離篇;把詞放在句子裏面,句子放在段裏面,段放在章裏面,章放在系統裏面;還要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中國人學英語先翻譯成漢語,再記)不能把英語譯成漢語,要用《英英字典》(用英語解釋英語)、《英漢字典》;用英語解釋英語,看到什麽直譯成英語,用英語去思維、用英語去交流。是否可以訂壹天為英語日?除了老師上課講漢語,其他時間自己全部講英語?(在自主學習中《漢語字典》《成語字典》很重要)。有同學說自己詞匯不夠、語法不好,其實不是詞匯不夠、語法不好,是沒有用英語去思維。假如把妳放在美國,美國沒有人懂漢語,妳會怎麽辦?妳會很快地學好英語。把自己置於死地而後生。世上無難事,只要妳想。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所以自主學習,主動獲取知識非常重要。不僅僅是高壹,哪怕高三也要調整,這裏僅以高壹舉例。

自主學習還要培養主動探求、研究的能力:如做數學題不能太呆板了,能不能把靜態的變成動態的?定值變成不定值?正和反的變化;數學的四種命題(初中兩個:原命題與逆命題)也可以進行變化(物理、化學也壹樣);還要尋找適合我們自己的方法,不要照搬,借鑒別人的方法要在自己現在的學習方法上,進行調整(微調就可以了)。什麽是好方法,適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初中的學習以簡單模仿、教條的記憶,高中也要記憶,是理解+應用,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科學的語言、學科性的語言去解答問題。不能信口開河,隨意去講,隨意去說。所以要有更強的分析問題的能力、概括問題的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與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將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如化學裏的氧化還原反應是得到電子被還原還是失去電子被還原?妳說是“得勝還朝”就是自己的觀念。所以要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要根據自己的特點與高中階段的學科知識交叉多、階段性強、綜合性強的基本特點和基本特征,考察知識的點比較深、觸角廣,所以壹定要有自己的方法,而不是放棄原來的方法,當妳沒有方法的時候,原來的方法就是方法。也不能壹味地說別人的方法壹律不接受。妳可以聽壹聽別人的方法有沒有與妳的方法相通的,有什麽方面只要做壹個簡單的調整就會對自己有幫助,適合就是最好。比如剛才學英語的方法是否適合自己,不適合,是否可以調整壹下?以前在學校裏我每天上完課後晚自習前後,書與筆記都不看,都把當天的學習內容在腦海裏必須過壹遍,過不了的立即再看書、筆記,壹直到全部過去。就這種最苯的方法讓我的名次上升為班上的前幾名。當妳沒有辦法的時候最笨的辦法就是好辦法,做自己應該調整的點點滴滴。所以尋找適合的方法非常重要。物理、化學的原理是否可以通過實驗來鞏固,原理總會通過實驗來證明的;數學的公式、定理的推導過程是不是可以,歷史試卷是不是可以用圖表法、兒歌法?我們是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不要壹味地否定孩子的方法,否定越多孩子越不聽妳的。可以建議孩子在什麽地方調整壹下。

4.要重新定位。在高中可能由於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或者做作業的細節方面沒有到位,有差距,我們也不要把對手看得多麽強悍。在那壹方面沒有別人做得好,可以調節,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壹點,自己重新定位。許多人不註意自己的存在只看到他人的存在,自己就會活得很累,造成心理失衡,認為老師偏袒他沒人看得起自己,認為既然別人看不起自己不與他們接觸了,那就麻煩了。自我定位很重要,要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到了高壹是新的起跑線,終點在那裏?人生才有終點,高中不存在終點。當然我們要盡量保證我們的學習效率要高、效果要好,要給自己壹個近期的、長遠的目標。尤其是學習目標要細化。如要考北大,每天譯壹篇英語文章、用英語寫壹篇日記,語文要閱讀多少文字、數學要做多少題目、物理做多少、化學做多少要量化。除了老師作業以外,我們可以不可以還要做什麽?行動永遠大於思想。行動起來,先把事情壹件件做了再說,也許做壹件事情問題就解決了,以做事為主。重新自我定位不是定多少名,而是重新定位應該做什麽。只有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麽,才能明確自己怎樣才能做好。盡管山外有山,還應該明白水下有水、樓外有樓,客觀分析自己的長處與短處,給自己正確的評價,並且不斷地向目標進軍。不要壹味地給自己光加壓力、蠻幹,要巧幹。許多時候自己只要稍微註意基本性的方法調整就很好了。重新定位是定自己該怎麽做,而不是考多少名。

5.高中課聽不懂怎麽辦,不會聽課怎麽辦?

第壹.首先學會記筆記。記主要的知識點、老師突然加重語氣的地方、老師不斷重復的地方、突然停頓的地方、老師講我們從來沒有聽到過的結論、老師講的讓我們醍醐灌頂的地方、不懂的地方

第二.大膽地回答老師的提問。老師壹提問就回答,有舉手習慣的就舉手,不舉手就在下面回答,錯了沒關系的。

第三.明確壹堂課下來有幾個地方不懂,第二天上課後先預習,看是不是還有不懂的,就再復習看看,不懂再問。學生要多尋找在老師面前展示自己的機會。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沒有關系。要與老師配合,尋找渠道與老師溝通,讓老師知道我在想什麽,我什麽地方經常是不太懂的,讓老師有性的針地教學,折射有藝術的。不斷地把自己暴露給老師,讓老師針對自己的問題講課就很好。本來是針對全班的,卻把老師變成自己的私人老師,這就厲害了。這是需要我們動腦筋的。

不會聽課,不代表不聽課。不會聽課只要把以上的工作做好了,要不斷給自己自信:比如今天我這個地方聽懂了,今天我那個地方聽懂了。每天給自己多總結壹下,給自己鼓勵壹下,會很好的。

第四.課聽懂了,但作業不會做。課聽懂了,是聽懂了什麽呢?課聽懂了就必須把這堂課的精髓用最簡練的學科語言表述出來,包括老師的板書、例題都能講出來,並能像老師講課壹樣的給老師同學復述壹遍,這就是聽懂了,如能這樣,作業應該會做了吧?!說課聽懂了,但作業不會做,說明課沒有聽懂。課後起碼要做到幾點:回憶起老師講的主要內容、用簡潔的學科語言把老師講的主要內容總結出來,包括例題、習題復述給同學聽,既有分析又有解題過程,作業還不會做嗎?

第五.有同學說課聽得懂,作業也會做,就是考試不會做。

那麽妳平時做作業有沒有翻書的習慣?有沒有翻課堂筆記的習慣?有沒有邊做作業邊與同學聊天討論的習慣?有沒有這道題不會就把同學的作業看壹遍再把過程默寫壹遍的情況?這都是作業沒有會做的。要矯正這種情況就要做到平時作業要像考試壹樣的,不準翻書、不準問人、不準對答案,獨立完成這才叫作業會做的。否則不叫會做作業。因此所謂課聽懂了作業不會做、不會考試,是因為我們做得不到位。所以平時作業千萬不得翻書、翻筆記問人,實在不會就把這個題放下,把該用知識點復習壹遍,過10分鐘再做這道題,給壹個緩沖點,否則馬上做也會做出來,給自己10-20分鐘的時間緩沖再去做那個題。哪怕是開卷考試也要用閉卷的心理去面對,否則以開卷的心理,答案都找不到。有的人開卷分很少,是因為書上學科性的語言講不出來,答得似是而非的,當然得不到分。必須要放棄計算器。

需要提醒的是,高中最忌諱的事情是語文看3分鐘,又去看數學,然後又再去看其他,這樣看壹點效果都沒有。壹門學科的學習時間不能少於30—40分鐘。壹門學科剛看上壹點感覺再看其他學科,就又要把大腦細胞重新調動起來,是不合算的。不要走馬看花。學習要實實在在。

高中不能僅僅滿足於懂與會,還要知道來龍去脈。即這個知識點是怎麽來的、去是怎麽運用的。這些點點滴滴。學習是需要壹個場與環境的。這個場與環境需要每個人用心去體味、用心去想的。掌握我們該掌握的知識,弄懂我們該弄懂的地方就可以了。

6.要學會自我調節的能力

人每天都有情緒、有想法的,當這個情緒與想法有沖突、矛盾的時候,我們應該懂得怎麽樣去舒緩我們的壓力,調整我們的情緒,。高中如果有音樂課可去學音樂,吹吹口琴也可以;打打拳或者跑跑步;找老師、同學、父母聊聊天,宣泄掉不良情緒。要找的人是講積極話的人、說俏皮話的人、樂觀、幽默的人,不能找郁悶的人。人總喜歡與快樂的積極、樂觀的人在壹起。為此自己也應該做到微笑面對每個人。所以從高壹起就要學會舒緩緊張狀態的能力,到了高三就小兒科了。

7.高壹開始,做壹好題集,包括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錯題集可以把考試題集試卷裝訂成冊。好題集裏面有好的題、句。。。到了高三的時候可以翻壹翻。(課堂筆記也很重要,到了高三的時候覺得什麽地方學得不太好,就把高壹高二的課堂筆記拿出來翻,看老師怎麽講的,當時有什麽例題,就會有壹個比較清晰的脈絡)

課堂筆記應該有課堂筆記本,每科壹本。最好課堂筆記課後記,把課堂上的東西整理出來。課堂上可以把要點記在書上,課後再整理壹個課後記。課後記課堂上好的例題、感覺很好的地方、曾經不懂的地方,簡化壹點記下來。我對我的學生是要求記課後記的。比課題作業還要及時。

我們應該明確只要我們心定下來,只要我們學得到位、只要能夠堅持不懈,與老師、家長多溝通、與同學多交流,不斷感悟我們的成長和進步,我們壹定能夠取得我們應該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