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意思如下:景物和色彩
景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形聲字,古字形從日京聲,本義指日光。“風景”本指風與日光,後凝固成復合詞,指景色。有光才能成影,“景”引申出陰影的“影”。
陰影的“影”本來就用“景”表示。景也有大土堆的意思,又指大。北京“景山”就取此義。
形聲字。圖1是戰國文字,上部是“日”字,作形旁,表義,表示與太陽有關;下部是“京”字,其古字形像高大的建築物,於此作聲旁,指示這個字的讀音。“景”的本義是日光,但古說“景因光而生”,意即影子因光線所照射而生;
所以上古以“景”作“影”,“景”便是“影”的初文。直至東晉初年,葛洪所寫的《字苑》壹書裏為“景”字加上了“彡”旁,才出現了“影”這個字。
日光照射處有形色可玩賞的謂之“景色”或“風景”“景致”“景物”,這是由日光引申來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景可獨用為詞,也可作構詞成分,如“景色”“景觀”“景點”的“景”,就都是語素。
景由風景還引申為情景、情況的意義和用法。如壹年收成的情況叫“年景”。“景況不佳”的“景況”也就是“景遇”,指說事物的各種狀況或人的生活境遇。對情況(數量、時間)進行估計時多用“光景”。景另有敬佩、尊敬義。如“景仰”。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景;康熙筆畫:12;部外筆畫:8《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竝音警。《說文》:光也。《釋文》:景,境也。明所照處有境限也。又《爾雅·釋詁》:景,大也。《詩·小雅》:以介景福。箋:受大福也。
又《詩·小雅》:景行行止。箋:景,明也。又《詩·小雅》:景行。朱傳:大道也。又《博雅》:景景,白也。《篇海》:韶也,又像也,慕也,仰也。又《詩·鄘風》:景山與京。傳:景山,大山。又山名。《詩·商頌》:景員維河。朱傳:景,山名,商所都也。
又衣也。《儀禮·士昏禮》:婦乗以幾,姆加景。註:景之制如明衣,加之以為行道禦塵,令衣鮮明也。景亦明也。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又風名。《史記·律書》: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
又姓。景差,見《史記·屈原傳》。又《廣韻》《正韻》於丙切。《集韻》於境切。竝音影。物之陰影也。《詩·邶風》:泛泛其景。疏:泛泛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辨。《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測土深,正日景。
釋文:景本或作影。《佩觽》:形景為影,本乎稚川。又《韻補》葉舉兩切。夏侯湛《抵疑》:黎苗之樂函夏,若遊形之招惠景。葉上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