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拼音:tà dá
部外筆畫:16
鄭碼:SISI,UniCode:CJK 統壹漢字 U+9F96,GBK:FD91
筆畫數:32
部首:龍
筆順編號:41431251115151114143125111515111
五筆86&98:UEGD
倉頡:YBYPP
四角號碼:01211
縱橫碼:3107、3127
龘
拼音:tà dá
部首:龍,部外筆畫:35,總筆畫:51
繁體部首:龍,部外筆畫:32,總筆畫:48
五筆86&98:UEGD
倉頡:YPYBP
筆畫順序 丶壹丶丿壹丨乙壹壹丨壹乙壹乙壹壹壹丶壹丶丿壹丨乙壹壹丨壹乙壹乙壹壹壹丶壹丶丿壹丨乙壹壹丨壹乙壹乙壹壹壹
四角號碼:01211
UniCode:CJK 統壹漢字 U+9F98
纛 拼音: dào, 筆劃: 18
部首: 糸 部首筆劃: 6
解釋1: 纛 dào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車輿上的飾物。 筆畫數:24; 部首:糸
解釋2: 纛 dào 名 古時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big square banner used in an cientChinesearmy〗 柳營出號風生纛。——許渾《中秋夕寄大梁劉尚書》
★部首: 糸 筆畫: 6 外筆畫:18
☆筆順碼:112155212511112343554234 (筆順:橫橫豎橫折折豎橫豎折橫橫橫橫豎撇捺撇折折捺豎撇捺 )
爨
拼音:cuàn
簡體部首:火
部外筆畫:26
總筆畫:30
繁體部首:火
部外筆畫:25
總筆畫:29
五筆86:WFMO
五筆98:EMGO
倉頡:HBDDF
筆順編號:321125125151145123412341344334
四角號碼:77809
UniCode:CJK 統壹漢字 U+7228
基本字義
● 爨
cuànㄘㄨㄢˋ
◎ 燒火做飯:分居各~。
◎ 竈:“客傳蕭寒~不煙。”
◎ 中國宋雜劇、金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講百花~》。《文房四寶~》。
◎ 演戲:“夫優伶~演,實始有唐《目連救母》之起。”
◎ 姓。
灪 拼音: yù, 筆劃: 32
部首: 氵 筆順編號:44112343112521234453444445235333
釋義:大水茫茫的樣子
相關詞語: 灪滃:大水貌。
麤
cū ㄘㄨˉ同“粗”。
鄭碼:TXTT,U:9EA4,GBK:FB9B
筆畫數:33,部首:鹿,筆順編號:413522115354135221153541352211535
相關解釋
這個字讀“粗”,也是漢字“粗”的異體。從字型上看,壹大兩小三頭鹿,死死地頂在壹起,彼此混攪,非常有力氣;惜乎,只表達了動粗的意思。《左傳》記載:“糧則無矣,麤則有之。”這裏的“麤”是粗礪帶糠的谷物。
“三鹿事件”後在網上開始慢慢流行,和“妳‘三鹿’喝多了吧?”壹個意思。
彟 彟
(彠)
yuē
(1) ㄏㄨㄛˋ
(2) 古同“蒦huò”。
(3) 鄭碼:XBNX,U:5F5F,GBK:8FA6
(4) 筆畫數:19,部首:彐,筆順編號:5111241223241112154
意為:
1、尺度
2、用稱稱量(今口語中發“yao”[妖]音,寫做“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