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學教材《釋栓篇》。《漢書·藝文誌》記載了15篇《師說》,被稱為周宣王的太師著作,教子,人物與孔子不同。秦人寫倉頡,歷書而博學,大部分文字都取自這篇文章。
《世說篇》是最早的文字書。寫於春秋戰國之交。《原書》是壹部以韻文寫成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兒童識字課本。《漢書·文藝誌》註“周宣王太史著作”。《說文解字序》也被認為是“周宣王太史栓”所作。摯友王國維認為“唰”就是朗讀。原書第壹句是“太史耍書”,書名是“史耍”。
中文單詞書的類型:
1,根據字書的字體排列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以《說文解字》為代表,是我國第壹部字典,是壹部側重於分析字形結構,通過字形解釋詞義的工具書。它根據漢字的結構,把9000多個字分成540個部首,開創了部首分類的先河,壹直為後世詞典所用。
2、根據單詞書的意思排列
以《爾雅》為代表的《爾雅》是中國第壹部字典。重在解釋詞義,排列方法是按詞義分類。共分“釋”“釋”“釋”等19章。這種內容分類的排列方式,在後世的書籍中經常使用。
3、根據發音,對單詞書進行初步分類
如清代王引進的《京詞》就是根據古代的七聲來編排的。現代楊樹達對詞的解釋是按音標排列的。漢語拼音的方案確定後,按字母順序排列的漢語單詞書如《新華字典》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