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蘇州園林散文

蘇州園林散文

陳從周《說苑》是壹部兼具文學和美學價值的經典之作,共有五篇。

。附上壹個,希望對妳有幫助。

碩源

中國造園歷史悠久,在世界園林中獨樹壹幟。學者們從各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各抒己見。現在我想談談我在接觸園林的過程中學到的東西,園林叫“園”。

園林有靜態和動態之分,這是我們在建園之前首先要考慮的。什麽是靜觀,即園中遊人駐足較多的觀賞點;搬家的概念就是要有壹條很長的旅遊線。另壹方面,小花園以靜態觀為主,動態觀為輔,庭院以靜態現為主。大花園以動態為主,靜態觀察為輔。前者像蘇州網景園,後者像蘇州拙政園。當人們進入網師園時,他們應該坐在許多建築物中,並停留在水池周圍。檻前有魚遊,有亭臺待月迎風,軒外花影移壁,峰巒作窗,靜中如畫,妙趣橫生。至於拙政園,徑邊池轉,回廊招人,類似於瘦西湖“午後畫舟橋,衣裝匆匆”。美在於移動和改變陰影。這是壹個動態的觀點。理念在先,意義在後。動靜之分與園林的性質和園林的大小有關。像上海正在建設的盆景園,以靜態觀察為主是合適的,就是壹個例子。

中國園林是壹個集建築、山水、花木於壹體的綜合性藝術品,充滿詩情畫意。疊山理水,要營造壹種“雖是人作,卻是自開”的境界。山和水有什麽關系?總之,墨山泛水,有地方風光而不縮水(王世元的池子模仿虎丘白蓮池,妙不可言),治療原理有據可查。山貴而有脈,水貴而活躍,脈源相連,全園生動。我曾經用“水隨山轉,山因水而生”和“溪因山曲折,山處處平”來解釋山川關系,這是來自真實山水的啟示。明末清初,疊山家張南元主張用平崗小屁和伏苓碑板,即使山水貼近自然。如果能初步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不會離自然太遠,就能展現出壹種水石交融的奇妙境界。

中國園林的植樹不僅是為了綠化,也是為了繪畫。窗外花樹的壹角是折斷的樹枝;山中古樹三五,有壹簇幽樹,仿枯木竹石。講究姿勢,不講品種,喜歡盆栽,可以“入畫”。拙政園的鳳陽和網景園的庫珀是壹園之勝,影響全局。如果這些風景如畫的古樹消失了,壹個園林的風景就會減少。樹的種類很多,蘇州柳園的白皮松,怡園的白皮松和梅子,滄浪亭的毛竹。但是近年來,這個問題沒有得到重視,品種混亂,各個園區的個性逐漸降低,這似乎是壹個警示。宋代詩人郭說得好:“山川以山為血,以草為發,以雲為靈”。草尚且如此,何況樹。總覺得壹個地方的園林要有那個地方的植物特色,鄉土樹成活率高,生長快,幾年就能長成森林。它與植物園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主要是為了觀賞,而不是為了品種。做到“園以景勝,景與園不同”真的很不容易。這當然包括花。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中國園林各有風格。古代園林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雖有亭臺樓閣,山石池,可風流韻事,風景常新。我們民族在欣賞藝術上有壹個特點,花木重姿態,音樂重旋律。書畫講究筆法,說明要經得起看得見聽得進,經得起仔細推敲,有回味,是需要水磨功夫的。在民族形式的討論中,這些似乎給了我們啟發。

園林風景仰視和俯視是有區別的,也要區別對待。亭臺掩映,山石守衛,曲水灣環都是這麽回事。“小紅亭小紅橋外,小紅亭旁,高柳蟬鳴。”"在綠色的楊樹影中,海棠亭旁,有紅色的杏子."這些詞既表達了景觀層次,又有空間感和和諧感。與此同時,高高的楊柳和杏枝都引著人們仰望。作家是最敏感的,我們園丁應該向他們學習。至於“壹山藏曲折,爬得慢”,都是俯視所致。所以,園林建築的頂部、假山的腳下、水口、樹梢,都不能倉促從事,要精心布置。山上的亭子和水邊的明礬是吸引人們上下打量的方式。

中國的景點和園林都不錯。為什麽能這樣誘惑無數中外遊客,百看不厭?風景優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還有壹個重要因素,就是有文化,有歷史。我提到過,景區或園林裏有文物,可以豐富其文化內涵,讓遊客有更多的聯想,而不僅僅是來這裏逛逛,吃吃喝喝。文物與風景園林相結合,是文物得以保存的基礎,園林豐富多彩,相得益彰,統壹而不矛盾。這樣才能體現出壹個古今文化交融的社會主義中國園林。

中國園林的美是含蓄的,壹山壹石。它是壹個抽象的雕塑,美人峰仔細看很像。九石山也是。鴛鴦堂的前後梁形式不壹樣,不太懂,但突然意識到有鴛鴦樓的意思。不過今天好心人多,怕遊客不理解,池子裏有人造的大魚,熊貓館前站著泥塑的熊貓。如果大做廣告,與含蓄二字背道而馳,失去了中國園林的精神。真的很讓人失望。魚要藏起來,熊貓館以竹林取勝,漸漸會越來越好,遊客也會更感興趣。在過去,壹些花園的名字,如涵碧樓(註2),梅園和王石花園,都可以如其名。園林的特色是白皮松、梅花、水。眾所周知的西湖十景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亭臺樓閣的數量真的是對風景的描述。拙政園的蓮風閣,四周都是人,人近,即無蓮風,風在其中,令人深思。對聯的意義與書法之美。更是令人扼腕嘆息,流連忘返。鎮江焦山山頂的別峰寺是鄭板橋的閱覽室,有三個小房間和壹個花木庭院。對聯上寫著,“房間雅致,不需大;花不多。”遊客們看到它,心裏就踏實了,深情地覺得景色宜人,贏得人們的稱贊,遊完泳就把這壹切告訴他們。至於匾額,有磚雕、石雕、板對、竹對、板屏、大理石屏、石雕,都是用圖較少,比具體的圖像更曲折,更有味道。所以不需要裝屏風對聯,因為園林建築比較開闊,不利於紙質。室外用戶使用的磚和石頭的數量以及室內用戶使用的竹和木材的數量根據當地條件進行安排。在壹個住宅的廳堂、畫室裏掛裱字畫,可以增加內部的燈光音響效果,讓住戶有壹種清靜的感覺,有無它,情況大不相同。當時宣紙的規格和裝裱尺寸是壹定的,要看建築規模。音樂和園林中的直是相對的,要把直包容在音樂中,靈活運用。直來直去,自由自在。當壹個畫家談論畫壹棵樹時,他應該寫下壹切是很自然的。曲橋、曲徑、回廊,本來就是交通意義上的從壹點到另壹點的設置。花園兩邊都有風景,讓步行者四處尋找風景,在行走中距離會延長,趣味會加深。由此可見,曲線是直的,重點是曲折的。有的彎橋,必須有九個彎,不臨水(園林橋壹般比河岸低,意為淩波),屈曲生硬。走在橋上就像被懲罰壹樣,因為它是未知的(上海豫園前的九曲橋就是壹個不好的例子)。

選地後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把期望的境界表達出來,作為這個園林的特色。北京的圓明園,我說的是“水造山水,借西山之景”。園內景色依水而建,邀西山入園,最終成為“萬園之園”。無錫吉昌園是壹座山麓園林,所有景物都面向山,園外山景在園前。王師傅花園以水為中心。點春第壹院雖然沒有水,但在西南角挖了壹口冷泉,貫穿整個園林的水脈。這壹看就是搶救,不會跑題。新建的東區的設計不僅是基於固有的設計原則,而且沒有水,導致了僵局,這是由於事先沒有對整個公園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思考造成的。花園裏最好的就像壹首詩的絕句和壹首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的詩園外有“借”中妙景,景外有“時”中景。花影、樹影、雲影、水影、風、水聲、鳥鳴、花香,無形的風景和有形的風景是交響的。所謂詩意人生,與此息息相關(見我的書《建築中的借景》)。

壹萬公頃的花園很難緊湊,幾畝的花園很難寬敞。緊湊不會讓妳覺得大,遊覽不累,寬闊不會讓妳覺得局促,看得見東西,就能安靜動態的看花園,就能以收縮的方式擴大基地。而大膽的用墨,精心的包裝(畫家的語言),更重要的是,讓寬闊的地方能容得下馬,隱秘的地方很難藏針(書法家的語言)。所以頤和園有壹個廣闊的昆明湖和壹個住在大山深處的幽默花園,在那裏可以了解到消息。園藝有法無式。在於人們對其規律的巧妙運用。季承說的是“因地制宜(借景)”,這就是規律。《園林冶金》這本書最後不列。可以說,園林的大小、動靜觀、郊區園林與城市園林的區別等等都是有區別的。,而且每壹個都很精彩,所以可以稱之為“得體”(恰當)。國畫中的朱蘭看似極其簡單,畫家可以有自己的風格;觀看古典歌劇也是壹種享受。每個演員演的都不壹樣,就是有自己的獨特性。園藝的原理和這個原理是聯系在壹起的。如果某個公式讓學者們堅持下去,把它當成經典,那就像畫了壹個“芥園”。這篇文章有八個部分。蘇州網景花園是公認的小花園,所謂“小而精,以少勝多”。它的設計原理很簡單,利用了壹個假山和建築相對,互相替換的原理(蘇州園林基本都是用這種方法。網師園東邊的新建築終於失敗了)。沒有幹船,沒有橋,沒有山,沒有建築。規模略小,數量足夠,雍容華貴,像壹個小花園的格局。獅子林反而多了壹艘大船,與水面不相稱,不倫不類,但也不“體面”。清代王春天以詩重修園林:“改園比改詩難;字若能穩,連小亭子也耐看。”很徹底。今天園丁讀到這首詩還是很親切的。園子裏的大小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沒有屎,沒有小,沒有小也沒有大。花園空間越分隔,感覺越大,變化越多。用有限的面積,創造了無限的空間。所以大花園圍著小花園,這就是這個原理的基礎(大湖圍著小湖,如西湖三潭印月)。例子很多,已經成為造園的重要處理方法。優秀的藝術家,如拙政園的枇杷園,海棠塢,頤和園的諧趣園,都能達到很高的藝術效果。進入花園,會覺得是壹個大花園,內部空曠平淡,令人望而生畏。就算進了園,也不能遊遍園,所以園遊不起是失敗的。如果風景有自己的特色,委員會豐富多彩,沒有足夠的旅行,下次再來。不管是景區還是園林,不讓人壹次遊完,多次離開有什麽不好?我為許多名勝感到遺憾。為了拓展空間,希望能全景。我甚至希望我可以壹次壹日遊或者半日遊,下次就不要來了。我會拆掉很多古代景點和園林的圍墻,我會壹無所獲。西湖平湖秋月和西陵印刷社就有這樣的後果。西陵賓館建了高樓,葛嶺矮了壹半。揚州瘦西湖的美在於它的薄。以後不在旁邊建高樓是有遠見的。原來瘦西湖景區是私家園林群(揚州城裏的花園巷既是私家園林群,又有水運和陸運)。它的美在於每壹個花園都是依水而建,獨立,分分合合,與庭院隔開,杏樹出墻,倒映生動,宛如圖畫。雖然瘦,但不覺得寒酸,反而溫婉可人。今天感覺美中不足,但好像不夠緊湊,主體建築少,分隔不夠。在未來的建設中,應該保留瘦西湖的原始風貌。拙政園與東園合並,很大,但有些局促,而東園廣闊,對遊人毫無情趣,成了過道。兩點好,兩點不好。

本來中國的木結構建築在造型上就有自己的個性和局限性。廳堂就是廳、堂、亭。每個具體案例都有壹定的尺度,是無法超越的。不可能把老虎畫成狗,每個類別都有放大縮小。平面不夠用,但可以把幾個建築連接起來,比如清真寺、禮拜大廳,或者幾個建築用走廊裝飾。成為壹個團體。拙政園東邊的亭子被擴大了,既不是亭子,也不是亭子。人家不喜歡,意見多。相反,瘦西湖的吳婷橋和白塔是對北京北海橋、烏龍閣和白塔的模仿。由於它們的地位不夠大,橋和亭合二為壹形成吳婷橋,白塔的形狀也相應縮小,與湖面相稱,形成瘦西湖的特色。不加分析,很難分辨出這是北海風光的壹個縮影,而且很“體面”。

遠山無腳,遠樹無根,遠船無體(只有帆)。這是繪畫和園藝的原理。花園裏的每壹個觀賞點,似乎都是壹幅不同的畫,應該是深遠的,有層次的。“我常倚著彎彎的籬笆看水,心裏不安,怕蓋山。”如果妳能明白這些道理,妳就應該隱藏它們,篩選它們,打開它們,分離它們,劃分它們,等等。見片段,不要全功能,畫外有畫,千裏之外,回味無窮。說得具體壹點,亭子要建得比山頂略低,樹木的種植不能達到頂峰。山露而不頂,頂露而不腳。樹能看到根,卻看不到根。但應用是細致和苦心的,小到壹棵樹的修剪,片石的移動,都會影響到景觀的構圖。真是差之毫厘,滿園盡毀。拙政園玉蘭堂後面的古樹已經枯死,但補植後已失去舊貌。我在柳園曲溪樓前也有過同樣的經歷。至此,我才深深體會到,做壹個花園,管理它是多麽的難。壹個好的園林管理者不僅要考察園林的歷史,還要知道園林的藝術特色,相當於壹個優秀的護士對病人的細心了解。特別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不能魯莽。未經文物主管部門同意,必須恢復原狀,不得擅自改動。否則不僅破壞園林風貌,還會損壞文物,這關系到黨的文物政策。郊區花園野趣,家花園貴鮮。野趣貼近自然,清新不落俗套。無錫梨園是庸俗無野趣的典範,王師傅園林是清新的典範。前者雖大,贊不多;後者雖小,卻被人稱道。在這壹點上可以證明花園不大但很精細,堪稱藝術的上品,這壹點上不僅風格宏偉,裝飾陳設也大同小異。園林裝修也強調因地制宜,開敞式建築強調線條的勾勒,精致,沒有精細的掛飾,因為容易損壞:家具以簡單為主,如石凳、石桌、磚桌等。如果門廳玄關有門窗,則配精裝修。它的家具也是紅木,紫檀,楠木,花梨。夏天配有藤棚椅,冬天配有椅墊,滿足不同季節的需求。但壹定要根據建築的富麗堂皇和高雅程度區別對待。紫檀木和花梨木是給華麗的人用的,楠木和花梨是給優雅的人用的:它們雕刻的復雜和簡單也被處理了。家具俗稱“房子的肚子”,重要性不言而喻。園子缺家具,就是胸前沒墨跡。層次高,舒適。過去,在王大師花園的家具展示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確實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使參觀者能夠充分了解中國的園林藝術。在古代園林裏夜遊花燈是壹項重要的活動,經常可以看到詩詞。但花燈是壹件大事,很多珍貴的花燈都是臨時掛起來,然後搬到西藏,不是永久固定在壹個地方。燈也是園林的壹部分,它的類別和懸掛也像屏縫壹樣,都有固定的框架,大小和形式各有特點。現在有些園林為了適應夜間出行,安裝了電燈,往往破壞了園林風格。就像宜興善卷洞壹樣,五顏六色,餐館林立。我不知道這是壹個洞穴,所以我想讓它回歸自然。蘇州獅子林在展館壹角安裝了燈光,十分醒目。對古建築、園林、名勝古跡要謹慎,不那麽不協調的東西要強加在上面。我覺得燈光要隱藏,裝飾燈要看得見,形式要和建築協調。就安裝狀態而言,開放式建築與封閉式建築不同。有些燈精致玲瓏,不適合空樓道裏的人。掛著的時候隨風搖擺,就像塔上的鈴鐺。它們是易碎的,不應該被白白地懸掛起來。更要註意的是電線桿,對景觀有害,還會遮擋視線。對於攝影師來說,真的不好說。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雖然有很多陳詞濫調,但是難免會被嘲諷。看似與大局無關,卻在精益求精,繁榮文化,這是傻子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