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壹詞,說來輕巧,有著很大的群眾基礎和談及率。經典文學跟不上現實進步的趨勢,這方面有所缺失,但壹些歌曲裏面時常反映,如王菲、侯湘婷和楊丞琳的同名歌曲《曖昧》,講得非常直接。王菲壹首廣為流傳的經典《懷念》也是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這種心境,歌詞的意境也是我很喜歡和追捧的。
很久以前,曖昧也許就是壹個略微帶電互相交流的眼神,壹句當著老婆講出的婉轉多情又只能被第三者識破的話。如今,曖昧可能是壹條不願意被別人看到的短信,用詞揣摩斟酌,看上去冠冕堂皇,實則囊括了作者情深深雨蒙蒙的情感寄托,妳是外人,所以,不曾知。
對曖昧釋義,妳會發現它像所指代的壹樣,朦朧。字典上曰意為含糊,不明白,不光彩的關系。眾所周知字典總是保守,苛刻,沒有人情味的。也許從人性的角度出發,現如今,不知何許人也喜歡稱之為第四類情感。指的是遊離於親情,愛情,友情之外,又與人朝夕相伴的另壹種情感。具體說來就是比友情多壹些,比愛情少壹點的男女之情。這個名詞我很喜歡,比字典上的解釋要人性化壹些,更現實壹些。相比於字典把曖昧定義為不光彩,“第四類情感”的概念有視圖為之撥亂反正之嫌。這也是我非常願意認同的,在我看來,曖昧無罪,它更多的是壹種妳儂我儂的情感過往,壹個拿捏得異常良好的尺度。
之所以說曖昧是壹個正派的勾當,最主要的是它有著自己嚴格的限制範圍。有人說曖昧是壹種貪婪,是壹種奢望,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把個人的私欲強加於這無辜的二字之上。如果妳已經貪婪到要全部得到別人的心,那麽妳已經愛上了他,妳們之間已經不再是曖昧這麽簡單,因為曖昧的雙方,心境是平和的,不曾為他人淪落;如果妳覺得曖昧給妳造成的是壹種奢望,那麽妳所處的情境稱之為暗戀更為恰當。妳的主觀念想得不到對方的呼應,是壹種孤獨卑微的幻想,與其自欺欺人稱之為與她之間關系曖昧,不如擺正暗戀的心態,避免產生抵觸情緒。曖昧所指,是兩個人無言契約而成的內心余地,這個雙人間小得不容侵犯,地位上也不夠正式,但便於自我保護,進退自如,足以給兩個人提供世外桃源般的心靈天堂。
曖昧之心,人皆有之。心理學上講,曖昧是由於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得不到滿足,而用來補充心靈失落的壹種途徑。我之所以著迷心理學,就在這裏。它可以精辟凝練地闡述人類復雜的情感。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情感遭際,失戀受挫都是正常現象,即使是熱戀中的男女,也有可能因為受到冷落而產生不滿情緒,這時有壹個傾聽者就變得非常合情合理,因此,曖昧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