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是漢字的部首之壹。以“木”為表意文字的,大多與樹木或木制品有關,大致可分為:
①有關樹木的名詞,如肉桂、樟樹、莖、桿等。
②有關樹木的動詞,如種植、栽植、分析等。
③關於樹的形容詞,如枯、朽、軟。
追溯單詞的來源:
“木”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壹,甲骨文的“木”完全是壹棵樹的象形文字;中間是垂直的,上部是主幹,下部是主根;在樹幹上方,樹枝和樹幹斜向左右延伸;在主根下面,分根斜向左右延伸。
“木”的本義是樹,後來引申為“木”、“木”、“樸”、“傻”等意思。金文和篆書都保留了樹木的形象,但篆書的筆畫更為流暢;發展成隸書,為了書寫方便,上面的枝幹已經合並成壹條橫線,根部變成了巴掌大,但主幹還在。
楷書由隸書演變而來,字體從圖形-線條-筆畫的發展過程壹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