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的拼音是:[jìng],鏡字始見於《說文解字》篆文,形聲字,古字形從金竟聲,本義指可以經反射而映照出物體形象的金屬制品。在現代漢語中,“鏡”亦可指各種光學儀器,如顯微鏡、望遠鏡等。?用來映照形象的器具。 利用光學原理制造的各種器具,上面的鏡片壹般用玻璃制成。監察,借鑒。照耀。
古籍釋義:說文解字卷十四金部居慶切(jìnɡ)景也。從金竟聲。 說文解字註:景也。段註:景者,光也。金有光可照物,謂之鏡。此以疊韻為訓也。鏡亦曰鑒,雙聲字也。從金,竟聲。段註:居慶切,古音在十部。
廣韻:居慶切,去映見 ‖竟聲陽部(jìnɡ)鏡,《拾遺録》曰:“穆王時渠國貢火齊鏡,廣三尺六寸,暗中視如晝,人向鏡語則鏡中響應之。晉鎮南大將軍甘卓照鏡不覩其頭,視庭樹而頭在樹上。”?
康熙字典:戌集上金部 鏡。《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竝居慶切。音竟。《說文》:取景之器也。《玉篇》:鑒也。《釋名》:鏡,景也。言有光景也。《前漢·韓安國傳》: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
又明也。《前漢·衛姬傳》:深說經義,明鏡聖法。又石鏡,山名。《潯陽記》:石鏡山之東,壹圓石縣厓,明凈照人見形。又石名。《述異記》:饒州舊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
又破鏡,獸名。《前漢·郊祀誌》:人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黃帝用壹梟破鏡。註:祠祭以解罪求福,梟鳥食母,破鏡似貙食父,黃帝欲絕其類,故使百吏祠皆用之。
又姓。《姓苑》:漢河內令鏡斂,後唐同光中媵臣鏡新磨。又《韻補》葉居亮切,姜去聲。《道藏歌》:風雲隱宛微,講論五嶽匠。硨磲精琉璃,琥珀金剛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