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浸禮宗的歷史沿革

浸禮宗的歷史沿革

1905年,浸信會世界聯盟(The Baptist World Alliance,BWA)成立並於倫敦舉行首次浸禮宗世界大會。

1912年,The Sustentation Fund啟動。

1922年,Violet Hedger成為首位獲得實習牧師資格的女性。

1955年,浸信會世界聯盟在倫敦舉行紀念活動慶祝成立50年周年。 1600年之後有壹群熱誠研經,要明白聖經及真理,認為加入教會者應是信而受洗的成人,當時普遍為嬰兒洗禮,這群強調只有相信基督的人才能受洗,且要求受過點水禮的人應再受浸禮。

1600年荷蘭分離派Seperationist逃難者受門諾會影響,公理會牧師John Smyth(1554-1612年) 認為嬰兒洗禮是不合聖經教導(聖經中雖沒有嬰兒洗禮的事情,但在《十二使徒遺訓》裏面有記載關於嬰孩受洗)。1609年他為自己和其他會友再施洗。他們采納了浸禮原則。

在萊登(Leiden)的教會中,有壹位牧師Henry Jacob(1550-1616年)於1612年間,回到英國,在Southwark成立了英國第壹間浸信派教會。同年,浸信宗教堂的首次聚會在倫敦Spital fields舉行,浸信宗創始人Thomas Helwys發表了壹則關於“罪孽的奧秘”的宣言,是呼籲宗教自由的最早的幾本書籍之壹。17世紀,浸信會教徒拒絕遵從並成為英國教會的成員。強調唯有基督,而非國王或者女王,才是教會的元首,為此受到信仰迫害。

1633年,有些人退出這間教會,因為他們除了接受成人浸信,並深受加爾文主義影響。

1641年,他們開始接受浸禮為正式聖禮,自此以後浸禮成為英國浸信會之傳統。這壹派後來被稱為特別浸禮派(ParticularBaptists),是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先鋒。

荷蘭的浸禮派又受到亞米紐斯主義(Arminianism)的影響。亞米紐斯主義是不接受“預定論”的;那些接受亞米紐斯主義的浸禮派信徒,後來被稱為普通浸禮派(General Baptists)。

伊利沙白女王就任之後,國教和其他分離派經過數十年不斷的抗爭。這些新教“不同意者”終於獲得宗教信仰自由。根據公元1689年的“信仰容忍法案”(TheToleration Act) ,凡是願意實行以下各點的,都可以自由崇拜:

(1)發誓效忠威廉與瑪利。

(2)拒絕教皇權柄、化質說、彌撒和向馬利亞及聖徒禱告。

(3)接受“三十九信條”。使新教各宗派,可在英國公開。這些不同意者包括:長老宗、公理宗、浸信會和貴格會,人數加起來約為當時英國總人口的十分之壹。

長老宗與公理宗聚會時,唱韻文詩篇;浸信會則是最先開始在崇拜時吟唱聖詩。由Ben.Keach(1640-1704年)於1673年在倫敦郊區的特別浸信會開始實施。他自己為公***禮拜寫聖詩,1691年出版三百首的Spiritual Melody,由於內容貧乏,至今無存留。但他在崇拜時吟唱聖詩的方式卻廣為應用。

浸信會強調地方教會的獨立和自治之精神,按照新約聖經所啟示的教訓建立個別性的地方教會。每壹單個地方教會都是各自向上帝負責,互不幹涉,但彼此尊重。公理宗和浸禮宗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除了主張各教會應獨立自主外,都不重視信條。這壹點浸禮宗比公理宗更甚,因他們拒絕被信條所捆綁。

1792年,William Carey創立浸信會差會(BMS),也就是後世為人熟知的浸信會世界差傳布道團(BMS World Mission)。

1812年,在倫敦Rippon's Vestry博士的小禮拜室內,小組討論浸信會聯盟的形成。

1813年,在倫敦舉行第壹次浸信會大會。

1832年,浸信會聯盟的架構完成。

1837年,喬治·卡曾斯是第壹個被報道的西印度牧師,在英國主持牧師團。

1854年,司布真(Charles Haddon Spurgeon,1834-1892年),最有名的浸信會宣教士,開始了他的事工。 19世紀後半期,司布真的講道盛況壹時;屬於浸禮宗,除了不信嬰兒洗禮外,他是個道地的加爾文宗。

1855年,The Freeman,也就是後來的《浸信會時報》(The Baptist Times)首次出現。

1891年,壹般浸信會和特別浸信會***同組成“英國浸禮宗協會”(Baptist Union of Great Britain)。

歐洲浸禮宗聯盟

European Baptist Federation(歐洲浸禮宗聯盟,EBF),包括52個聯會和公會內的77萬浸信會教徒、7個附屬教堂和網絡。從葡萄牙到遙遠的俄羅斯,這個大家庭涵蓋了在歐亞大陸、中東及近東所有的浸信會信徒。在這些沒有正式協會存在的國家中,歐洲浸禮宗聯盟持續不斷地工作以加強各方的關系。 傳入北美

浸禮宗於17世紀30年代隨清教徒移民傳入北美,主要是特救浸禮派。18世紀後,此派開始了聯合運動,但這壹趨勢被19世紀30至40年代的奴隸制運動所中斷。由於南、北方對奴隸制的態度不同而走向分裂。1845年美國南方各州建立了“南方浸信會”(The 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1907年北方各教會聯合建立了“北方浸禮會”(The Northern Baptist Convention)。隨著美國內戰的結束和解放宣言的公布,各浸會加強了在黑人中布道傳教,建立黑人教堂與教會,培訓黑人牧師,1880年建立了黑人信徒的全國性組織“美國的全國浸禮會”(The National Baptist Convention of America)。1916年又從該會分裂出“美國全國浸禮會”(The National Baptist Convention U.S.A.)。

美國浸禮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大多數浸禮宗信徒仍分屬南、北兩大教會。北方浸禮會人數較少,截至1984年,信徒約160萬人,其內部基要派與現代派的鬥爭相當激烈。這壹鬥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會以後的發展道路。1946年在其全國大會上,基要派首先發難,企圖把“聖經無謬”等信條強加給教會,欲控制傳教、教育等重要委員會的領導權,削弱與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的關系,遭否決。會議重申《新約》是神啟的紀錄和信仰的權威準則,強調不同教派應加強合作。此後,基要派勢力始終未能在北浸會中占據上風。部分基要派和溫和派信徒遂於50年代相繼退出,另組新會。北浸會自此壹直帶有明顯的自由主義色彩。鑒於以南北地理範圍分界的方法已失去現實意義,北方浸禮會於1950年易名美國浸禮會(The American Baptist Convention)。該會極力擴大傳教,其社會影響和經濟實力日增。但由於該會內部的分散性,神職人員不足等原因,信徒人數的增加幅度遠遠落後於同期美國人口增長。為扭轉此現象該會設立了執行秘書長,負責全面協調教務,後來又合並了壹些傳教事務的機構,加強各專門委員之間的聯系,積極發展與其他教會和教派的關系。在社會政治方面,十分關註戰爭與和平問題,反對用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主張和平利用核能,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結束冷戰並與蘇聯和平***處。該會曾聲言教會有“明確的責任以各種合法手段對***產主義進行堅定的精神反抗”。但它也反對麥卡錫主義的歇斯底裏,認為這是對自由的威脅。針對美國社會中日益明顯的種族歧視和種族矛盾,該教會很早就表明了反對種族歧視和采取行動改善種族關系的要求。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國內和國際形勢激烈動蕩。在此形勢下該會更加廣泛關註社會世俗化、城市化、種族關系、婦女等問題。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推動下,該教會號召堅決消除教會內存在的種族隔離現象,所有教會及其神職對壹切種族開放;並要求信徒遵從1964年的民權法案。在國際關系方面,該教會呼籲幫助發展中國家,救濟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受害者。

1972年美國浸禮會的英文名稱改為American Baptist churches in the U.S.A。20世紀80年代它被公認是壹個走中間道路的教會,因為該會內部容納了從自由主義到基要主義的多種不同神學流派;信徒種族構成復雜,少數民族的信徒超過了1/3,在組織結構上,強調照顧和反映不同成份教徒的願望,充分尊重地方教會的自由。並十分重視普世教會合壹運動和與其他教派的對話,故在美國被稱為多元化的教會。20世紀80年代,它開始實施壹項傳教計劃,欲在10年內建立500個新教會,並為此撥款數百萬美元。但進展不大,信徒人數僅維持原狀。

美國浸信會

戰後,美國南方浸禮會的發展為美國各新教團體之最。其信徒人數增長之快及發展持續時間之長都很突出。隨著南方各州日益工業化,人口流動性增加,越來越多的南方人口流往城市或加利福尼亞和亞利桑那等州,南浸會隨蹤而至,建立新教會,並發展神學教育,培養新牧師,吸收新教徒。致使該會信徒大增。1950年至1955年其信徒增加19.7%;1955年至1960年增加14.8%;至1972年信徒達1200萬人,教會34534個。到1983年,信徒發展到1400萬,其教會達到36531個。至1989年信徒為14722671人,教會37238個。其神學院及其附屬學校招生數量大增,財政收入和預算總額也隨之增長。南浸會如今已遠非南方的壹個地區性教會,已成為遍及全美的最大的新教教會團體。

南浸會信徒的增加與其20世紀60年代前後神學觀點的變化不無關系。20世紀60年代後,在社會變革潮流的沖擊下,南浸會內部要求教會跟上時代的呼聲強烈,其保守主義的立場開始松動。除堅持聖經的權威與傳統信條外,對教會內部存在的其他神學思想采取了較為寬容的態度,不復以強制性手段壓制。該會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20世紀70年代居神學主導地位的是帶有壹些自由主義色彩的福音主義,被稱為溫和派。在此期間,南浸會的信徒增加較多,政治態度亦較開放。但傳統的保守派與基要派並不甘心,於1979年開展了奪權鬥爭,極力把該會拉向右轉。保守派的核心神學立場是所謂“聖經無謬”論。他們往往把不贊同這種神學觀點的人統稱為自由主義者。為結束溫和派支配南浸會領導權的局面,保守派從奪取教會領導職位和擴大其神學觀點的影響二個方面展開攻勢。自1979年始,南浸會每屆任期壹年的主席職務均由保守派人士擔任,利用主席對各重要機構領導人的實際任命權,保守派進而逐漸控制了許多關鍵性的機構。其中央領導層內保守派與溫和派的力量對比變化得越來越有利於前者。到1987年,南浸會的行政委員會、海外傳教委員會等重要部門以及6所神學院中的5所均已被保守派控制。為加強其在神學上的影響,保守派也采取了壹些措施。1985年南浸會成立了壹個“和平委員會”,旨在通過其活動調解教會內部的分歧並找到解決的辦法。然而,兩年之後,該委員會所提出的報告卻明確肯定了保守派的“聖經無謬”論。溫和派在南浸會的神學院內基礎壹向較為雄厚,因而保守派加強了對神學院的控制。他們利用多種方式強化對神學觀點的信條上簽字。持異議的教員往往面臨被解雇的危險。為強化對地方教會的控制,1988年的南浸會通過壹項“關於平信徒皆為祭司”的決議,意在個別信徒可堅持自己的保守觀點,並聲稱這壹原則與牧師的責任和權威並不矛盾。遭到溫和派的激烈反對,面對保守派的強勁攻勢,溫和派壹面指責保守派權欲熏心,壹面要求嚴格堅持浸禮宗尊重自由的傳統,包括個人解釋聖經的自由等。並主張在傳教這個***同事業中實現不同派別的合作與團結。總的看來,溫和派的活動軟弱無力。其影響在保守派的排斥下不斷被削弱,其內部在如何扭轉局勢的問題上也存在分歧。為積累力量,不少溫和派人士另建立了“南浸會聯盟”。但大部分溫和派神職人員和信徒未退出,願在南浸會內作所謂“忠誠的反對派”。總之,20世紀80年代的南浸會已基本為保守派所左右,在神學上為基要主義色彩,在政治上與美國保守勢力有密切聯系。南浸會聯盟甚至宣布“南浸會現在已經是壹個基要派統治的教會”。多年的內部鬥爭給南浸會帶來了壹些不利影響,表現為信徒增加幅度趨於平緩,神學院招生人數萎縮等。

二戰後至今,南浸會對與其他教派的關系和國內社會問題,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但總的趨勢是逐漸打破自我封閉的狀態。戰後它曾對普世合壹運動感興趣,1947年設立專門組織研究與北浸會的關系,並反對政府擴軍備戰。但隨著基要派勢力的增強,在20世紀50年代初,又轉而攻擊合壹運動和美基聯,在政治上堅決反對***產主義。20世紀60年代,在溫和派領導占優勢的情況下,該會對社會問題表示關心,對黑人民權運動表示支持,要求和平解決越南戰爭,對墮胎、同性戀問題亦予以關註,歡迎國際緊張局勢的緩和和美蘇關於限制戰略式武器的談判。

南浸會始終重視傳教工作,其內部雖然分歧很大,但在傳教問題上意見壹致,它提出要實現“全球福音化”。

此外,浸禮宗在美國黑人中影響很大,黑人基督徒多屬此宗,並有專屬黑人的教會團體,它們是:美國全國浸禮會和全美浸禮會。截至20世紀90年代,前者擁有信徒260余萬人,後者擁有約550余萬人。全美約有2000萬黑人信徒,30余個黑人教會。

在歐洲,蘇聯是浸禮宗信徒較多的國家,戰後其信徒人數有所增加,浸禮宗與福音基督徒和五旬節派聯合組成“福音派與浸禮派聯合會”。在第三世界,以前由西方教會資助和控制的浸禮會紛紛獨立,絕大多數實現了自治。拉丁美洲的壹些浸禮會具有保守的傾向。以巴西的浸禮會為例,它絕不參加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的活動,也不贊成普世運動,僅熱衷於福音主義。

加西浸禮宗協會

Western Canada Baptist Fellowship(加西浸禮宗協會,WCBF),因著牧師和教會的獨特需求,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薩斯喀徹溫省的獨立的浸信會信徒成立此協會。1992年春,在薩斯喀徹溫省斯威夫特卡倫特達成***識。1994年,第壹次年度會議上關系被正式確定下來。 上海地區

浸禮宗原屬英國清教運動獨立派中的壹個分支,以加爾文宗的教義為基礎,堅持施洗時行浸水禮,把受浸者全身浸入水中。20世紀,全世界浸禮宗信徒約有3200多萬,其中90%以上在美國。美國浸禮宗分為南、北兩派兩個差會:美國北方的稱浸禮會,道光十六年(1836年)傳入中國,主要在沿海各省及西南壹帶;美國南方的稱浸信會,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傳入中國,主要在廣東、廣西、江蘇、山東壹帶。浸會雖有南北之分,但許多事業還是合辦的。

道光二十七年八月(1847年9月)美國浸會差會派傳教士晏馬太夫婦抵達上海,浸信會傳入上海。同年又有托弼、叔未士夫婦來上海。十月(11月),6位傳教士加上從廣州來的2位中國人(楊慶和黃先生)***8人組建了上海第壹個浸信會教會,也是華東第壹個浸會,稱老北門第壹浸會堂。

鹹豐十年(1860年)以前,老北門第壹浸會堂每周有多次禮拜,赴會者雖然很多,但受浸者僅20余人。其中有壹位教傳教士華語的黃品三受浸後,同治五年(1866年)被按立為牧師。鹹豐三年(1853年)到同治九年(1870年)的近20年間,上海浸信會的傳教士主要是晏馬太夫婦。鹹豐三年(1853年)小刀會起義,晏馬太在不能開展傳教的情況下,編寫滬語字典,供後來的傳教士學習上海話作參考。

同治十二年(1873年)晏馬太任美國駐滬副領事。光緒十二年(1886年)萬應遠、梅林兩對傳教士夫婦來華。光緒十四年(1888年)晏馬太去世,他譯成的上海土白語《新約聖經》出版。光緒二十六年(1990年)秋,萬應遠等向差會申請設禮拜堂於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底,名懷恩堂,為滬上第二浸會堂。民國14年(1925年)在閘北浸會莊內建新堂懷施堂,主要供明強中學、晏摩氏女中兩校師生禮拜。當時有6萬多粵籍人在上海經商,因語言隔閡無法聽道。民國9年(1920年)在白保羅路(今新鄉路)建成廣東旅滬浸信會堂,專門用粵語講道。民國23年(1934年)趙晉卿在法華鎮購地建懷本堂。民國36年(1947年)為紀念晏馬太來滬100年,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茂名北路籌建期恩堂,取其逢百為期之意。

19世紀末,美國北浸會差會來到上海,光緒二十九年(1893年)在小東門成立真神堂教會,信徒多為浙江寧波、舟山、紹興來滬經商者,不久在虹口塘沽路購屋,取名真神堂。民國9年(1920年),真神堂壹部分信徒從中分離出來,另借北四川路神愛館成立滬北浸會堂。民國14年(1925年),滬北浸會堂在寶山路購地自建新堂,但連遭兩次戰火洗劫,後壹直借青年會籌備處作禮拜。

光緒七年(1881年),南浸會通過鄉村布道,成立昆山、蘇州等教會,又開辟無錫教區,再延伸到鎮江、揚州。1847年至1937年的90年中浸信會由1個總站(上海)增辟蘇州(建於1883年)、鎮江(建於1883年)、揚州(建於1891年)、無錫(建於1892年)、昆山(建於1934年)5個總站。

1925年浸信會成立議會,由牧師、執事、書記、司庫及各部部長組成。執事分值年執事和終身執事兩種。

南、北浸會在上海合辦了壹所大學,占地165畝。光緒三十壹年十二月(1906年1月)先成立神道浸會學院,萬應遠任神道學院第壹任院長。宣統元年壹月二十日(1909年2月10日)浸會大學也正式開學,1915年命名滬江大學。早年浸信會辦的明強中學和晏摩氏女子中學,1920年遷到閘北浸會莊。又在老北門辦進德女中,並專門為粵籍學生辦了1所崇德女中,後高中部在茂名北路。

南、北浸會還合辦中華浸會書局。1932年,上海真光大樓落成,樓高8層,設有浸信會出版社及其他辦公室,出版《真光》月刊和其他教會書籍。

青島地區

美南浸信會差會,該會於1858年派花雅各牧師至煙臺,1860年又派海亞西至登州(今蓬萊)布道。該會以此為中心,活動範圍達黃縣、招遠、平度、掖縣、即墨、萊陽、壽光、濟南、濟寧等地。其間傳教士慕拉第等相繼來華協助海亞西傳教。

1891年海亞西於平度縣沙嶺村成立了“華北浸信會議會”。1916年美籍牧師崔怡美來青島開辟教區,1923年於濟寧路創建浸信會禮拜堂。崔死後,牛頓、道哲斐和婁約翰先後來青島傳教。到1936年,華北浸信會議會在華北地區***有教會84處,其中平度區33處,青島區5處。青島區的5處是:青島、壽光城、侯鎮、董家營、安家莊,由美國傳教士道哲斐負責,傳道人有高德政、王磯法、劉青雲、魏湘源、張士官。1937年日本大舉侵略中國,因交通不便,鄉村多失去聯系,只有青島、濟南等地仍在聚會。1941年,美國在中國的傳教士被日本拘禁,美南浸信會的工作停止。

抗日戰爭勝利後,華北浸信會議會改組為華北浸信會聯會,將青島區設為青(島)、即(墨)、壽(光)區,其教會由5處擴展為14處:青島濟寧路浸信會、平陰路浸信會、樂陵路浸信會、仲家窪浸信會、東鎮浸信會、松山路浸信會、四川路福音堂、建國新村福音堂、興安路福音堂、即墨城浸信會、即墨大北曲福音堂、東城福音堂、河馬石福音堂、壽光城浸信會。美國傳教士有尼克理、孫約翰、孫義德(女)、謝國棟夫婦、高和德夫婦、張寶靈(女)、聶德佳(女)、郭樂義(女)、柯理培、柯藕林(女)、安鼐森、魏理慕(女)、莫恩霖夫婦、侯希美(女)、高福德(女)、葛教士(女)、任維霖(瑞典人)。

1948年3月,於濟寧路31號成立青島市浸信會聯合會,牧師王磯法為主席。下轄濟寧路、東鎮、臺湛路、平陰路、松山路、樂陵路浸信會和四方建國新村、嶗山河馬石、侯家莊福音堂。

青島解放後,美南浸信會的美國傳教士於1950年7月撤走,唯張寶靈暫留,1951年夏離開青島。當時青島區有教會8處、福音堂2處:青島市有濟寧路、樂陵路、範縣路、芙蓉路、臺湛路、松山路浸信會,四川路、興安路福音堂,即墨城浸信會,壽光城浸信會。

1951年2月,浸信會“三自”革新籌委會成立,牧師李被愛為主席。1956年9月18日,浸信會於青島芙蓉路浸信會召開華北浸聯會工作會議,改組了華北浸聯會,成立了“山東省浸聯會籌備委員會”。選舉官壽松為主席,佟至善、謝保羅、範明經為副主席。1958年基督教實行聯合聚會,山東省浸聯會撤銷。

美北浸信會差會,1946年由美籍牧師斯克林伯格來青島在恒臺路69號創立。1948年,美籍傳教士鮑大川,令阜順協同徐光仁成立了美北浸信會,有信徒57人,封立徐光仁為牧師。青島解放後美籍傳教士回國,1951年徐光仁申請撤銷了美北浸信會差會。

美國自立浸信會,1937年,傳教士欒世鐸由泰安來青島,先同牧師劉梅村在滄口大馬路租房傳教,後又與胡倫升在滄口松柏路租房傳教。1938年,欒世鐸購得滄口北營子村57號房屋18間,建立教會。1941年11月,欒世鐸因病返美國,教會由信徒自辦,定名“中華基督教自立浸信會”。1947年信徒募捐在營子村57號建禮拜堂5大間,1958年,該會合並於滄口大馬路137號聚會點(現四流中路186號)。

1940年該會美籍牧師司保羅於滄口十梅庵村242號設立浸信會福音堂,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司保羅返國,教會由信徒自辦。1951年停止聚會。

1947年2月,該會美籍女傳教士吳德瑞來青島,於滄口石門路30號創辦浸信會,有信徒約40人。1949年吳德瑞返國,1951年該會撤銷。

瑞華浸信會差會,1891年,瑞典基督教浸信會派該會牧師文道慎來華建立“瑞華浸信會差會”。翌年春,文氏偕牧師約翰(瑞典籍)到膠縣,將此作為布道區。1899年4月30日約翰為首批教徒4人施浸禮於膠縣東門外的河中。是年膠縣浸信會成立,隨即加入了“華北基督教浸信會議會”。1902年,華北浸聯會第十二屆議會於膠縣舉行。1920年,瑞華浸信會已有4處教會,並以此組成“瑞華浸信會議會”。其第壹屆議會於1920年12月10日於膠縣浸信會堂舉行。1922年第二屆議會產生了“山東瑞華浸信會議會”,到1940年***聚會20屆。

1941年,該差會在膠縣、平度、即墨、膠南、諸城、日照、高密等地建立了12處教會,有教堂及布道所94處。先後有瑞典籍傳教士40人及個別美國、挪威籍傳教士,華籍牧師10人(按立中國牧師始於1920年),傳道員92人,信徒6 700余人,開辦中、小學39所,醫院、診療所、孤兒院等多處。

抗日戰爭勝利後,瑞典牧師恩播理、高赫爾、赫德葵、貝格利等於1948年來青島,住湖南路13號,瑞華基督教浸信會差會亦設於此。

青島解放後,外籍傳教士於1950~1951年先後離開青島回國,差會活動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