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kàn]
[hǎn]
釋義:
姓氏或者虎叫聲。
組詞:
(1)呼闞hū kàn猛烈貌。
(2)闞闞?kàn kàn?勇猛貌。
(3)闞喝kàn hē虎怒視貌。語本《詩·大雅·常武》:“闞如虓虎。” 清 黃遵憲 《哀旅順》詩:“炮臺屹立如虎闞,紅衣大將威望儼。”
(4)城闞chéng kàn猶城闕。
(5)闞吼kàn hǒu吼叫
造句:
(1)這位偉大的基因原體被授予了第5個軍團的指揮權,采用了達爾闞人的那條從前額到下巴的長長的面部疤痕,並將他們自己重新命名為白痕騎兵。
(2)在《泉州大汗》中有著這麽壹段富有傳奇色彩的章節,叫做“鮮血”(The Blooding),裏面提到了在察合臺還年輕的時候,壹群從敵對部落呼喇也(Kurayed)來的入侵者在壹次伏擊中殺死了他的養父和壹群達爾闞人。
(3)《地官 保氏》“軍旅之容”鄭玄註引漢鄭司農曰:“軍旅之容,闞闞仰仰。
(4)闞止得寵於簡公,田恒嫉之。
(5)闞止得寵於齊簡公,田恒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