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硫酸卡那黴素簡介

硫酸卡那黴素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硫酸卡那黴素藥典標準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3.1.2 漢語拼音 3.1.3 英文名 3.2 結構式 3.3 分子式與分子量 3.4 性狀 3.4.1 比旋度 3.5 鑒別 3.6 檢查 3.6.1 酸堿度 3.6.2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3.6.3 卡那黴素B 3.6.4 硫酸鹽 3.6.5 幹燥失重 3.6.6 熾灼殘渣 3.6.7 細菌內毒素 3.6.8 無菌 3.7 含量測定 3.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3.7.2 測定法 3.8 類別 3.9 貯藏 3.10 制劑 3.11 版本 4 硫酸卡那黴素說明書 4.1 硫酸卡那黴素的別名 4.2 外文名 4.3 成分 4.4 性狀 4.5 硫酸卡那黴素的藥理作用 4.6 硫酸卡那黴素的適應癥 4.7 硫酸卡那黴素的用量用法 4.8 註意事項 4.9 規格 附: * 硫酸卡那黴素相關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 拼音

liú suān kǎ nà méi sù

2 英文參考

resistomycin [朗道漢英字典]

chanamycin,kanamycin sulfate,kantrax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硫酸卡那黴素藥典標準 3.1 品名 3.1.1 中文名

硫酸卡那黴素

3.1.2 漢語拼音

Liusuan Kanameisu

3.1.3 英文名

Kanamycin Sulfate

3.2 結構式 3.3 分子式與分子量

C18H36N4O11·nH2SO4本品為O3氨基3脫氧αD葡吡喃糖基(1→6)O[6氨基6脫氧αD葡吡喃糖基(1→4)]2脫氧D鏈黴胺硫酸鹽。按幹燥品計算,含卡那黴素(C18H36N4O11)不得少於67.0%。

3.4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無臭;有引濕性。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幾乎不溶。

3.4.1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50mg的溶液,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E),比旋度為+102°至+110°。

3.5 鑒別

(1)取本品約1mg,加水2ml溶解後,加0.2%蒽酮的硫酸溶液4ml,在水浴中加熱15分鐘,冷卻,即顯藍紫色。

(2)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壹致。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484圖)壹致。

(4)本品的水溶液顯硫酸鹽的鑒別反應(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Ⅲ)。

3.6 檢查 3.6.1 酸堿度

取本品3g,加水10ml溶解後,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H),pH值應為6.0~8.0。

3.6.2 溶液的澄清度與顏色

取本品5份,各1.7g,分別加水5ml溶解後,溶液應澄清無色;如顯渾濁,與1號濁度標準液(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Ⅸ B)比較,均不得更濃;如顯色,與黃色或黃綠色4號標準比色液(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Ⅸ A第壹法)比較,均不得更深。

3.6.3 卡那黴素B

精密稱取本品適量,加水溶解並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卡那黴素2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適量,用水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卡那黴素0.04mg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照含量測定項下的色譜條件,取對照溶液2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調節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約為滿量程的20%。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各20μl,分別註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卡那黴素B峰面積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面積(2.0%)。

3.6.4 硫酸鹽

取本品約0.18g,精密稱定,加水100ml使溶解,加濃氨溶液調節pH值至11後,精密加入氯化鋇滴定液(0.1mol/L)10ml、酞紫指示液5滴,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滴定液(0.05mol/L)滴定,註意保持滴定過程中的pH值為11,滴定至紫色開始消褪,加乙醇50ml,繼續滴定,至藍紫色消失,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氯化鋇滴定液(0.1mol/L)相當於9.606mg的硫酸鹽(SO4)。本品含硫酸鹽按幹燥品計算應為23.0%~26.0%。

3.6.5 幹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幹燥3小時,減失重量不得過4.0%(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L)。

3.6.6 熾灼殘渣

不得過0.5%(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N)。

3.6.7 細菌內毒素

取本品,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Ⅺ E),每1mg卡那黴素中含內毒素的量應小於0.40EU。

3.6.8 無菌

取本品,用適量溶劑溶解後,轉移至不少於500ml的0.9%無菌氯化鈉溶液中,用薄膜過濾法處理後,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Ⅺ H),應符合規定。另取裝量10ml的0.5%葡萄糖肉湯培養基6管,分別加每1ml中含本品30mg的溶液0.25~0.5ml,3管在30~35℃培養,另3管在20~25℃培養,應符合規定(供註射用)。

3.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測定。

3.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0.2mol/L三氟醋酸溶液-甲醇(95:5)為流動相;用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參考條件:漂移管溫度110℃,載氣流量為每分鐘3.0L)。分別稱取卡那黴素對照品與卡那黴素B對照品適量,加水溶解並制成每1ml中各約含80μg的混合溶液,取2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卡那黴素峰與卡那黴素B峰的分離度應不小於5.0;計算5次進樣結果,卡那黴素峰面積的相對標準偏差不得過2.0%。

3.7.2 測定法

取卡那黴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卡那黴素0.10、0.15、0.20mg的溶液。精密量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0μl分別註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以對照品溶液濃度的對數值與相應的峰面積對數值計算線性回歸方程,相關系數(r)應不小於0.99;另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並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卡那黴素0.15mg的溶液,同法測定。用回歸方程計算供試品中C18H36N4O11的含量。

3.8 類別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3.9 貯藏

嚴封,在幹燥處保存。

3.10 制劑

(1)硫酸卡那黴素註射液? (2)硫酸卡那黴素滴眼液? (3)註射用硫酸卡那黴素

3.11 版本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4 硫酸卡那黴素說明書 4.1 硫酸卡那黴素的別名

卡那辛;康得舒 ,硫酸卡那黴素

4.2 外文名

Kanamycin

4.3 成分

由鏈黴菌Streptomyces kanamyceticus 所產生。卡那黴素有A、B、C三種組分。硫酸卡那黴素主要為A、B的含量在5%以下,C含量極少。

4.4 性狀

常用其硫酸鹽,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有引濕性。在水中易溶,在氯仿或乙醚中幾乎不溶。單硫酸卡那黴素的12%的水溶液的pH為7.0-9.0;硫酸卡那黴素的30%的水溶液的pH為6.0-8.0。

4.5 硫酸卡那黴素的藥理作用

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腸桿菌屬、變形桿菌、結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壹些菌株對硫酸卡那黴素敏感。綠膿桿菌、革蘭陽性菌、厭氧菌、非典型性分支桿菌、立克次體、真菌、病毒等對硫酸卡那黴素耐藥。微生物對硫酸卡那黴素與其他氨基糖苷類藥物間存在有壹定的交叉耐藥性。

4.6 硫酸卡那黴素的適應癥

用於治療敏感菌所致的系統感染,如肺炎、敗血證、尿路感染、腸道感染及用作腸道手術前準備,並有減少腸道細菌產生氨的作用,對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肝昏迷有壹定的防止作用。

4.7 硫酸卡那黴素的用量用法

1.口服:用於防止肝昏迷,每日4g,分次給予。手術前準備;每小時1g,連續4次(常與甲硝唑聯合應用)。

2.肌註或靜滴:常用量每日1g,分1~2次給予。靜滴時應將1次用量以輸液約100ml稀釋,滴入時間為30~60分,切勿過速。

4.8 註意事項

1.具氨基糖甙類藥物的各種毒副反應。

2.因此類藥物的毒性與其血藥濃度密切相關,為了防止血藥濃度驟然升高,硫酸卡那黴素規定只可作肌註和靜滴,不可靜推,以防意外。

4.9 規格

硫酸卡那黴素:每支500mg(2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