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壹)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於第壹人稱或第二人稱。
①太後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後》) ②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之:我)(《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數存之。(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⑤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
(之:妳)(《與妻書》) 2.指示代詞,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將伐顓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前壹個“之”,這樣。後壹個“之”,它。)
(《季氏將伐顓臾》) ③之二蟲又何知。(《逍遙遊》) ④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
(《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①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誌行之少恥也。(《勾踐滅吳》) ④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誌。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師說》) ②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齊桓晉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後置的標誌。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勸學》) ②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後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於國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誌》) ③頃之,煙炎張天。
(《赤壁之戰》) (三)動詞,到……去。 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②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逍遙遊》) ③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 ④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
(《齊人有壹妻壹妾章》)其 (壹)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
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3.活用為第壹人稱或第二人稱。
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妳的”“妳”。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
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裏"。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遊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
(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壹二扣之。
(《石鐘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誌!(《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麽” 。 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壹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誌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裏,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
其若是,孰能禦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五)連用何其譯為“多麽”。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以 (壹)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
①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士大夫。
2. 文言文的虛詞用法高中語文18個文言虛詞用法歸納 《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 18 個文言虛詞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為 焉 也 以因 於 則 者 之 1 .而,é r(1)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①表示並列,相當於“而且”“又”“和”或不譯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勸學》 ( ) . ——螃蟹有六條腿,兩只大鉗,除了蛇和鱔魚的洞穴就沒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遞進關系,相當於“而且”“並且”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勸學》( ). ——君子廣泛的學習,而且天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會智慧明達,行為沒有過錯了。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0353565③表示承接關系,相當於“就”“接著”或不翻譯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鴻門宴》 ( ).——(把玉鬥)放在地上,拔出劍來擊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可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勸學》 ( ) .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 ⑤表示假設關系,連接主語和謂語,相當於“如果”“假使”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馮婉貞》 ( ). ——各位如果有這個意願,看我的馬頭行事就可以了。⑥表示因果關系,相當於“因而”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館記》( ) . ——阻礙它的生機,來謀求高價,因而江浙壹帶的梅都成了病態的。⑦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相當於“著”“地”等,或不譯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
《促織》() ——看到成名養的那只蟋蟀,就捂著嘴吃吃地笑了起來。(2)代詞。
表第二人稱,壹般作定語,相當於“妳的” ,偶爾也作主語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 . ——妳父親回來,自然會跟妳再算帳的!(3)動詞,如,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 . ——淹死的有壹千多人,士卒驚呼的聲音如同大房子倒塌壹樣。
(4)復音虛詞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於“罷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藝和學問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罷了。
②而後,相當於“才”“方才” 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誌。《柳敬亭傳》 () .. ——要像優孟那樣搖著頭唱歌,才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
③而況,即“何況”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壹層的意思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現在把鐘磬之類的東西放在水中,即使再大的風浪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音,何況是石頭呢?2 .乎,h ū(1)語氣助詞①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 . 《觸龍說趙太後》 ——男子漢也疼愛她的小兒子嗎? ②表示測度語氣,相當於“吧”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 《師說》 ——聖人成為聖人,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於此吧?③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呢”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 — 《廉頗藺相如列傳》 ——我認為平民百姓之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大國呢?④表示感嘆語氣,相當於“啊”“呀”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陳涉世家》( ) . ——唉呀!燕雀怎能知道鴻鵠的誌向啊!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歸去來兮辭》 . ——為什麽惶惶不安,想要到哪裏去呢?⑥形容詞詞尾,有時相當於“地”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五人墓碑記》( ) . ——所以如今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個人了。
(2)介詞。相當於“於”①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在,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師說》( ) .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②表示動作涉及的對象,對,向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勸學》( ) . ——君子廣泛的學習,而且天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會智慧明達,行為沒有過錯了。③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在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 ) . ——有壹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的中間。④表示比較,比,跟……相比以吾壹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 ) . ——因為我比您們年齡大壹點,不要因為我(年齡大這壹點就不說了) 。3.其,qí(1)代詞①用作第三人稱,表示領屬關系,相當於“他、她、它(們)的”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師說》( ) . ——郯子這壹類人,他們的才能趕不上孔子。②用作第三人稱,壹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
相當於“他、她、它(們) ”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廉頗藺相如列傳》 ( ) . ——秦王怕他撞破寶玉,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藺相如不要撞璧)。
③活用作第壹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相當於“我(的)、”“自己(的)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遊褒禪山記》( ) . ——我也後悔自己跟隨那些人出來,以致沒能盡享那出遊的樂趣。④指示代詞,表遠指,作定語,可譯為“那” “那個” “那些” “那裏”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遊褒禪山記》( ) . ——問到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覽的人也沒能走到盡頭。⑤指示代詞,作定語,相當於“其中” “其。
3. 關於文言文18個常見虛詞18個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以、因、於、與、也、則、者、之。
其中部分虛詞的用法如下: 而 1、連詞:表示並列關系,壹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勸學》 翻譯:螃蟹有六只腳和兩只鉗夾,(但是)如果沒有蛇、蟮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 何: 1、疑問代詞: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翻譯為“為什麽”“什麽原因”。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翻譯:為什麽這樣呢?為的尊重(妳們)大國的威嚴以表示敬意啊。
所 1、表處所、地方。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陳涉世家》 翻譯:陳勝又暗地裏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裏的神廟中。
擴展資料:
“通”是通用,“假”是假借。古漢語中的通假字有三種情況: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變音通假。
通假字的讀音應讀被通假字的讀音,解釋也應按被通假字的字義解釋,表達時壹般用“通”的解說形式。 (1)音同的通假。
即借字為本字的聲符(也有本字為借字聲符的),或借字與本字有***同聲符的。 聲符雖不同,但兩個字的讀音是相近的,表現為同聲母或同韻母的形式。
偏旁的通假字。通假字經常通過以下幾種方法考查: (2)給句中加點的字註音(通假字讀音有變化)。
2.壹詞多義 我國的文字用法極為復雜,壹個字詞往往有很多的意義與用法。壹詞多義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乃至現代漢語都是極其普遍的。
壹詞多義也是我們平時在閱讀文言文、考試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把握壹詞多義,要註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
了解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是掌握壹詞多義的基本方法,壹個詞的基本義稱為“本義”,由本義生發延伸出來的意義稱為引申義。另外,比喻義是通過打比方產生的詞義,假借義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詞義。
3.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與現代漢語句式基本相同。他們都分單句和復句,都有主謂賓和定狀補六大成分。
句子的語序也基本相同。當然,他們之間還有相異的地方,學習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現代漢語句式的相異點。
雖然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壹致的,但是,由於文言文有些實詞和現代漢語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現了壹些特殊句式。要想學好文言文,正確理解句子含義,領會文章內容,就必須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我們常講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被動句和固定句式。 百度百科-文言文。
4. 文言虛詞用法總結壹、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②指示代詞,表近指。
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①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
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②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
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③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④結構助詞。
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壹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⑤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二、而 1、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①表示並列,相當於“和”“與”;愛了而樂衷,皆喪心也。 ②表示順承,相當於“就”“才”;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③表示轉折,相當於“卻”“但是”;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④表示因果,相當於“因為。
所以。”。
⑤表示修飾(方式、狀態) ⑥表示假設,相當於“如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用作代詞。
只用作第二人稱,壹般作定語,譯為“妳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妳”。 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
4、而後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5、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壹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而況石乎! 6、既而不久,壹會兒。三、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①第三人稱代詞。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②第三人稱代詞。
壹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 ③活用為第壹人稱。
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詞,表遠指。
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裏”。 ⑤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
四、於 “於”是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系。 1、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範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
例如: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在……中)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赤壁之戰》向)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於) 2、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壹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 例如: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勸學》) 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和狀態,可不譯。 3、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
例如: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4、復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
現代漢語也這樣用。 ②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
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在這”“從這”等。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
(“在這職業上”《捕蛇者說》)。
5. 重點文言虛詞及用法,例子選D.順便介紹15種虛詞的用法:壹、之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壹)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
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
(《師說》,代人,作賓語。) 輮使之然也。
(《勸學》,代物,作兼語。)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師說》,代事理,作賓語。) (二)指示代詞,表近指。
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如: 均之二策。
(《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壹)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如: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二)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
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遊褒禪山記》) (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輸》,即"宋有何罪") (四)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壹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
譯時也可省去。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師說》)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
(《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五)音節助詞。
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如: 頃之,煙炎張天。
(《赤壁之戰》)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毛遂自薦》) 二、其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壹)第三人稱代詞。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例如: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第三人稱代詞。壹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壁"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作主語。)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賓語。)
(三)活用為第壹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
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遊褒禪山記》) (四)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裏"。
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禪山記》)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戰》) (五)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如: 於亂石間擇其壹二扣之。
(《石鐘山記》) 2.用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婉商、期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於此乎?(《師說》表測度。)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禪山記》表反詰。)
汝其勿悲!(《與妻書》表婉商。) 爾其無忘乃父之誌!(《伶官傳序》表期望。)
3.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
例如: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 三、而 1.用作連詞。
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壹)表示並列關系。
壹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
(《勸學》) (二)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三)表示承接關系。
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石鐘山記》) (四)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五)表示假設關系。
可譯為"如果""假如"。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馮婉貞》) (六)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可不譯。
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2.用作代詞。
只用作第二人稱,壹般作定語,譯為"妳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妳"。例如: 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記王忠肅公翺事》) 3.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例如: 壹人、壹桌、壹椅、壹扇、壹撫尺而已。
(《口技》)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四、則 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系。
(壹)表示承接關系。壹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系。
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
"則與鬥卮酒。(《鴻門宴》)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勸學》) 徐而察之,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