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的太湖也被稱為“澤。
2、水深的湖沼或水草叢雜的湖沼下有水曰澤,言潤澤也。——《釋名》
3. 恩澤,恩惠。
澤及萬世而不為仁。——《莊子·大宗師》
推恩海內,澤及鳥獸。——《東坡先生墓誌銘》
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澤流後世。——《史記·西門豹傳》
4.. 仁慈的行動。
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澤。——《書·多士》
5. 雨和露。
兩澤下註。——明·歸有光《項脊軒誌》
6. 土壤中的水分。
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齊民要術》
7. 汗衣,內衣。
書法澤字(5張)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詩·秦風·無衣》
8. 祿位,遺風。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孟子》
9.又如:澤下尺,升上尺(天上的雨下落壹尺,地上的禾苗就向上長壹尺。比喻君王賜給臣民恩澤,臣民就擁戴君王)。
10.土壤中的水分moisture。
凡耕之本,在於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齊民要術》
11.津液、唾液或汗水body fluid;saliva or sweat。
幾扇門窗上就留著他的手澤了。——葉聖陶《小銅匠》
12.潤頭發或皮膚的油脂oil。
妳讓我來分妳壹些香澤吧!——郭沫若《王昭君》
又如:芳澤;香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