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供參考
[解題過程]
作為壹個略知壹點中國歷史的中國人,我認為,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夠像《論語》這樣長久而深遠地影響著中國的歷史。也正因為這樣,我對《論語》的態度壹向是只敢仰視而不敢觸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讀,也從不敢隨便發表什麽評論。畢竟我對其了解的深入程度還遠沒有達到可以對其歷史地位或性質妄加評論的程度。這個學期,思修課布置寫《論語》的讀書筆記作為平時作業,於是我只有硬著頭皮寫壹點點我的想法。其中肯定有很多錯誤,請老師給予指正。
據中學的歷史課本記載,從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開始,壹直到清末,《論語》作為儒家的核心著作之壹和官方認可的正統思想,統治了中國思想界達兩千年之久。事實上,這兩千年中,官家推行論語更多的是作為壹種統治的工具。因為論語講“禮”、講“仁”;講“忠”,將“孝”;或許也因為《論語》中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個人對該句的理解持保留意見,見下文)。若子民全都仁義忠孝而又不知,自然不會犯上,不會犯上也就不會作亂,更談不上謀反了,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誌剛 P1)。我們要推翻封建統治必須要先推翻它的思想枷鎖。《論語》自然是首當其沖。所以,我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五四打倒孔家店是非常正確的。打得很好。
有人說我的這種言論是在抹殺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其實不然。我主張打倒的,是那個作為思想枷鎖的《論語》,是那個用所謂的“仁義道德”(魯迅語)來禁錮人們的思想的《論語》。將其打倒,反而有助於我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論語》。
所以,我主張這樣讀論語:僅僅把它當作壹部書,不帶歷史偏見地來讀。
這樣讀壹讀,我覺得,《論語》本身並不是框框條條道德規範。它是鮮活的生活。
首先,論語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倫理著作不壹樣,他沒有對某壹個問題的深入專門的論述,他只是壹個個生活中的片斷,並且其中的角色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言語將被記錄下來。所以顯得十分自然。
我覺得,在道德方面,東方更重視實踐而不是理論。老子說:“聖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來講的,也講不出來。所以論語中“仁”字凡壹百零九見(《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誌剛,序P3),但卻通篇沒有定論。孔子在教導弟子的時候,總是言傳身教,因材之異而施教。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弟子體會到什麽是“仁”。或許後來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傳弟子為了能讓後人能夠受到如師在側般的指導,才從先師的生活中截出壹個個片斷,整理出壹部《論語》。(當然,這純屬我的想象,沒有什麽依據)
正是因為《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鮮活的再現,所以我們才應該用壹種獨特的方法去讀它。個人認為,與其風格比較像的壹部書是晉代的《世說新語》。我們怎樣讀《世說新語》的?我想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出於學術目的(例如需要寫壹篇論文或讀書報道什麽的),壹定不會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話是多麽曲折地表達了壹個多麽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都會把它當成壹種生活的紀錄,以壹種閑心來讀它。我覺得,其實閑談的心境才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到會意處,拊掌壹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達什麽。或許比條條框框地分析加分解來得好壹些。當然,這是讀書的高境界。我做不到。
若要用壹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麽,我覺得應該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說了這麽多,不舉例子就全是空談。所以下面我就舉壹些例子來說明我讀論語的壹些原則和方法。
《論語》中記載孔子評詩經,“子曰:‘詩三百,壹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第二)。如果要問我,讀了《論語》,如何用簡短的話概括壹下讀到了什麽呢?我覺得,我讀到的是:如何做人。如再加幾個字以說得詳細些,那就是:中庸之道。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看“中庸”這兩個字的。或許在現代漢語中它含有壹些貶義的成分。但《論語》中所說的中庸,或者說我這裏所說的中庸,卻不是那個意思。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第六)。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個人覺得,還可以推而廣之,將中庸解釋為:不走極端,尋找矛盾雙方之間的平衡點。應該說,這是貫穿整部《論語》的壹個重要思想。我們不妨看幾個例子。
先看最明顯的: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先進第十壹)
子貢問說:“師和商這兩個人哪個更賢?”孔子回答說“師做得過了,商又做得不夠。”子貢說:“那麽師更好些?”孔子說:“做得過頭就像做得不夠(壹樣不好)”。
的確,人的壹生,也就是處理各種矛盾的壹生。對於這些矛盾,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過”,也不“不及”,卻是壹件不容易的事。《論語》裏面就列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矛盾。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公治長第五)
遇到事情應該怎麽處理呢?這裏“決”和“慎”是壹對矛盾。而太過“決”就會成武斷,太過“慎”則是優柔寡斷,無論走向哪個極端都不可取。聞而行之則太武斷,易犯錯,三思後行則太優柔寡斷。所以面對季文子三思後行,孔子說:再思之,可矣。
和上面的那壹段相對應。讓我們看看《論語》中廣為人知的這段話: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第十壹)
上面是壹段常被人們引用作為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但不知大家註意過其中體現出來的孔子對矛盾的處理方法嗎?冉有遇事猶豫,而子路性急(“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論語》公治長第五)。“退”和“兼人”(壹下子激動能頂幾個人)都是偏向了極端。所以孔子對冉有和子路相同的提問給出了相反的回答。目的當然是讓他們回到矛盾的平衡點上去。
說到這裏,岔開說幾句。因為孔子教導弟子是因材施教的,其對弟子所說的某句話往往是針對弟子的偏向或不足說的,我們不能將某壹兩句話抓住看作是孔子對某個問題的看法,甚至抓住幾章中孔子對同壹問題的不同說法得出“《論語》是矛盾的”的結論,而應該聯系整體,聯系生活地把握。我們應該相信,整部《論語》應該是統壹的。尤其是在背景或上下文不太清楚的章節,更不應該斷章取義地作訓詁學上的文章。
我們不妨再看壹看上面那段《論語》。我們知道,《論語》是經後人整理而成的。如果後人整理的時候略去了“公西華曰”後面的壹段,並且把“子路問”和“冉有問”分成兩段放在兩章中。我們會得出什麽結論?是《論語》前後矛盾,還是孔子因材施教?我覺得大多數人可能得出前者的可能比較大。我覺得這個例子可以比較好地說明我前面所說的“聯系整體,聯系生活地把握”的必要性問題。
我覺得把握好了上面這個原則,我們可能解決對好多章節理解上的問題。我們就再多看幾個例子。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第壹)
上面這段話中的“無友不如己者”壹句,很多書(例如我為寫這篇文章參看的《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誌剛P4)譯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這種說法難以令人接受,至少我是如此。而南懷謹先生在《論語別裁》中則將它譯為(大意):沒有朋友會在每個方面都不如自己。我想,大家應該能夠憑感覺判斷哪壹種譯法更正確。那麽為什麽會出現前壹種譯法呢?顯然是因為沒有從整體上把握導致。
所以,我覺得,這話可能有這麽兩種理解:1、缺少上下文,這句話孔子可能僅是就某壹件事的感嘆。2、講“由”釋做“行”,將“知”釋作“識”。這樣該句就成了:可使民眾行君子之道而不可以讓他們僅僅是背得那些大道理。(參見《孔子淵源》,韓永賢,國際文化出版社)。
再看壹看曾經作為批判孔子的理由的壹段話: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禦,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耶?”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如果不看前後文,孤立地看“無違”二字,很容易將孔子對孝的解釋誤解為盲從。其實,略微註意壹下後文很容易發現,這裏的“無違”講的是“無違禮”。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說到這裏,應該把“聯系整體,聯系生活地把握”這個原則說得比較清楚了。下面該回到前面沒說完的話題上去。前面講到《論語》有註意把握矛盾平衡點的特點。這是壹個很重要的問題,應該再舉幾個例子說明壹下。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
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壹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壹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鉆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壹下以往人們對同壹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第七)
據字典中的解釋,上面這則中的“綱”指的是拉網的總繩;弋指用帶繩的箭射鳥。故其說的是:孔子釣魚,但不用魚網網魚;用箭射鳥,但不射已經歸巢的鳥。有人說,這是虛偽,既然要捉魚,那用網捕和用魚竿釣有什麽區別?我覺得,其實和上面講的“文”和“質”是同壹個問題。“釣而不綱,弋不射宿”這看似是壹些陳腐的框框條條,其實這是“文”的表現。即便獵取也是有度而有原則的。我不大相信壹個信手殘害生靈而內心不感到絲毫不忍的人能有什麽好的“質”。
《論語》是從生活中來的,也應該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實踐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