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的筆順:撇,點,豎折/豎彎,豎。
兇,漢語常用字,讀作xiōng,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不吉利,引申有兇惡、惡人、夭亡、饑荒、厲害等意義,還指殺人或傷人的行為。
“兇”字發展到秦篆時期出現兩個形體,即“兇”和“兇(繁體)”。現代漢語簡化漢字時將“兇(繁體)”簡化為“兇”,所以以下二級目錄分列出《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中“兇”與“兇(繁體)”的解釋。
1.惡;殘暴?~狠。窮~極惡。
2.傷害人的行為?行~。
3.厲害?來勢很~。鬧得太~了。
4.不幸;不吉利。與“吉”相對?~多吉少。
5.指收成很壞;鬧饑荒?~年。
字源演變:
“兇”,壹個打滿了階級壓迫烙印的字。古代奴隸主和封建領主統治階級常常把戰俘、罪犯、奴隸等被壓迫者當作“人牲”來祭祀天地神靈,絕滅人性地在這些受害者的頭頂澆上油,點著火,活活把人燒死。
“兇”的甲骨文和金文刻畫的便是這種殘酷悲慘的情狀:壹個人跪在地上,壹堆烈焰大火正在這個“人牲”的頭上熊熊燃燒。也是甲骨文,但已把三(表示多數)個火焰當中的壹個簡省為圖形了。圖是金文,人頭頂上的火焰實化了。
而的金文“兇”又把的左右兩個火焰的內線拉長交又為圖狀;於是在這基礎上演變出的秦篆“兇”、漢隸“兇”和楷書“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