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磨課教學活動總結

磨課教學活動總結

磨課教學活動總結1

 回首研修經歷,透過磨課我們每壹個成員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感到我獲得了很多很多的東西,現總結壹下幾點。

 1、透過磨課,我們清晰的認識到,對教師來說,磨課的過程既是壹個學習、探究、實踐的過程,也是壹個合作交流、反思和創新的過程,更是壹個專業素養提升的過程。我們組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對磨課資料進行反復研討,探討遇到的問題。出現問題及時解決。整個磨課過程,全組教師群策群力,開展的紮紮實實,正是有了這樣規範的磨課過程,才會有良好的研修效果。

 2、在磨課的過程中,我和老師們合作學習,***同研討從而在認識上我明白團隊的力量是我們進步和教學水平和潛力提高的能源。在研討中,我們老師的知識經驗,思想方法進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從而使我們在這種交流和碰撞中激發了靈感,劇烈的觸動了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的思想認識有了巨大的提高。經過研修,我們真正的認識到和體會到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的引導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在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自己能夠學,而且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主動去探究,學會主動學習。我想這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而不是教授孩子課本上簡單的知識。

 3、教學永遠是壹門藝術。單就課堂展示而言,教師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始終帶著問題探索知識,結構清晰,層層深入,使教學過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有效地到達了教學目標。但不足也是存在的,於是利用課後時間用心進行教學反思。讓上課與自主反思交互發展,螺旋上升。長期堅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師都能成為壹流教師,教出讓社會、家長滿意的學生。由此,我們也覺悟到,磨課的內涵,課堂上需要打磨的東西很多很多,教學需要全方位的打磨。

 總之,這次磨課活動促進了我們研究潛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師專業化的水平,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個性是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將起到深遠的影響。“磨課”活動雖然暫時告壹段落,但我們的思考和研究將在新的起跑線上開始。

磨課教學活動總結2

 進入20xx年x月,我們參與遠程研修的小學語文教師進入磨課活動,由xxx老師執教的五年級教學課《諾貝爾》。接到通知後,研修組的全體老師十分珍惜這次機會,對黃老師執教的這壹課教學設計進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推薦,進行了課堂觀摩、評課議課。在壹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獲多多。

 壹、總體感覺:

 按照三次備課,兩次打磨的要求,用心開展了教學研討專題活動,集中解決教學問題,有效促進打磨計劃的順利實施。xxx老師認真完成了三次備課(基於個人經驗、基於同伴互助、基於教學反思)的教案;針對兩次打磨狀況,老師們整理出個人反思;兩次打磨後,進行了上課,並上傳教學實錄。全組教師認真參與研課打磨、觀課評課等活動;根據分工進行觀課評課,合作完成觀課報告,並已上傳;磨課即將結束,教師們已經感受到成長的快樂。透過這次課例打磨,提高了研修組全體成員的教研水平。其中具體的磨課過程最為重要,需要密切合作,集思廣益。

 二、關於備課

 基於第壹次備課,xxx老師在研修小組成員的幫忙下執教了這節課。課後,我們召開了備課小組會議,用心聆聽了大家的評課意見和推薦:課堂上容易受教案的束縛,教師的評價不及時,應對學生的生成,不能也不敢及時巧妙地點撥和引導,總怕節外生枝,影響整個教學的過程。於是,根據課堂上的生成,我們對教學目標的設計作了修改,重新確立了教學重難點,調整了部分教學環節,隨後進行了第二次備課並在同組成員的分工觀課中執教了第二次課……

 三、關於上課

 上課的重、難點把握準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時間安排合理。在大容量的課堂資料中,能清晰、明確重難點操作流程。使“重、難”點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每個環節設計合理,貼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緊緊圍繞文本展開教學環節。並且前壹環節為後壹個環節做鋪墊,層層展開。環節與環節之間過渡連貫,流暢,整堂課如行雲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結合。

 1.適當取舍,選準教學切入點,以誦讀為本。閱讀文本、深究文本,層層深入,以誦讀為本,引導學生讀出語言、讀出形象、讀出體驗、讀出情感、讀出方法。

 2.推敲詞句,體會語言的內蘊。

 3.漢語獨具的個性魅力也決定了“悟”這壹獨具漢民族特色的思維方式。“悟,是壹種省去繁瑣邏輯推理過程,在經驗範圍內作出綜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結論的體悟式思維。”

 透過語言文字品讀,在語言的基礎上,感悟文學,與作品***鳴,觸摸作者受震撼的心靈,進而去感悟萬裏長城留給後人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去感悟頑強毅力和韌勁與艱難環境作抗爭的人生哲理,最終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啟迪。從而實現師生與文本、與作者之間的心靈對話

 四、關於聽課、評課環節。

 目的在於***同感受課堂的“精彩”和“困惑”,解決課堂教學的實際問題。聽課時觀課分工要明確,設計觀察量表。評課不僅僅要評出優點,更要指出不足推薦。

 五、關於磨課。

 磨課是指教師與其他成員圍繞實踐課不斷地切磋——商討——設計——實踐——反思——修改——再設計——再實踐——再總結。磨課的著眼點是讓教師感受到從備課到課後總結全過程的精細化研究,需要教師活躍的思維,豐富的知識儲備,敏銳的觀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學,有敬業的精神,讓教師實實在在體會到教學中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解決的。大家透過反復磨課後,教研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六、教學反思。

 反思的主要資料為教學設計是否切合實際,行之有效;教學行為是否貼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是否解決現實問題等。教學精彩之處是:

 1.精心設計,找準解讀的突破口。“與文本的深入對話。”不是引導學生逐字逐句的品味、咀嚼。而是找準解讀文本的突破口。如教學時,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反復讀、反復體會,感受到青海高原這株柳的頑強的生命力。

 2.精簡環節,以讀代講。精簡教學環節,真正的把時間還給學生。

 總之,我們深刻體會到磨課的過程,是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是對課程標準重新解讀的過程;是與同事交流的過程;是分析學情的過程;是聯系社會生活實際的過程;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過程;是課程整合的過程;是教法學法的最優化選取的過程。就在這壹次次的“磨”中,更新了我們老師的教學理念,優化了教學過程和環節,深化了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更營造出了濃郁的教研氛圍,促進了教師的成長,磨出了教師的勇於創新、勇於實踐、大膽探索的精神。

磨課教學活動總結3

 時間過得真快,壹眨眼,研修即將結束,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為了更好的發展,現對我們組這次研修狀況進行總結。

 活動回顧:

 接到磨課通知後,我們組的幾個老師立刻召開會議,認真學習有關磨課的要求,課題確定後,我們圍繞如何把握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難點、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等問題進行了多次探討,拿出了最佳授課方案,群眾制作課件,為磨課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壹輪磨課結束,我們都坐到壹齊交流課後的感悟,不斷對教學設計進行調整,確保後壹節課比前壹節課有新的突破。“壹磨”結束後,老師們都覺得教學過程流暢,結構層次分明,環節布局緊扣教學的重難點,但教師沒有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時間較緊張等,馬老師提出了壹個讓師生互動的推薦,又花了很多時間幫我們改善課件。針對這些狀況,“二磨”的教師調整了教學結構,加大了課堂容量,把課堂設計為展現學生潛力的舞臺,師生互動操作恰到好處。課堂環節有條不紊,層層推進。本次磨課,我們發揮了群眾的智慧,磨出教師創新思維的火花,磨出教師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師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師揭開教材的高度。

 我們的收獲:

 1、磨課讓我們的教學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

 磨課的過程是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是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過程。要磨出精品課,就務必鉆研教材,了解編者的意圖,才能設計出最佳的教學方案。在磨課中,為了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花了不少心血,上網查找資料,撰寫教案,制作課件,反復推敲,幾經斟酌,深入到每壹個細節。對如何調動學生的用心性、如何處理教材等,進行了反復研討。透過互相聽課、評課,取長補短,借鑒他人的優點,使自己的專業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透過磨課,教師的教學組織潛力、應變潛力、教學創新潛力都得以提升。研修的過程就是教學潛力提高的過程。

 2、磨課讓我們不斷地審視自我,反思不足。

 磨課給教師帶給了壹個深入交流的平臺、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最大地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潛能。在磨課、評課、議課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對課程標準,新的教學理念知識的缺乏,好多問題可說卻無法上升到理論高度。專業知識有待進壹步提高,對教材深度挖掘不夠,引導學生思考的活動設計較少,指導學生學習方法較少。課堂駕馭潛力、應變潛力不強等等。用這樣的流程進行磨課操作,雖然這個過程需要牽扯我們太多的精力,雖然我們要克服很多困難去完成每個任務,但是,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獲的太多太多:我們用心思考後的十分有價值的備課研討;根據自己的觀課緯度用心記錄、認真分析用心思考的態度;課後評議的真知灼見等等。這對於教師的錘煉,對於教師的成長,無疑是潛移默化,水到渠成的!

 總之,磨課活動的開展,給許多教師帶給了壹個互動交流的平臺,給予教師壹個充分展示自我和鍛煉成長的機會。我們緊張、忙碌。但我們壹路走來,收獲頗豐。它像壹縷春風,蕩滌著我們的心靈,像壹股清泉,註入了新的活力。我們將以此為契機,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源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磨課教學活動總結4

 時光如梭,轉眼間本次研修即將結束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沿著專家的引領壹個專題壹個專題的學習,最後進入並完成了磨課環節。整個磨課過程,我們研修組全體成員精誠團結,人人參與,用心行動。於曉梅老師認真專研、謙虛好學,上出了壹堂精彩課;仇立運老師身先士卒、精益求精,寫出了壹篇篇高質量隨筆;孔青老師級部工作繁忙,可磨課任務壹樣都沒落下;顏景軍、郭延法老師隨筆感悟多篇被推薦;畢孝麗、陳國珍老師帶病堅持學習;郭淑華老師家中老人生病,她白天工作、學習,晚上照顧老人,整個人明顯消瘦許多;畢文鳳、荀春蓮、孫月梅老師深夜還在辦公室忙碌……整個磨課過程老師們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每個人的認真、敬業、獨到的見解無時無刻不在讓我們感動著。真是“為磨精課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壹路走來,我們收獲頗多。

 壹、領導高度重視,計劃制定周密。

 從這次研修的第壹天開始,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個性是磨課環節,學校領導用心參與研修組的磨課活動,組織召開準備會,調撥專業技術人員全程進行配合幫忙。研修組制定了周密、詳細的磨課計劃,從磨課資料、磨課目標、研究重點、磨課時間、磨課形式等方面思考,根據實際需要各項任務分工到人,確保了計劃的穩步進行。

 二、磨課過程規範,保證研修效果。

 磨課伊始,我們清晰的認識到,對教師來說,磨課的過程既是壹個學習、探究、實踐的過程,也是壹個合作交流、反思和創新的過程,更是壹個專業素養提升的過程。我組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對磨課資料進行反復研討,經常聚會碰頭,探討遇到的問題。組長每壹天檢查磨課進度,出現問題及時解決。整個磨課過程,全組教師群策群力,開展的紮紮實實,即使國慶假期期間,老師們也沒有休息,壹向堅持磨課。正是有了這樣規範的磨課過程,才會有良好的研修效果。

 三、內化踐行創新,提高專業素養。

 教學之路是漫長而久遠的,我們只有不斷學習,開拓進取,努力鉆研,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才能成為學校的常青樹。只有具備了紮實的專業文化知識,才能在教學中站得高望得遠,才能準確的評價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並適時調整教學,才能面向全體學生並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無容置疑,這次磨課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絕佳機會。

 磨課讓教師及時發現問題、研討問題、解決問題,將教育理論轉化為成果。透過磨課,教師對新綱要的理念把握更準確,對教材的剖析更深刻。透過磨課,教師的教學組織潛力、應變潛力、教學創新潛力都得以提升。

 結合這次磨課,學校組織了大面積聽課活動,我們驚喜的發現,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評課時,老師們認為自己的業務提升應歸功於這次磨課的磨礪。仇立運老師感慨:“研讀讓我們充實,打磨讓我們提升;研讀讓我們完善,打磨讓我們超越。壹次充實,壹次收獲;壹次打磨,壹次促進;壹次完善,壹次反思;壹次超越,壹次成長!我們成長著,我們快樂著,我們幸福著!”畢文鳳老師總結:“透過這次磨課學習,豐富了我的教育思想,開闊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發了我教好語文的熱情和信心,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壹路前行。”青年教師於曉梅說:“磨課之於青年教師,好比磨刀石,它會使妳快速地磨出鋒利的‘寶劍’;好比拐仗,它會助妳快速成長和獨立;好比鏡子,它會照見自己的不足,使妳更趨於成熟。磨課是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中年教師畢孝麗說:“磨課使我增長了見識,更新了教學理念,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自己,感謝這次磨課動,透過磨課學習,深感在新的形勢下自己存在的不足。今後我還要繼續努力,把磨課中學到的理論知識消化吸收,應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不斷的更新教學觀念,精心設計每壹節課,努力打造生本課堂。”

 這次的磨課活動即將落幕,但我們對教學的思考遠沒有結束,“磨課”將成為日常教學中的常態活動,我們對教學技藝的打磨和對高效課堂的追求仍將繼續。

磨課教學活動總結5

 遠程研修進行了將近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了,在前幾個專題的學習過程中,看見了專家及優秀教師針對壹節課反復琢磨修改等磨課過程,心想必須時間能極大促進教師進步的過程。緊之後我們小組緊扣各環節切實進行了磨課,從而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磨課好處的重大。磨課的過程是壹位教師圍繞壹篇課文或壹個信息窗進行試教、反思、再試教、再反思、再上課的過程。這種磨課,對教材的鉆研和駕馭就應是最深入、最透徹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自信心,培養了教師的成熟度,進而煥發了用心性。

 磨課能指導教師深刻理解教材。磨課的過程首先就是對教材理解的辯論,教師在與同組教師討論教材時,大家就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可能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透過相互研討,最終就能作出合理決定結合自身實際,我覺得磨課過程中受益最大的便是我們壹些年輕教師,在磨課過程中學習前輩經驗,觀察前輩看問題思考問題的角度,從而真正的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也定會不斷反思和總結及請教。

磨課教學活動總結6

 在研修專家的引領下,我積極參加組內的磨課活動,組長給我們做了細致深刻的解讀,為低年級英語教學明確了方向。在參加多次培訓基礎上,利用課余時間,對培訓內容進行消化吸收,反復研討,大家清晰認識到,對教師來說,磨課的過程既是壹個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也是壹個合作交流、反思和創新的過程,更是壹個專業素養提升的過程。

 壹、步驟明確行動有效

 對於此次磨課活動,立足人人參與,積極踐行的原則,采取了“五步驟教研法”即:個人備課——小組討論——課堂觀摩——教後研討——反思總結。

 制定計劃,確保磨課順利進行:李老師制定磨課計劃,教師個人制定磨課計劃,將如何堅守英語本質,實現“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轉變”?怎樣將“教的課堂”轉為“學的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指導?等幾個方面作為研究的重點。合理安排活動時間,為磨課提供保障:由於組內教師授課任務重因此磨課時間的安排,我們也做了調整,磨課活動大聚,小聚隔幾天穿插 進行,網絡聽課課後接著評課,網絡交流進行的多壹些。

 二、課堂引路指引方向

 李老師經過多次實踐和調整,整節課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節緊湊,老師精彩的教,學生紮紮實實地學,無不感染了每個參與者,為我們進行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這次磨課讓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勵中堅定,困難在研討中化解,好課在磨礪中誕生。

 三、感受領悟,推進磨課活動縱深發展

 本次磨課活動時間雖短,但整個磨課的過程卻給了我很多的啟發和收獲,在壹起紮紮實實地進行著集體備課——試教——磨課——再試教——再磨……真是壹種碰撞、激活、提升的過程。教研組的教研氛圍濃厚了,凝聚力增強了,感情加深了。

 在磨課中都有了提升。活動結束後,我們壹起交流的時候,孫老師說“通過這次磨課,使我感到壹次次地顛覆,壹次次地重整,壹次次地反思,壹次次地修改,就像“蠶的壹次次蛻變,最終吐絲結繭化蛹成蝶、脫胎換骨”。

 課堂的變化。經過備課團隊的精心打造,集體研磨,低年級對英語教學模式的掌握越來越靈動、高效,飄逸著濃郁的語文味兒。學生能夠紮紮實實地學,興趣盎然地學,實現了英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壹。

 這次磨課活動使我的研究能力提高了,提高專業化,對我今後的教學起到深遠的影響。

磨課教學活動總結7

 參與磨課學習這壹專題以來,我們在牟向前組長的帶領下,經過三個星期的時間,對我執教的《從現在開始》壹課,進行了三次備課兩次打磨。通過備課研討、修改教案、觀課評課,壹路走來,雖然勞累,但收獲頗豐。

 第壹次備課,是基於我個人經驗的備課,由於自己經驗不足,能力有限,所備之課,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我對自己的課壹點信心都沒有,大家真誠地鼓勵,向我提出寶貴的意見。

 壹開始,我就遇到了突破點在哪裏的困難。這課的生字較多,要求認的字13個,要求書寫的字8個,這21個字如何能融會貫通於整篇課文的教學中有壹定的難度,該怎麽辦呢?牟組長和老師們熱情地幫助,我們壹起研究討論,通過反復研讀課程標準中低年級段的學段目標,反復解讀教材,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聯系研修中學到的方法。大家壹致認為應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多數生字還是在閱讀中進行識記效果更佳。終於想出了辦法:聯系上下文隨文識字來突破。

 在磨課過程中,我們研修組的每壹位老師都在為課例打磨忙碌著,工作著,緊張著。自從我們***同研討制定了課例打磨研修計劃後,每壹位老師都各顯神通般的忙碌了起來。有的負責收集資料,有的忙著審視教材,還有的字斟句酌的進行著教案的修改...... 大家不辭辛苦,暢所欲言,為高效完成每個教學環節絞盡腦汁,有的從教學目標著手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從導入入手提出了合理的建議,有的就某壹個環節的教學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還有的設計出了更加科學合理的拓展練習......集思廣益的磨課讓每壹位老師碰撞出了集體智慧的火花。

 通過這次課例打磨,我們對“在閱讀中識字”明確了以下幾點:

 1、在教學設計上不要面面俱到,要善於取舍,抓住重點。目標要小、切合實際,不能大而空。如:在引導學生識字時,剛開始我是字字分析,總覺得過程單調、重復,後來,通過磨課,我們采取了以例字悟法,部分字全班交流,其它字簡單處理.不僅節省了時間,環節也更緊湊。

 2、充分發揮語言環境對識字的作用。把生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教學,是隨課文分散識字的最大優點,教學時我們充分發揮這個優勢,特別是字義教學,避免以詞釋詞,機械地照搬字典上的解釋。

 3、重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教生字的時候,要適當教給學生壹些識字方法。比如本課我們運用了“加壹加”“減壹減”“換壹換”“聯系生活”等方法識記生字,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4、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作為識字教學的壹部分,也應該在教學中得到落實。通過指導、練習和講評,把寫字教學落到實處。

 總之,教師教得靈活有趣,學生學得興致盎然,識字與閱讀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歷經痛苦和掙紮的歡愉,是語文教師轉身的美麗。

磨課教學活動總結8

 經過壹個月的磨課歷練,我們同課異構組的課例打磨成功完成,較好地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的。通過磨課我們每壹個成員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為了更好的內化學習成果,強化學習理念,現將磨課活動總結如下:

 壹、專家引領,理論先導

 在研修專家的引領下,我們積極參加組內的磨課活動。英語課程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但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發現這樣的現象:比如很多老師在創設語境時,往往拋開文本的情境,重新去創設壹個新的情境去導入;又如很多老師在創設語境時,過多地站在老師“如何教”的立場,而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即學生“如何學”的因素,創設的語境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缺乏真實性和實效性。經過老師們的多次研討,最終確定了此次課例研究的問題及目標任務。我們的研究問題是:如何基於教材,又不局限於教材創設語境?如何基於學生實際生活和認知水平創設語境?我們的目標任務是:提高教師設計語言知識教學的語境的能力;使教師能基於教材語境,又不限於教材語境,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生活、認知水平、內在優勢的新知識呈現語境、新知識訓練語境、新知識運用語境。

 二、群策群力,有序進行

 磨課伊始,我們清晰的認識到,磨課的過程既是壹個學習、探究、實踐的過程,也是壹個合作交流、反思和創新的過程,更是壹個專業素養提升的過程。根據細致全面的磨課計劃,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到磨課中。在課例打磨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思想火花的沖擊,從同伴的身上汲取了新的發現,感受到了團隊的凝聚力。

 經過討論,我們確定了本次磨課課題為魯科版三年級起點第二冊Unit 5 Lesson 2 It’s on the first floor. 擔任上課任務是淄博市桓臺縣實驗學校的羅娟老師和淄博市臨淄區皇城中心小學的張亮老師。希望通過“同課異構”的形式,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授課老師對同壹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迥異的風格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而且有利於教師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變教學方式,形成教學風格,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我所參與的是同課異構式壹組的磨課活動,在完成了對上課班級學生的分析、制定磨課計劃、研討觀課量表等環節後,組內各位老師對上課人羅老師發布的原始教學設計進行了第壹次研討,大家認真積極地思考教學設計的中的優缺點,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見解,網上修改教案,對教案跟進評論。然後羅老師根據大家的反饋建議,進行第二次備課,大家繼續進行備課研討和問題研討。在此基礎上,羅老師根據修改教案上課,經過了幾輪的打磨與雕琢,羅老師的課有了壹個全新的模式,從大的任務設置,到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再到細節的修整都堪稱完美,真的打造成了壹堂精品課。組內老師實地觀課,認真做好聽課記錄,根據細致完善的觀課量表,從基於學生生活實際的語境設計、基於學生認知水平的語境設計兩方面進行課堂觀察。課後大家集思廣益,相互交換意見、心得、體會,在討論交流中大家的見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磨課,越磨越讓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越磨越讓教師走向教育成功。

 三、領悟提高,收獲多多

 對於奮鬥在壹線的教師來說,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由於時間、進度等問題,不可能對每壹節課都能做到精益求精,所以教學上肯定留下了許多遺憾,而磨課正是壹個補救的好方法。當然,在磨課中我們經歷著勞累和辛苦,但同時我們也博眾家之精彩,補己之不足。在教材的分析、學生情況的分析、語境的設置、教材內容的處理等方面,在思考教學設計方面,在斟酌教師語言方面,在操縱課堂智慧方面等等,我們都可以從磨課中得到啟示,無形中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在壹次次的修改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我們發現,從教學中的小問題、小細節著手,針對於壹個點,深入剖析、反復探討論證,長期堅持,就可以壹個壹個攻破我們教學的難關,壹點壹點化解我們教學的難題。通過參加這次磨課活動,期待著我們日後的課堂能夠多留下壹點精彩,少壹點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