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程門立雪的典故嗎?下面將為您詳細介紹,僅供大家參考。
程門立雪典故介紹
宋朝時候,有個讀書人叫楊時,他非常尊敬老師。他的老師是當時著名的學者程顥。楊時四十多歲的時候,程顥死了。他聽說程顥的弟弟程頤也是壹個有學問的人,就又拜程頤為老師。有壹個下雪天,楊時去找程頤請教壹個問題。他到了程頤家裏,聽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便壹聲不響地等著。過了好久,程頤醒了,才知道楊時已經等了好久,趕忙起來同他議論問題。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很厚了。
楊時這種愛好學習、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贊。後來,人們就把這件事概括成“程門立雪”這句成語,來形容那些愛好學習又尊敬老師的人。
主要人物介紹程顥
程顥(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號明道,世稱“明道先生”。河南府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理學的奠基者,“洛學”代表人物。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歷官鄠縣主簿、上元縣主簿、澤州晉城令、太子中允、監察禦史、監汝州酒稅、鎮寧軍節度判官等職。
政治上,反對王安石新政,在學術上,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
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為宗正丞,未行而病逝,享年五十四歲。
程頤
程頤(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字正叔,世居中山,後徙為河南府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世稱伊川先生,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為程顥之胞弟。歷官汝州團練推官、西京國子監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書省校書郎,授崇政殿說書。
程頤與其兄程顥同學於周敦頤,***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世稱“二程”。他的學說以“窮理”為主,認為“天下之物皆能窮,只是壹理”,“壹物之理即萬物之理”,主張“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的修養方法,目的在於“去人欲,存天理”,認為“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宣揚“氣稟”說。
楊時
楊時(1053—1135年),字中立,號龜山,學者稱龜山先生。祖籍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東),南劍西鏞州龍池團(今福建省三明市)人。北宋哲學家、文學家、官吏。
楊時自幼在將樂縣城含雲寺和楊希旦“西齋”讀書,於北宋熙寧九年(1076年)進士及第。歷任徐州、虔州司法和瀏陽、余杭、蕭山等縣知縣以及無為軍判官、建陽縣丞、荊州府學教授、南京敦宗院宗子博士、秘書郎、邇英殿說書、右諫議大夫、國子監祭酒、給事中、徽猷閣直學士、工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等職。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四月二十四日,病逝,享年83歲。南宋朝廷贈左大中大夫、謚文靖,加封太師,又追封吳國公。明代時獲封將樂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