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漢語漢字,讀作kuī,其本意為指從小孔或縫裏看,也指伺機圖謀。該文字在《論語·子路》和《史記·管晏列傳》等文獻均有記載。
相關詞語:
1、窺豹壹斑kuī bào yī bān。see only one ringed spot on the whole leopard; have only a limited view; see a segment of a whole比喻只看到局部,而不見全部。窺測kuī cè。spy out窺探揣測。窺測方向。
2、窺度kuī duó。surmise secretly暗中猜測。那焙茗也是私心窺度,並未據實,竟認準是他說的。——《紅樓夢》窺見kuī jiàn。get aglimpse of暗中看出或覺察到。從壹個人的生活作風可以窺見他的思想意識。
3、窺鏡kuī jìng。sight glass∶管道或罐(槽)壁上的透明部分,以便給出液面或液體流動的目視指示亦稱“窺視孔”、“觀察孔”eyepiece∶安裝並密接在爐子邊上的壹塊耐高溫透明材料(如雲母),通過它可以看到爐內情況。
康熙字典:
《唐韻》去隨切《集韻》《韻會》缺規切,?音魁。《說文》小視也。《廣雅》窺視也。《論語》窺見室家之好。《玉篇》亦作闚。《莊子·秋水篇》用管闚天。
又《集韻》犬蘂切。同跬。半步也。《司馬法》凡人壹舉足曰跬。跬,三尺也。兩舉足曰步。步,六尺也。《前漢·息夫躬傳》雖有武蠭精兵,未有能窺左足而先應者也。《註》窺,音跬,半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