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文和刻款,其作用就是為我們鑒定造像提供幫助。通常來講,刻款是伴隨著造像壹起出現的,明代時期為“大明永樂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時則為“大清乾隆(XX)年敬造”款。壹般來說,這兩個朝代的造像只有這3個款識較多,其他年號則壹般不刻款。還有值得註意的是明代的刻款順序壹般從左至右,與現在的閱讀習慣相同!因為當時刻有此種款識的佛像壹般為宮廷鑄造賞賜給蒙古或者西藏寺院的,而蒙藏文字書寫順序與現今漢字相同。而清代刻款又恢復了古漢語從右至左的書寫形制!同時,明代金屬佛像的款識皆為在佛像鑄造剛完成尚未完全冷卻之際用利器人工刻畫到佛像上的,清代乾隆年間開始有與造像壹體成型的款識,其字體為“康熙字典體”,仔細辨別也不難分真假!
下面圖片集中展示明清兩代佛像款識真偽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