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有的筆順

有的筆順

有的筆順:橫、撇、豎、橫折鉤、橫、橫。

有,漢語壹級字,讀作yǒu、yòu,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持有,與“無”相對,後引申指占有、存在、保存、豐收、富有等。

有,象形兼會意字。甲骨文的“有”字,上部是壹只懸臂下垂的右手,下部是壹塊肉(“肉”字是壹臠肉的橫斷面的形狀),表示手裏“有”肉,“有”吃的了。這個由上“手”下“肉”所構成的“有”字,“肉”也表音,起聲符作用。

也是甲骨文的“有”字,是壹只右手形。因為這只右手後來發展為“又”,也用作左右的“右”;故此便以“手”形及借其“又”音以表示“有”意。在商代蔔辭裏是多用甲骨文的“又”來作為“有”字的。

金文的“有”字,字的構造,又恢復了甲骨文“上手下肉”的形體,並且以粗重圓厚的“肥筆”來寫手肘部分;手下的“肉”,已擺到肘的左旁去了。於是以此為基文,便發展為小篆、漢隸和今天的楷書“有”字。

康熙字典

《唐韻》:雲久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九切,並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從月又聲。《九經字樣》:有,從月。從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系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谷皆熟書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