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臨沂的歷史名人、歷史古跡、歷史故事

臨沂的歷史名人、歷史古跡、歷史故事

臨沂市是壹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幾十萬年前的沂河兩岸就活動著人類祖先的足跡,臨沂古城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聞名中外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竹簡就出土在這裏,擁有精美的漢畫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漢墓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沂市博物館存有文物萬余件,其中國家級文物300余件。臨沂還是壹代名相諸葛亮、書聖王羲之、書法家顏真卿、算聖劉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的故鄉。他們燦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著沂蒙大地人傑地靈、鐘靈毓秀的光輝。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子、孫臏兵法竹簡是中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壹。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屬全國少有。市內著名文化旅遊景點有:王羲之故居,諸葛亮文化旅遊區,荀子墓,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北寨漢畫像石墓等。依托燦爛歷史文化,臨沂已成功舉辦了書聖文化節諸葛亮文化旅遊節等大型文化活動。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臨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山東解放區的首府。這裏曾是中***中央華東局、山東分局、山東軍區、山東省政府、八路軍115師、新四軍軍部、抗日軍政大學壹分校等黨政軍機關駐地,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羅炳輝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裏戰鬥、生活過,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遺跡。 古老的沂蒙山區,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有的飲食文化,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來壹展才華,吟詩作賦。在孔子“登東山(蒙山)而小魯”之後,李白、杜甫攜手翩然而來,寫下了“醉眠秋***被,攜手日同行”的千古詩句,李白更是為蘭陵美酒佳肴而吸引,樂不思蜀,以至醉臥蘭陵“不知何處是他鄉”,醉出壹段極致。歷史上,諸葛亮、王羲之等名人都出生在這裏,他們為沂蒙飲食文化的進壹步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歷史人物

智聖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今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後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書聖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瑯琊臨沂人,東晉書法家、文學家,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習稱王右軍。精通書法,備精諸體,尤善楷行,博采眾長,自成壹家。書風勁健遒美,為歷代所崇尚,世稱“書聖”。所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壹行書。 宗聖 曾子(前505-前436),名參,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今平邑)人。孔子學生。以孝著稱。奉行忠恕。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相傳《大學》為其所著。後被尊為“宗聖”。 算聖 劉洪(140-206),字元卓,蒙陰人,東漢天文學家,曾任郎中、上計掾、太守。編制了我國第壹部引進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的《乾象歷》。與文學家蔡邕續補《漢書·律歷誌》。首創珠算。著有《七曜術》。 孝聖 王祥(185年—269年),字休征,西晉瑯琊(今臨沂)人,歷漢、魏、西晉三代。東漢末年隱居20年,仕晉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稱,為二十四孝之壹,“臥冰求鯉”的主人翁。“書聖”王羲之五世祖王覽的同父異母兄。事後母孝,民間流傳“二十四孝”有王祥臥冰求鯉故事。今故裏孝友村有“王祥臥冰處”。 蒙恬(?-前210),蒙陰人。秦朝名將。世代為秦重臣。初任獄官,後為將。秦統壹六國後,率兵北擊匈奴,並築長城,修直道。傳其曾以兔毛改良過毛筆。 鮑照(約414~466),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本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鮑照20多歲時,為了謀求官職,去謁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言誌,獲得賞識,被任為國侍郎。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祖籍瑯琊臨沂孝悌裏(原屬費縣方城鎮,2011年方城鎮整建制劃歸臨沂市蘭山區)。唐代大臣,書法家。為官耿正,不畏權勢。安史之亂中,起兵抗敵,被推為盟主。後為叛軍李希烈所害。楷書端莊雄渾,世稱“顏體”;行草書縱橫跌宕中具凝煉厚之勢。《祭侄季明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左寶貴(1837-1894),字冠廷。回族,清末將領,官至總兵、提督。甲午戰爭中,率部東援朝鮮,守平壤玄武門,登城督戰,雖受槍傷,猶裹創指揮,中炮陣亡。與“丁汝昌”、“鄧世昌”並稱甲午三英。

臨沂籍明星

徐熙媛(大S)祖籍山東郯城 徐熙娣(小S)祖籍山東郯城 郭曉冬 出生地:山東莒南 範明 出生地:山東臨沂 周渝民(仔仔)祖籍山東臨沂 韋唯 祖籍山東蒼山 管虎 祖籍山東平邑 張倫碩 出生地:山東臨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