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漫畫書?在字典裏,對於我們所知道的漫畫,我們找不到確切的解釋。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政治背景,不同的民族給它不同的定義,但有壹點基本壹致:漫畫是笑的藝術。但是,把漫畫僅僅理解為笑的藝術,顯然是片面和膚淺的。事實上,這種笑的藝術已經涵蓋了所有形式的美。有人把漫畫比作繪畫、哲學和文學的集合,是壹個混合體。它既有繪畫特點,又有哲學和文學思想,是壹門涉及繪畫、哲學和文學的“邊緣”藝術。這種解釋雖然有些可笑,但卻道出了漫畫藝術的基本特征,單從這壹點來說,漫畫就不同於其他種類的繪畫藝術,那麽如何正確公正地定義現代漫畫呢?縱觀漫畫的歷史,無論是政治題材的諷刺漫畫,還是生活題材的幽默漫畫,都具有引人發笑、引人深思、給人啟迪的功能。由此可以得出“所有的漫畫都是逗樂的”;發人深省;啟發人們心智的三個特征是漫畫的基本特征。
漫畫的屬性是什麽?漫畫是壹種視覺藝術,與其他繪畫有著相同的特點。但是,它並不完全等同於其他畫。它與其他畫的根本區別在於,它對事物提出看法和評論,還具有幽默的特點。所以諷刺和幽默構成了漫畫最基本的屬性。喜劇藝術是諷刺和幽默的藝術,也是逆向思維的藝術。
在21世紀,有很多種卡通,尤其是在中國。比如漫畫,有很多種,有感傷的漫畫,有抒情的漫畫,有哲理的漫畫,有水墨的漫畫,它們之間的界限很模糊,讓人分不清。但仔細分析這些所謂的漫畫類型,不難發現,這幾類紛繁復雜的漫畫除了名稱和形式略有不同外,其創作規律和精神內核基本壹致,所以這種劃分是不科學的,也是欠考慮的。其實,漫畫藝術在繼承了諷刺畫和幽默畫傳統的同時,也衍生出了冷幽默漫畫和實用漫畫。冷幽默漫畫包括黑色幽默、荒誕幽默、前衛漫畫;實用漫畫包括插畫漫畫、廣告漫畫和逐利漫畫。
現階段漫畫的生存狀態是諷刺漫畫、幽默漫畫、實用漫畫並存的時代。然而,在商業利潤規律的驅動和控制下,諷刺漫畫、幽默漫畫等主流漫畫受到經濟利益大潮的沖擊,節節敗退,節節萎縮,而準漫畫(實用漫畫)卻得到了無限的擴張和發展。這種不對稱發展不能完全歸咎於逐利的市場,但主流漫畫的低俗化才是問題的根源,諷刺漫畫的說教性失去了昔日的戰鬥性;幽默繪畫的表現手法幾十年不變,導致人們在欣賞主流漫畫時產生審美疲勞,於是主流漫畫藝術出現了真空狀態,無形中為實用漫畫提供了巨大的市場。而實用漫畫恰恰迎合了大眾消費和叛逆心理,用充滿感官刺激和商業氣息的空洞能指消解了漫畫藝術的深層意義和藝術魅力,使漫畫成為大眾消費文化的附屬品和笑料。
當人們用歷史的觀點和思想去研究和分析這類快餐漫畫時,首先關註的是它與90年代以來消費主義的關系。快餐漫畫代表了我們消費主義時代主流漫畫藝術的命運。
任何壹種藝術都沒有絕對的穩定性,它們都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變化的,比如建構、解構、重構。漫畫藝術也不例外。我們不應拘泥於壹成不變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而應不斷產生新的喜劇藝術表現形式,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要把漫畫的藝術含量提高到重要位置,從而提升漫畫的藝術水平。眾所周知,漫畫藝術的價值是由審美價值支撐的。沒有這個支撐,漫畫就等於失去了藝術價值。在當今消費主義的影響下,必將成為壹部沒有藝術靈性的庸俗漫畫。但這種沒有審美價值的低俗漫畫,只能偷換漫畫這個詞的概念,在城市裏遊行,大行其道。
動畫制作是壹項非常繁瑣繁重的工作,分工極其細致。通常分為前期制作、制作、後期制作等等。系統之前包括規劃,工作設置,資金籌集等。制作包括分鏡、原畫、動畫、上色、背景畫、攝影、配音、錄音等。制作完成後,包括合成、拼接、篩選等。
電視版:是在電視上播放的動畫版。
OVA:原創視頻動漫(Original Video Anime),與電視相對,不在電視上播放。想看,只能買。具體內容稍後介紹。
劇場版:動畫電影版。
*音樂:
OST:原聲音軌(原聲音樂專輯)。收集與動畫相關的音樂。
OP:標題歌曲/主題曲
艾德:片尾曲
*影片開頭和結尾部分字幕說明:
監督:等於中國人說的“主任”。
劇本:寫劇本的人,也叫故事作曲。
原文:這和“劇本”不壹樣。日本電視動畫通常由漫畫、小說或遊戲等改編而成。漫畫作家和動畫制作人通常是不壹樣的(也有例外,比如宮崎駿其人的壹些作品,GAINAX經常自己制作原創動畫),所以就有了“原創”這個詞。指的是原漫畫/小說的作者。例如,牛仔BEBOP的原作是《矢立肇》。(關於矢立肇,看過《夢將軍》的朋友應該知道這個典故,不過目前好像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以後我再介紹。)
演員:配音演員,配音演員
工作人員:所有參與動畫制作的成員(壹般蝦米和小米都會包括在內)
制作:通常指負責繪制動畫的公司,因為在日本制作壹部動畫通常需要N個部門/公司,分工明確,有點像流水線作業。這個詞也是需要大家註意的,壹部動畫的制作水平往往受制作單位的影響。有時候甚至看動畫公司的名字就能知道這部片子是否值得收藏。
*圈內這個名詞沒有仔細調查過,似乎只是國內發燒友中的常用詞)
禦宅族:日語,意為“宅男”。目前國內公認的含義是:容易沈浸在幻想世界中,缺乏正常社會生活經驗的亞文化群體,通俗點說就是壹群對動漫瘋狂熱情的人。比如(只是簡單提壹下):
比如伊娃這種宅男,能背出每個使徒的中、日、英文名字,能詳細研讀新約和舊約,熟悉猶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區別。關註GAINAX的所有活動...精通弗洛伊德的理論...成為邪教組織的成員...
王道:最近很流行的壹個詞。意思是“權威”、“真理”、“尊重”、“最重要”有壹組漫畫叫《王者之犬》。好像是關於孫中山的嗯...當今社會什麽是王道?對於這個網站,也許國王目前是...錢。(真的很需要~ ~)
爆發:狂野。發瘋.癥狀通常是眼睛變色和爬行。有時嘴裏會噴出白色氣體...看情況。
典型角色...……伊娃電話號碼...(大家:不要偏袒某個人~月:那是...真是美好的壹天~)對了,如果遇到類似情況,請迅速離開現場或者準備200個滅火器以防不測...
BT:變態的簡稱。
BL:男生的愛,同性戀。
女孩的愛
LOLI(李羅):日語中“小女孩”的意思是12歲以下的小女孩。LOLI也可以用作形容詞。在個人眼裏,LOLI的標準可以不同。如果她長得又小又可愛,就可以叫她LOLI,最典型的就是小姬了。
鄭泰:與李羅屬性相同的詞,特指12歲以下的弟弟。
PK:原來是“跳街”。妳可以從字面上理解它的意思。原指壹種黑社會儀式(把自己扔到大街上?),現在是打架的意思。
殘念:真可惜。引申出來的話就是“碎念”...妳可以自己做類似的。
閉嘴:閉嘴。
XD:這個需要大家的想象力。第壹種解釋:X代表m,接下來不用我說了。第二種解釋:壹個表情符號。個人理解就是“下”或者“暈”。
口胡:語氣詞。相當於“狗屎!”憤怒之類的話。也可以寫成“口古月”(展開)
KUSO:惡搞的意思。但是它也可以用來表示嘆息。在動畫裏經常能聽到主人公說這個詞,翻譯過來往往是“該死~!”"***!"
874:動詞...在論壇上瘋狂批判的行為,壹般來說,如果妳會被874批判,那妳壹定是得罪了壹個宅男主或者神經病。建議先和這個論壇保持距離,提升自己的實力再去或者幹脆不去。
業余/牙齒:看動漫有些年頭(2-3年)但實際了解很少的人。不是貶義詞。
達人:不惜壹切代價看動漫,總之實力很強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