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惛惚、怳惚、慌惚、芒惚、惚恍、惚怳、茫惚、愰惚
神情恍惚、神思恍惚、心神恍惚、精神恍惚、迷離恍惚、恍恍惚惚、神魂恍惚、恍兮惚兮
惚hū基本字義:
神誌不清、精神不集中。
例如:
1、慌惚huāng hū:不明白,不真切。也作慌忽。
清·劉大櫆 《祭張閑中文》:“事惚慌其無憑,望南雲而設祭。”
釋義:虛無縹緲沒有根據,只能望著南面的雲彩設祭臺。
2、茫惚máng hū:意思是恍惚。茫,通" 恍 "。
唐 韓愈 《駑驥》詩:"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
釋義:因為談論很遙遠的事情,不真切的讓人發愁。
3、迷離恍惚mí lí huǎng hū,成語,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清·曾樸《孽海花》:"庭中壹半似銀海壹般的白,壹半卻迷離惝恍,搖曳著桐葉的黑影。"
釋義:庭院中的海花壹半像銀海壹樣白,壹半卻看得模糊,搖曳著桐葉的黑影。
4、神情恍惚shén qíng huǎng hū:由高處往低處走的路,指精神不集中,無法思考。
《魏書·侯莫陳悅傳》:"悅自殺嶽後,神情恍惚,不復如常。"
陳悅殺了嶽後,就精神不集中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樣。
擴展資料:
同音詞:
乎、呼、泘、苸、垀、忽、唿、昒、曶
形似字:
1、忽(忽然)hū rán:表示情況發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2、唿(唿哨)hū shào:又作“呼哨”,把手指放在嘴裏用力吹,發出尖銳的像哨子壹樣的聲音。
3、昒(昒爽)hū shuǎng:指黎明、拂曉。
4、曶(曶霍)hū huò:形容迅疾。
5、吻(口吻)kǒu wěn:1. 嘴唇;嘴。2.某些動物頭部向前突出的部分。3. 說話時流露出來的感情色彩。4. 口音;腔調。5.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