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壹目十行、壹瞥 、走馬觀花、掃壹眼、掃視、略讀、泛讀、壹掃而過、浮光略影
瀏覽liú lǎn是指粗略地看壹遍,壹作劉覽。瀏覽大致分為掃描式和跳讀式兩種。出處於清·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卷壹:“逾三四年遂成卷曰《淥水亭雜識》,以備說家之瀏覽雲爾。”
壹瞥yī piē?a、迅速地看壹眼。常喻極短的時間。 b、指短時間內看到的大略情況,常用作文章題目。 出處 巴金 《春》二:“她投了憂郁的眼光在 琴 的臉上。” 冰心 《六壹姊》:“到此我自己驚笑,只是那天那時的壹瞥,前後都杳無消息。” 魯迅《二心集》有《上海文藝之壹瞥》。
走馬觀花 zǒu mǎ guān huā?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壹下。 出處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掃壹眼sǎo yī yǎn以很快的速度瀏覽某事物
壹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出處《梁書·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宋·劉克莊《雜記六言五首》詩:“五更三點待漏,壹目十行讀書。”
掃視 sǎo shì目光迅速向左右四周移動掠過。出處王汶石 《通紅的煤》二:“他把壇子放在大家面前,向周圍掃視壹眼,隊員們習慣地全都坐了起來。” 和谷巖 《楓》:“馬趴在汽車頂上,兩眼像探照燈壹樣掃視著天空。”
略讀luè dú?又稱跳讀或瀏覽,是壹種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所謂略讀,指快速閱讀文章以了解其內容大意的閱讀方法。
泛讀fàn dú 廣泛地閱讀;泛泛地閱讀,出處?《說文解字》的體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則在後面列出。然後解釋這個字的本義,再解釋字形與字義或字音之間的關系。《說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體相似或者意義相近的原則排列的。 《說文解字》開創了部首檢字的先河,後世的字典大多采用這個方式。段玉裁稱這部書“此前古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
壹掃而過yī sǎo ér guò以很快的速度瀏覽某事物。
浮光掠影fú guāng lüè yǐng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壹晃就消逝。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出處 唐·禇亮《臨高臺》詩:“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