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字的部首:辶。
通屬於常用字。本意是通達,沒有障礙。後引申為到達目的地,又引申為互相連接無阻斷。也指使知道、傳達於對方,或了解、懂得,這兩種意思具抽象義。通也可以指精通某壹方面的人,用作名詞;又由道路無阻塞,轉指文句通順,還引申為普遍適用的、貫通的意思。
也引申為全部、從頭至尾;也可作副詞,表示全部、十分。讀“tòng”的音時,作量詞用,用於文書,表示壹份;用於擊鼓等行為,表示壹陣、壹遍。筆順讀寫:橫撇、點、豎、橫折鉤、橫、橫、豎、點、橫折折撇、捺。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統平聲。《說文》達也。《正韻》徹也。《易·系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禮·學記》知類通達。又亨也,順也。《禮·儒行》上通而不困。《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於道德之不足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又暢也。《爾雅》四時和為通正。《註》通,平暢也。又總也。《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又開也。《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註》謂更開置之也。又?也。《前漢·夏侯勝傳》先生通正言。《註》謂?道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