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月余以來,自知學習相當不精進,無論是哪方面的學習,覺得自己這壹階段心粗糙得象砂皮壹樣,表面安靜內心麻木,特別在身體上稍壹不舒服就意誌力全線崩潰。壹如濟群法師所說的“懈怠”狀態,就是“劣精進”,在自己惡劣的串習裏走不出來。
意識到近來可能想關於“死亡”的問題想得有些久了,而且壹時半會兒自己也死不了,還是看看書吧,書是我懶惰時最好的療愈。
鑒於自知近來書法上尤其不夠勤力,遂拿起了這本書。此書自我的書法老師推薦買了也近月余,在睡前和外出路上拿起來幾回,卻壹直沒能看進去。它本不是消遣的小書,須端端正正坐定而讀。
態度端正了,書也就看進去了。看了壹半就居然想做筆記了,原只是想畫個簡單的思維導圖把要點記下來,以輔助自己的健忘。轉念想到和同修們分享,還是寫成電子稿吧。遂有了以下少許感受記錄。
願與大家壹起繼續勤勉2018,感恩同修路上有妳們壹路相伴,激勵***學;感恩盛老師無私大愛的悉心教導。
以下常規字部分為摘錄,粗體字部分為有感而發。
中國的古文字和世界上某些古代文明國家的文字不同,比如古埃及文字、瑪雅文字早已經“死”了,中國古文字並沒有“死”,壹直綿延流傳下來,演變成現今通行的漢字,真是源遠流長。
我們現代電腦族、手機控們,好好學習壹下寫字吧,基本的字都快要不認識或者不會寫了。有了學書法的新意義~~起碼讓我們的漢字從自己手裏還能傳承下去
漢字的形體經過了長時間的流變。
周宣王時太史籀所著《史籀》十五篇的字體,為大篆。
秦代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歷篇》,胡母敬作《博學篇》,對大篆加以省改,成為標準的小篆。成為秦代官方字體,用於比較莊重的場合。
隸書在秦代規定為通行字體,多用於文書以至民間。
草書起源說法不壹,從秦人的隸書中已見端倪,到西漢時形成。
真書(楷書)的形成最遲,可上溯到東漢晚期。
秦統壹文字是中國文字演變史上的壹次大轉折,但不可能在秦短促的十幾年中完成,而是通過漢武帝以前的幾十年間逐步走向定型的。經過這壹轉折,漢文字與先秦文字差異相當大,以致那時的學者已難通諳先秦的文字,就出現了對古文字作專門的研究,如孔安國、張敞、楊雄、許慎等。古文字學的研究,是把漢武帝以前的文字包括在內。
對許慎的《說文解字》的印象,來自於讀相關茶書時,提到“茶”字唐以前的各種寫法及其意義。原來《說文》與古文字學的關系最為密切。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真不是知其壹二字、讀其二三詩即能理解的,可見自己相當之膚淺。
任何壹件事物的形成都是有壹定的發展過程的,所以要用歷史的延續性眼光來看待問題,包括自身的習書。真草隸篆,每壹種字體原來都不是孤立單獨的壹種書體。現在明白了老師為什麽強調要我找所習顏體行書、王羲之行書以及石鼓文之間的關系,雖然目前找到的聯系還很膚淺。
對中國文字起源的探討,直接關系到我國古代文明何時開端這樣重大的課題。
《周易.系辭傳》:“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古人以結繩記事,後被“書契”即文字所代替。中國文字的起源,最流行的是黃帝時代倉頡造字的傳說。古時也有人懷疑。
(殷墟)甲骨文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它所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字,已經是想當成熟的文字系統。商代文字不限於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占蔔的蔔辭。商代日常書寫的文字是毛筆。
比殷墟甲骨文年代更古的與文字起源有關的,是陶器上面的符號。陶符是中國原始文字的孑遺。
金文是青銅器上的銘識,現有最早的例子屬於商代前期。
兩宋時期,金石之風大盛,北宋時即有專書著錄。西周到春秋時期的主要文字是金文。
戰國文字材料比較分散,有金文、貨幣文字、古璽、封泥、陶文、石刻、簡帛等。
青銅器上的銘文,隨著器型的變化,紋飾的逐漸繁麗,器種的增多,制作工藝的精美等,也從很少的兩三字、簡短的形式(商代的短銘文只記器主的族氏或名字),內容逐漸加長,筆畫文字或方整、或氣勢渾厚(西周的長銘文),或字體變長(春秋中期漢晉的蝌蚪文)。
對不同時代中國文字的形態及材料有了整體認識。特別了解了古代青銅器有十大類,其中烹炊器、設食器、酒器、水器四類的名稱上,也看出了中國茶具茶器演變的端倪。 金文內容也是林林總總,反映出所在時代的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
遂想起來曾經讀錢穆先生倡導中國文化的書,大體說我們的文化本來是連貫系統的可以融會貫通的;而自學校按照西方課目分科分系以來,學生所學雖專卻也割裂了斷層了。回想自己在學校所學,果然如此,尤其傳統文化的壹面,大都是壹個個用來考試的名詞和概念,完全不知其內外的聯系與延續性。
在紙被普遍應用以前,書籍是用什麽做的呢?
甲骨文和金文,都不能叫“書”,它們都是附屬於有固定用途的器物上的。
商代已經有記錄史事的典冊,是用竹木簡編組而成。簡以竹木為主,編結的繩多數以絲,沒有絲的地方則用麻繩。
還有用木板書寫的“牘”,以木削成棱柱形的“觚”。所有簡牘都是用墨筆書寫。古人有“漆書”之說,即是指墨色黑而有光。
還有帛書。帛是白色的絲織品,系良好的書寫材料。帛書的抄寫時間最早的是戰國末年,最晚的遲到文帝初期。帛書的字體有的是篆書,有的是早期的隸書,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由小篆到漢隸的發展過程,在文字研究上有突出的價值。
漢武帝時期以下,簡牘的發現還有很多。直到南北朝時,簡、帛才被紙全面代替。
對古“書”有了系統認識。同上有感。
凡研究文字的書都叫做“小學”。《漢書.藝文誌》:以《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等列入六藝,六藝之末有“小學”十家三十五篇。
小學著作數量很多,特別在清代。東漢號稱“五經無雙”的許慎的《說文》學到清代臻於極盛。但也有它時代特有的局限性。
古文字學的研究從辨明文字的形體著手,文字的形音義三者不能截然分開。楊樹達先生《積微居金文說》自序:“每釋壹器,首求字形之無牾,終期文義之大安;初因字以求義,繼復因義而定字。義有不合,則活用其字形,借助於文法,乞靈於聲韻,以假讀通之。”
古人研究文字有“六書”之說,即《漢書.藝文誌》“小學家”下雲: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註、假借,造字之本也。
古人比今人要聰慧很多啊,八歲學如此之難“小學”。靜生定、定生慧,也許在古人生活的時代很自然的狀態,而今卻成了我們繁瑣紅塵各種分心物事下,要為之而努力的修行。
楊樹達先生的經驗可以借用在習石鼓文或者以後的銘文篆書上。剛開始壹定是先從字體結構來讀帖臨帖,而不是先認讀其音其義,接著三者關聯,在臨習的過程中再做進壹步理解,註意字與字之間的方位、形態等關系在壹個空間裏的整體關聯與變化。其實老師壹直這樣強調的,還是自己讀帖練習不夠,太過粗糙。
古文字學與文獻學、考古學等幾種學科緊密聯系,要求有廣泛的知識基礎和訓練,才能取得更好成果。
20世紀30年代,唐蘭先生為古文字研究設了六條戒律:
壹戒硬充內行。
二戒廢棄根本(必須有種種基礎知識)。
三戒任意猜測(沒認清文字筆畫,沒根據精確材料,不講求方法,不顧歷史,主觀附會)。
四戒茍且浮躁。
五戒偏守固執。
六戒駁雜糾纏。(有人用壹種方法不能徹底,有時精密,有時疏闊,這是駁雜。有人缺乏系統知識,常兼采各種說法,連自己也沒明了,這是糾纏)。
學習任壹科,原本是要學會融會貫通的學習。基礎很重要,觸類旁通的能力是在學習廣泛的基礎上建立的。
此戒律無時空限制,可謂字字珠璣,在學書中當時時參照為戒。
2018.01.20慧盈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