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形象。
2、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等描寫的作用,學習表現人物某壹方面特點的寫作方法。
3、認識課文中的14個生字,摘錄課文中描寫人物的精彩句段。
學習重難點
學習通過語言、外貌、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壹、緊扣主題,談話導入
在燦爛的文學寶庫裏,作家們用他們神奇的妙筆,為我們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顧全大局的藺相如,知錯能改的廉頗,勇武過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筆下,這些人物特點鮮明,讓我們印象深刻,久久難忘。
今天開始,我們要走進壹組新的課文,繼續認識和親近作家為我們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這些人物的特點。
板書課題:人物描寫壹組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人物描壹組》中的“第壹個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去認識兩位很有特點的新的朋友。
板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讀題,註意“嘎”讀ɡā。
二、初讀課文,感知形象
1、導語:
現在請同學們,把課文讀壹遍,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順。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查查字典。
學生自讀。
2、指名讀,結合正音:
精神抖擻(sāu) 襠(dānɡ) 撓(náo) 拽(zhuài)
3、說說課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兒給妳留下了什麽印象。
三、讀懂課文,再現形象
1、導語:
盡管我們只是初步讀了課文,但從同學們剛才的發言中,還是可以看出,小嘎子和胖墩兒給大家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現在,老師想請大家,再次認真地讀課文,這壹次,要把每個詞、每句話都讀懂、讀明白。然後同桌或者上下桌兩位同學,可以試著把小嘎子和胖墩兒的摔跤表演出來。
學生讀書、表演。
2、導語:
現在我們請壹對同學當演員,上臺來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把他們摔跤的動作過程演出來。其他的同學就當導演,在底下仔細觀看,對照課文的詞句,看看他們是不是準確地把兩個人物的每壹個動作和摔跤的經過都表演出來。
3、演員演戲,導演說戲:
“演員”表演結束,及時組織“導演”評價指導。指出表演準確和不準確的地方。如果有指導和評價不到位的地方,教師要提醒“導演”。教師要特別註意下面這些地方,“演員”是否表演出來,是否遺漏,“導演”指導評價是否到位:
⑴ “是嗎?”小胖墩兒跳起來。立刻退後兩步,壹閃身脫了單褂兒,叉著腰說,“來吧,是壹叉壹摟的,還是隨便摔?”
——註意爽快、無所謂懼的語氣、跳”“退”“閃”(快速轉身)的作和“叉腰”的站立姿勢的表演和評價。
⑵ 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壹站,公雞打架似的對起陣來。
——註意“虎勢壹站”(還有氣勢,以誰也不服誰、水也不怕誰的姿勢站立)的表演和評價。
⑶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可是小胖墩兒也是個摔跤的慣手,塌著腰,合了襠,鼓著眼珠子,不露壹點兒破綻。
——註意:
① 小嘎子的“精神抖擻”“蹦來蹦去”“下冷絆子”(突然伸腳絆)的神情動作的表演和評價。
② 小胖墩兒“塌著腰(凹著腰),合了襠(合並兩腿),鼓著眼珠子”的動作表演和評價。
⑷ 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於三抓兩撓,揪在了壹起。這壹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壹身牛勁,任妳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他不動。小嘎子已有些沈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趁勢往旁側裏壹推,咕咚壹聲,小嘎子摔了個仰面朝天。
——註意“轉了三四圈,終於三抓兩撓(抓)”“推拉拽(拉)頂”“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趁勢往旁側裏壹推”的動作表演和評價。
如果“演員”表演存在較多缺漏或不到位的地方,應要求他們再根據“導演”的評價指導再次比較準確地表演壹次。
四、深讀課文,感悟形象
1、導語:
通過剛才兩位同學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現在,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從課文的字裏行間去感受這兩個人物,在大腦中活現出他們的形象來。
2、自由朗讀,指名朗讀。
3、導語:
通過起先精彩的表演和現在會心的朗讀,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兒的形象壹定活在同學們的心中。那麽,在同學們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兒到底是怎樣的壹個人呢?請同學們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妳認為合適的詞語:
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兒
(關於小嘎子,可以填上聰明、活潑、調皮、頑皮、靈活等等;關於小胖墩兒,可以填上沈穩、憨厚、誠實、老實等等。)
4、妳喜歡小嘎子,還是喜歡小胖墩兒?
5、導語:
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筆,塑造了兩個人特點鮮明、天真可愛的人物。小嘎子活潑,調皮,小胖墩兒沈穩,憨厚,只要讀過這段文字,相信對這兩個人物就會過目不忘。那麽,作者又是用什麽方法刻畫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呢?用了這樣的方法有什麽作用?
討論,反饋:
作者主要采用動作描寫的方法,準確運用了壹系列的動詞,也兼用語言描寫的方法,生動地刻畫了兩個人物不同的特點。運用這樣的方法,就使讀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齊讀課文,結束全課
1、導語: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新的朋友。讓我們齊聲朗讀課文,再次走進並親近這兩位朋友。
2、齊讀。
六、布置拓展性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節選自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這部小說在上個世紀60年代曾經改編成同名電影,影響了幾代人。1980年小說和電影分別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壹等獎,最近又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有條件的同學可以課外閱讀《小兵張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