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新華字典 - 肉字筆順

肉字筆順

肉的筆順:豎、橫折鉤、撇、點、撇、點?

肉(拼音:ròu),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 。始見於甲骨文? ,像動物肉形? 。本義指供食用的動物肉;

又為人的肌肉、脂肪和皮膚的統稱,或專指肌肉;亦引申為蔬菜瓜果的可食部分;還可指中間有環的環狀體的周邊 。又據以上詞義引申出果實不脆不酥、行動遲緩性子慢等義。

說文解字

卷四肉部肉

胾肉。象形。凡肉之屬皆從肉。如六切?

說文解字註

胾肉。下文曰,胾、大臠也,謂鳥獸之肉。說文之例,先人後物,何以先言肉也。曰以為部首,不得不首言之也。生民之初,食鳥獸之肉,故肉字冣古。

而制人體之字,用肉為偏旁,是亦假借也。人曰肌,鳥獸曰肉,此其分別也。引伸為爾雅肉好、樂記廉肉字。象形。如六切。三部。凡肉之屬皆從肉。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部肉

〔古文〕宍《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並音衄。《說文》:胾肉。象形。本書作?。《易·噬嗑》:噬乾肉。《禮·孔子閑居》:觴酒豆肉。

《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為九竅。

又《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揚子《太玄經》:明珠彈於飛肉,其得不復。

又肉?。《史記·孝文帝紀》:法有肉?三。註:黥、劓二,左右趾合壹,凡三。

又芝草名。《抱樸子·仙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又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註: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又土肉,生海中,色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耳,多足,可炙食。《本草》:李時珍曰:此蟲魚之屬。與土精、名封同類。郭璞《江賦》土肉石華。